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万民协力

腊月二十六,岁末的寒风卷着细碎的冰晶,呼啸着掠过燕山余脉,扑向京师西北郊外的旷野。天地间一片苍茫肃杀,呵气成霜。然而,就在这片被严寒冻结的土地上,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宏大工程,正伴随着初升的、苍白无力的冬日,拉开了它艰难而辉煌的序幕。

地点选在了西山脚下、永定河畔的一片开阔地。这里,早已不是往日的荒芜景象。无数顶临时搭起的窝棚和帐篷如同雨后蘑菇般密密麻麻地铺展开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工棚区。袅袅炊烟从各处升起,与凛冽的寒风搏斗着,带来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超过三万名的民夫、工匠、以及部分配属工地的退伍军士,如同忙碌的蚁群,在这片工地上汇聚、涌动。

工地中央,已经用黄土和碎石初步垫起了一条宽达三丈(约10米)的绵长路基雏形,如同一条巨龙的脊梁,顽强地向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消失在远方的丘陵之后。这便是大明京沈铁路实验段的起点。路基两侧,旌旗招展,除了象征皇权的龙旗,还有工部的飞熊旗、兵部的獬豸旗,以及新成立的“帝国铁路督办衙门”的独特旗帜——一面绣着交错铁轨和车轮图案的玄色旗帜。

吉时将至,工地南端临时搭建起一座丈许高的木质祭台。祭台四周,肃立着顶盔贯甲、手持新式燧发枪的京营士兵,枪刺在晦暗的天光下闪烁着寒芒,肃杀之气驱散了严寒带来的些许萎靡。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未身着繁复的冕服,而是穿了一身利落的玄色箭袖棉袍,外罩一件紫貂皮大氅,在一众重臣的簇拥下,登上了祭台。与他同行的,有内阁首辅徐光启、兵部尚书孙元化、户部尚书李邦华、工部尚书(可虚构一名实干官员,如南居益或类似角色,暂称“南居益”),以及皇家格物院院长宋应星。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与难以抑制的激动,他们的目光扫过下方望不到尽头的人海和那条初具形态的路基,都能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正在酝酿的巨大能量。

祭台之上,早已摆好了三牲祭品,香烛缭绕。但与传统祭天仪式不同,祭品旁还摆放着几件特殊的物件:一段精心制作的木质轨道模型、一个缩小版的铸铁车轮、一把崭新的铁锹、以及一卷摊开的工程设计图。这无声地宣告着,此次祭祀,不仅告慰天地先祖,更是向一项前所未有的伟业致敬。

在礼官悠长的唱赞声中,崇祯亲自拈香,对天三揖。他没有诵读冗长的祭文,而是转过身,面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和那条寄托着帝国未来的“钢铁动脉”,声音清越,穿透寒风,清晰地传入前排许多人的耳中:

“朕,今日于此,非独为祭告皇天后土!”他的开场白便与众不同,“更是要昭告天下臣工,告慰我大明列祖列宗!自今日起,朕与尔等,将共同开创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修筑京沈铁路!”

人群中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无数双原本带着敬畏和茫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聚焦在祭台上那个年轻而坚定的身影上。

“此路之成,非为朕一人之私欲,乃为强我大明,福泽万民!”崇祯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金石之音,“此路通,则辽东之粮秣军械,旬日可达京师;北疆之皮毛矿产,可源源输入关内;关内之布匹盐茶,可惠及边塞军民!此路通,则政令传达,朝发夕至;商旅往来,畅通无阻;兵员调遣,迅如雷霆!此乃国之血脉,民之命脉!”

他拿起那把铁锹,高高举起:“今日筑路,不用金银堆砌,而用尔等之汗水与毅力!朝廷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出力之人!凡参与筑路之民夫,每日除饱食外,另给工钱三十文!若有伤残,太医院免费诊治,朝廷抚恤!若有功绩卓着者,朕不吝赏赐,甚至可授勋衔!”

“三十文!”台下顿时爆发出更大的惊呼声和议论声。在这个年月,三十文钱足以让一个壮劳力养活数口之家一日,更何况还管饱饭!对于许多因小冰河期天灾而流离失所、或农闲时无活可干的贫苦百姓而言,这无疑是天大的恩典和希望。人群的积极性瞬间被点燃,眼中充满了渴望与干劲。

“然,”崇祯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筑路艰辛,尤在寒冬!朕要求尔等,严守规程,爱惜物料,确保质量!每一寸路基,都要夯得坚实!每一根枕木,都要铺设平整!格物院的工程师会指导你们,工部的官吏会监督你们!朕要的,是一条能用上百年的坚固之路,而非敷衍了事的豆腐渣工程!若有偷工减料、懈怠误工者,严惩不贷!”

恩威并施,条理清晰。台下渐渐安静下来,人们望着皇帝,眼神中除了感激,更多了一份责任。

祭祀仪式简化而庄重地完成后,崇祯走下祭台,在徐光启、宋应星等人的陪同下,亲自来到路基起点。工部尚书南居益和几名格物院派出的“铁路工程师”(实为精通数学、测量的学者和匠人)早已等候在此,铺开了详细的施工图纸。

“陛下请看,”南居益指着图纸解释道,“此实验段自京师西山起,至通州潞河码头止,全长约四十里。地势相对平缓,可先行积累经验。轨道采用硬木为枕,上铺熟铁条为轨,轨距定为四尺八寸半(约1.435米标准轨),以利未来统一标准。目前先以骡马牵引车厢,待蒸汽机车成熟后再行更换。”

宋应星补充道:“陛下,格物院已根据您提供的力学原理,改进了道钉和鱼尾板(连接铁轨的部件)的固定方式,并设计了专用的夯土工具和水平测量仪。目前最大难题,一在永定河桥梁的架设,需待开春冰融后动工;二在寒冬施工,混凝土(水泥)凝固缓慢,且易受冻损,需搭建保温棚,并尝试添加防冻剂(如盐卤,效果有限但可一试)。”

崇祯仔细听着,不时发问:“枕木的防腐处理如何?铁轨的耐磨性测试可有结果?骡马牵引的编组和调度方案是否完备?”

得到一一答复后,他点了点头,对南居益和宋应星道:“万事开头难。不必急于求成,稳扎稳打,质量第一。尤其是桥梁和涵洞,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所需物料、银钱,李爱卿会优先保障。若有技术难题,格物院要集中力量攻关。”

“臣等遵旨!”南居益和宋应星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一阵嘹亮的号子声从不远处响起。崇祯抬眼望去,只见一支由数百名精壮民夫组成的队伍,喊着整齐的号子,扛着巨大的石夯,开始对一段新铺设的路基进行夯实。号子声粗犷有力,节奏鲜明,与石夯砸落地面的沉闷声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原始而磅礴的力量感。更有数十辆由骡马牵引的、装有简易转向架的平板车,满载着碎石和枕木,在初步平整的施工便道上缓缓前行,工部的吏员拿着图纸和尺规,在一旁大声指挥着。

崇祯信步走了过去,不顾地上的泥泞,俯身仔细查看已经铺设好的一段木质轨道,甚至用手摸了摸铁轨的平整度。他的举动让周围的官员和工匠们都感到既惊讶又振奋。皇帝亲临工地,不摆架子,关心细节,这无疑是对这项工程最大的重视和鼓励。

“乡亲们辛苦了!”崇祯直起身,对附近正在忙碌的民夫们高声说道,“这铁轨之下,铺筑的不仅是砂石黄土,更是我大明的千秋基业!今日尔等在此流汗,来日,你们的子孙后代,必将受益于此路带来的便利与富足!历史,会记住你们今日的付出!”

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巨大的感染力。民夫们虽然未必完全理解铁路的长远意义,但皇帝亲口肯定他们的劳作,并许以厚酬和未来的福祉,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干劲倍增。

“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是谁先喊了出来,顿时,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工地,连呼啸的寒风似乎都被这炽热的人气所驱散。

望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崇祯心潮澎湃。他深知,这条铁路的意义,远不止于交通运输的改善。它是一次国家级工程能力的极限测试,是近代化工业体系的萌芽,是凝聚民心、展示国力的象征!它将彻底改变帝国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效率,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扩张和统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低声对身旁的徐光启和宋应星说道,“今日之始,虽如婴孩学步,然假以时日,这铁轨必将如血脉般,延伸至帝国的每一个角落,直至日月所照,皆为明土!”

开工的号角,如同一声春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炸响。尽管前路依然充满未知的艰难险阻,但一个属于钢铁与蒸汽的时代,已然在万千劳动者的号子声与汗水中,露出了它最初的、却无比坚定的曙光。

(本章完)

UU文学推荐阅读: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