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海棠思来想去,决定送一本医书给上官珩。
上辈子她涉猎过不少专业领域,又读过海量书籍,再加上过目不忘的本事,如今她在秦昭身上受了启发,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与其让这些学识闲置,不如将所学所知传授出去,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于是穆海棠从将军府内开始行动。
她每日起得极早,先带着府中人一同操练;操练结束,便开讲兵法,还亲手制作沙盘推演战阵。
府中武将里,数霍擎学得最是卖力,他早年在军中本就有底子,如今听穆海棠拆解战术、分析战局,更是听得入了迷,于是他成了第二个秦钊,时不时的就去找穆海棠解惑。
于是穆海棠一上午的时光,几乎都用在授业解惑上。
秦钊听说她竟还会讲解兵法,特意调整了自己的授课时间——把本该上午给孩子们上的课挪到了下午。
此后每日上午,他都准时去当学生,无论穆海棠讲的是算学、兵法还是其他学问,他都一堂不落地认真聆听。
用过午膳,穆海棠歇了片刻,起身便将自己关在房中,屏退了下人,一心扑在案前,专心撰写给上官珩的谢礼。
穆海棠起初还在斟酌送哪本医书合适,想起上官珩院里种满的药草,知道他素来爱研究草药,便先动了送《本草纲目》的念头。
可一想到正部书的体量,她又犯了难——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足足有五十二卷,一百九十万字,这般篇幅,短时间想要完成显然不太可能。
考虑到写书需兼顾内容与排版,工程量着实不小,即便有原主的书写功底加持,穆海棠也不敢掉以轻心。
她斟酌再三,最终选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
这部由医圣张仲景所着的典籍,全书仅七万五千字,篇幅适中,既够分量作谢礼,也不至于让她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
穆海棠每日午后开始写,一写就是一下午。
对穆海棠来说,这个篇幅比一百九十万的《本草纲目》轻松太多,但手写仍需投入不少时间 ——
毕竟是送人的谢礼,既要保证字迹工整,还要兼顾中医典籍里的方剂、术语准确性,加上排版调整,确实需要集中精力完成,不过相比百万字的体量,已经是 “可控范围内的工程量” 了。
所以历时半个月,穆海棠终于将这份谢礼打磨完成。
案上摊开的《伤寒杂病论》手抄本,字迹工整,方剂与理论排布清晰,—— 从核对医理到调整排版,日日伏案书写,此刻终于成了一本完整精致的册子,足以不负上官珩的人情。
第二日的午后,穆海棠还是没有出去,她让锦绣已她身体不适为由,去请上官珩来将军府看诊。
锦绣去的时候,上官珩并没有鼓捣他那些草药,反倒坐在屋内书案前,盯着穆海棠的钱袋子发呆。
直到阿吉同他说锦绣来了,他才赶紧整理了衣衫去见锦绣。
来之前穆海棠特意叮嘱过锦绣,外头人多眼杂,多余的话不必说。
是以锦绣见了上官珩,只说自家小姐身子不适,府医看过好几回也不见好转,特来请他过去瞧瞧。
上官珩一听,只当穆海棠真的病了,半点不敢耽搁,立刻拎起药箱,跟着锦绣就往外走。
一路匆匆赶到将军府,锦绣带着她来了海棠院。
穆海棠还在看着自己那本大作,边看边忍不住跟莲心感慨:“先前给我做油纸伞的那赵小哥,手艺可真好。你瞧这书装订的,握在手里不硌不滑,比外头书坊里卖的还要精致。”
两人正说着,就看见锦绣带着上官珩进来了。
刚见到穆海棠,上官珩便急切地走上前,眉头还蹙着,语气里满是担忧:“你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穆海棠抬眸看向仍带着几分急色的上官珩,语气带着几分歉意:“上官公子,实在不好意思,我其实没什么大碍 —— 只是我眼下不便出府,只好借着这个由头,请你过来见一面。”
上官珩一听,才意识道自己方才有些失态,耳尖悄悄泛红。
他连忙抬手抵在唇边轻咳了两声,试图掩饰那份失措,语气也跟着放缓了些,只看着穆海棠道:“你没事儿就好,方才听锦绣说你病了,倒真有些担心。”
穆海棠转头唤了声 “莲心”,示意她将备好的茶和点心端上来,“坐啊,喝茶,有些日子没见了,你近来如何?”
上官珩看着穆海棠,在家里,她穿的很随意,一身月白色的家常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几缕淡青色的缠枝纹,不似外出时那般精致讲究,却多了几分松弛的温婉。
长发也未梳复杂的发髻,只松松挽了个髻,用一支素玉簪子固定着,倒比平日里多了些烟火气。
上官珩神色恢复如常,看着穆海棠道:“我还是老样子,不看诊就侍弄侍弄那些草药。”
话落又问:“你呢?这么些日子都不出府,闷不闷?”
穆海棠摇摇头:“我还好,以前是没事儿干,不出去会觉得有些无所事事,如今在家有事儿做,我觉得不出门也没什么。”
上官珩听了穆海棠的话明显很意外,他知道穆海棠和别的那些大家闺秀不同,性子洒脱,喜欢出门,这些天为了避风头整日在家,还不知怎么憋闷呢。
所以锦绣说她病了,他以为,许是久不出来散心所致。
“是吗?你在家做些什么?”上官珩追问了一句,他很好奇她在家都做些什么。
“呵呵,我在家做的事儿可不少,比如 —— 我特意给你精心备了份谢礼。” 穆海棠说着起身,朝自己的小书房走去,要去取那本手撰的医书。
“谢礼?什么谢礼?”上官珩被她说的有些懵。
没等他细想,穆海棠已捧着书走了出来。
她走到上官珩面前,然后郑重的跟上官珩道谢:“上官公子,上次苏家的事儿,海棠谢谢你,如若那日在街上不是你拦住盛怒的我,我恐怕不仅斗不倒苏家,反倒会给自己与将军府惹来大麻烦。”
“还有,后来我托你去给陈姐姐家的小儿子看喘症,你也没半分推辞,直接就应下帮忙了。”
“我真的不知该怎么谢你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