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
并非声音意义上的死寂,而是能量与生命层面的绝对虚无。
舰队从狂暴的能量乱流和星兽围攻中侥幸逃脱,如同从惊涛骇浪中被抛入了一口枯井。
窗外是无垠的黑暗,远方只有几颗垂死的、散发着冰冷微光的白矮星,连一丝星际尘埃都欠奉。
这里仿佛是宇宙被遗忘的角落,连时间都失去了意义。
“不灭猿魔号”舰桥内,应急光源投下惨白的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麻木又带着劫后余生茫然的脸。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臭氧味和金属烧灼的气味。
“报告……最终伤亡统计。”
袁罡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依旧半跪在地,依靠混世魔猿棍支撑着身体(在跳跃结束后不久,凭借感应强行召回),脸色苍白,但眼神已经重新凝聚起锐利的光芒。
阿木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来,带着沉痛与嘶哑:“星猿卫战死三十九人,重伤失去战斗力者二十一人。技术及后勤人员伤亡……过百。‘逐影’舰……确认全员牺牲,舰体在跳跃过程中结构崩解。‘破晓’舰重创,动力丧失,仅存生命维持系统。”
每一个数字都像沉重的铅块,压在幸存者的心头。
尤其是“逐影”舰的全员牺牲,他们为了掩护旗舰拆解自身,最终连残骸都未能留下。
“能源储备?”
“仅剩7%,仅能维持基本生命支持和最低限度维生系统,无法支撑护盾和武器系统。引擎严重受损,需要进行大规模修复才能再次启动。”
柯尔特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我们……几乎瘫痪了。”
绝境。
真正的绝境。
失去了大部分战力,能源枯竭,身处未知星域,后有追兵可能随时寻来,前路更是渺茫。
一股绝望的气氛在无声地蔓延。连续的高强度战斗和巨大的损失,几乎耗尽了所有人的心气。
袁罡缓缓站起身,尽管体内空虚阵阵作痛,但他的脊梁依旧挺得笔直。他目光扫过舰桥内每一张灰败的脸,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稳定人心的力量:
“我们失去了很多同伴,他们为了部落的存续而战死,他们的牺牲,重于这片星域的任何星辰。”
“我们还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在,猿魔部落就没有倒下。”
“能源没了,可以再找。战舰坏了,可以再修。只要信念不灭,希望就永远不会消失。”
他顿了顿,继续道:“柯尔特,列出修复引擎和恢复基本能源所需的关键材料和最低能量。阿木,组织还能行动的人,清点舰上所有可利用资源,包括那些星兽的残骸和……我们带来的东西。”
他的目光,落在了被放置在舰桥一角、由几名星猿卫小心翼翼看守的那块房屋大小、散发着微弱空间波动的星兽王晶核之上。
这块得自超空间通道中那头水晶巨蝎的晶核,原本计划用于研究,此刻却成了他们可能唯一的希望。
“王上,您的意思是……”柯尔特似乎想到了什么,声音带着一丝惊疑。
“这块晶核蕴含的能量,足以支撑我们修复引擎甚至补充部分能源。”
袁罡走到晶核旁,伸手触摸那冰凉而光滑的晶体表面,内部流淌的银色能量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荡漾,“关键在于,如何安全地提取和利用它。”
墨渊的虚影浮现出来,比之前淡薄了许多,他仔细观察着晶核,语气凝重:“此物能量虽庞大,却极其狂暴,且蕴含独特的空间属性。强行抽取,恐引发能量爆炸或不可控的空间扭曲,需以特殊法门,徐徐引导,化其暴烈,方能为我所用。”
“我们缺少相关的能量转换技术。”
柯尔特苦恼道,“塔克的生物能量转换器无法处理这种层级的空间能量,我们的混沌熔炉也处于半损毁状态,无法直接熔炼。”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辅助计算的星枢开口:“根据已获得的机傀族数据碎片分析,该文明拥有高效的能量提取与转化技术,其原理涉及对能量本质规则的理解和直接干预。结合‘混沌之火’能量模型中关于‘平衡与转化’的部分理念,或可尝试构建一个临时的、小范围的能量引导矩阵。”
“火种”的电子音也同步响起:“推演可行。以晶核为源,以混沌之力为引导介质,辅以基础能量导管(可从损毁设备中拆解),构建不稳定能量引流通道。成功率:41.3%。风险:能量失控概率58.7%。”
四成成功率,超过一半的失控风险!这无异于一场豪赌!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袁罡身上。
袁罡看着那块巨大的晶核,脑海中飞速权衡。
不冒险,坐困愁城,最终结果只能是能源耗尽,全员变成这死寂星域的漂流棺材。冒险,虽有巨大风险,却有一线生机。
他没有犹豫太久。
“就这么办。”
袁罡斩钉截铁,“墨老,星枢,‘火种’,我们联手设计这个引导矩阵。柯尔特,带你的人,按照设计图,用最快的速度搭建起来!地点,就选在‘不灭猿魔号’的备用能源舱!”
命令下达,幸存者们再次被动员起来。绝望被求生的欲望和对袁罡的信任所取代。
技术人员在柯尔特近乎疯狂的催促下,顶着辐射和结构风险,钻入损毁严重的备用能源舱,拆解着一切可用的零件。星猿卫们则负责搬运物资和警戒。
袁罡、墨渊、星枢和“火种”则进入了高效的合作状态。
墨渊提供阵法基础与能量束缚理念,星枢进行宏观模型构建和路径优化,“火种”则负责微观层面的能量流动计算和风险节点预判。
而袁罡,以其对混沌之力的深刻理解和强大的神识作为核心,将三者的方案融会贯通,去芜存菁。
一张复杂而精妙的、结合了阵法、科技与混沌理念的临时能量引导矩阵设计图,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绘制出来。
搭建工作紧张而危险。
每一根能量导管的铺设,每一个符文节点的烙印,都需要极其小心,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袁罡亲自坐镇能源舱,一边监督指导,一边争分夺秒地恢复自身消耗的混沌丹元。
他必须保持在最佳状态,来主导最关键的能量引导步骤。
数个时程在高度紧张中度过。
当最后一条能量导管被接入,最后一个由袁罡亲手烙印的混沌符文在矩阵核心亮起时,整个临时搭建的、看起来有些简陋甚至丑陋的引导矩阵,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嗡鸣。
矩阵中央,正是那块巨大的星兽王晶核。此刻,它被无数闪烁着混沌光芒的纹路和粗大的能量导管包围,如同被束缚的洪荒巨兽。
“矩阵搭建完成!各单元检查完毕!”柯尔特抹了一把脸上的油污和汗水,声音带着颤抖。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袁罡走到矩阵核心前,深吸一口气,混沌元婴在丹田内睁开双眼,调整到最佳状态。
“启动初级能量束缚场。”
“束缚场启动成功!”
“注入混沌之力,建立引导通道。”
袁罡双手虚按在矩阵核心的两个主要节点上,精纯而平和的混沌之力缓缓注入。混沌之力如同最灵巧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探入晶核内部那狂暴的能量海洋。
起初,晶核内的能量只是微微荡漾,但随着混沌之力的深入,仿佛惊醒了沉睡的巨兽,磅礴的空间能量开始躁动、翻涌!
嗡——!
晶核猛地爆发出刺目的银光!整个能源舱剧烈震动,搭建的矩阵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狂暴的能量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导管内横冲直撞!
“能量压力急剧升高!”
“三号导管过载!快冷却!”
“束缚场出现波动!”
操作人员惊慌地喊着,情况似乎正在向失控的边缘滑落。
袁罡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眼神依旧冷静。
他并未强行压制,而是引导着混沌之力,如同最优秀的驯兽师,顺应着能量的狂潮,在其奔腾的路径上巧妙地设置“障碍”和“引导坡”,将其狂暴的冲势逐渐转化为可控的洪流。
混沌包容的特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足以撕裂钢铁的空间能量,在遇到更本源、更包容的混沌之力时,虽然依旧狂暴,却被一点点地梳理、安抚,沿着预设的导管,流向引擎修复区和能源储备单元。
银色的、带着空间波动的能量流,如同被驯服的银河,源源不断地注入几乎干涸的能源系统。
“能源储备读数上升!10%...15%...20%……”
“引擎修复单元获得能量补充!核心部件开始自动修复!”
好消息接连传来!能源舱内紧张的气氛稍稍缓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希望的曙光。
然而,就在能源储备突破30%,引擎修复进度达到40%时,异变再生!
那块星兽王晶核核心处,一点极其凝聚、仿佛蕴含了空间本源法则的银色光点,似乎被混沌之力的持续侵入所激怒,猛地脱离了能量流,化作一道细微却无比凌厉的银色闪电,沿着混沌之力反向袭向袁罡的掌心!
这并非纯粹的能量攻击,更像是一道蕴含了空间切割法则的本源印记!
速度快得超越思维!
袁罡瞳孔骤缩,想要撤手已来不及。
他能感觉到,若是被这道银色闪电击中,他的手掌乃至整条手臂,都可能被直接从空间概念上“切除”!
危急关头,他丹田内的混沌元婴猛地张口,发出一声无形的咆哮!
一直悬浮在元婴身旁,缓缓旋转的周天星辰图(星枢本体投影)骤然光芒大放!
一道凝练的星辉屏障瞬间出现在袁罡掌心前方!
噗!
细微的轻响,那缕银色闪电撞在星辉屏障上,并未爆炸,而是如同水滴融入大海般,诡异地消失了。
不,并非消失!
袁罡清晰地感觉到,那缕蕴含空间法则本源印记的闪电,竟然被星枢主动吸纳了进去。
周天星辰图的光芒剧烈闪烁了几下,内部星河流转似乎变得更加玄奥复杂了一丝,仿佛消化了某种大补之物。
而失去了那一点核心本源印记的支撑,晶核内剩余的能量虽然依旧庞大,却仿佛失去了主心骨,变得温顺了许多,抽取和引导变得更加顺畅。
“能量引导稳定!”
“储备突破50%!”
“引擎核心修复完成85%!”
危机化解,进程陡然加速!
又过了约莫一个时程,当那块巨大的星兽王晶核最终变得黯淡无光,内部能量被抽取一空时,“不灭猿魔号”的能源储备恢复到了65%,主引擎也完成了基础修复,虽然无法进行超空间跳跃,但常规航行已无大碍!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能源舱内,爆发出劫后余生的热烈欢呼!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喜悦。
袁罡缓缓收回双手,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虽然疲惫,但眼神明亮。
他看了一眼身旁光芒内敛、似乎有些不一样的星枢,心中若有所思。
这次冒险,不仅解决了能源危机,似乎还让星枢获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他走出能源舱,来到舰桥。阿木、短尾等人已经等候在那里,虽然难掩悲伤,但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王上,舰队已恢复基本航行能力。接下来,我们去哪里?”阿木问道。
袁罡看向主观察窗,星枢已经将最新的星图投影出来。
经过这次盲跳,他们偏离原定航线极远,但星桥路径的宏观坐标依旧可以被捕捉。
“修正航线。”袁罡指向星图上那个代表着齿轮状节点的光点,它的光芒似乎比之前更加清晰了一些,仿佛在回应着“混沌之火”的呼唤。
“目标不变,齿轮节点。”
“全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