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比试”的辉煌胜利,如同在修仙界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星穹一号”众人的预期。
前哨站的门槛几乎被前来拜访、求教、乃至请求“收编”的各方势力代表踏破。
不仅仅是黑风山脉周边,连一些距离遥远、以往对这片“穷乡僻壤”不屑一顾的中型宗门,也派来了使者,言辞恳切地希望能引入“星穹”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制式飞剑和聚气丹被抢购一空,“星界速递”的订单排到了三个月后,连苏小婉那批被戏称为“糖豆”的“五味凝神糖豆”,都成了高阶修士们争相追捧的奢侈品——效果独特,味道绝佳,还能在论道时拿出来分享装x,简直完美!
玄云宗、金刀门等早期合作者更是与有荣焉,走路都带风,俨然以“星穹元老”自居。
然而,在这片繁荣喧嚣的背后,沈墨霆却敏锐地察觉到了潜藏的危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在高层会议上敲着桌子,“我们这次赢得太漂亮,太彻底了。‘守旧同盟’虽然暂时退去,但他们背后代表的传统势力盘根错节,绝不会善罢甘休。现在捧得越高,将来摔得可能就越惨。”
林晓风不以为意:“怕什么?有爹爹在,来一个砍一个,来两个砍一双!”
苏小婉也点头:“正好我的涅盘之火需要更强的对手来淬炼。”
王磊则从技术层面担忧:“我们的产能已经拉到极限了,但需求还在疯狂增长。原材料供应、能源消耗、人员培训都跟不上。而且,很多前来求合作的宗门,其基础设施、人员素质根本达不到我们的最低合作标准,强行推广我们的技术,只会弄出四不像,反而败坏名声。”
蓝逸轩言简意赅地指出了核心:“根基未稳,虚火过旺。”
沈墨霆深以为然:“没错!我们不能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盲目扩张,而是‘消化’和‘深耕’!”
他立刻做出了战略调整:
第一,严格控制技术输出。暂停与大型宗门的深度技术合作,只维持基本的贸易关系。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已经建立合作的“基本盘”——黑风山脉区域,进行精耕细作。
第二,成立“区域发展与技术扶持办公室”(简称“扶贫办”),由王磊兼任主任。这个办公室的任务不是简单卖产品,而是帮助合作势力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比如,帮助玄云宗优化其原有的矿脉开采技术,帮助金刀门改进其传统铸剑工艺中的能耗问题,帮助本地灵植夫提高产量等等。
目标是提升整个区域的基础水平,形成健康的内生循环,而不是单纯依赖“星穹”输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加快自身“护城河”的建设。沈墨霆要求“补天”项目组加快对星门图纸的破解,同时,基于《虚空札记》和比试中展现的技术优势,启动了几个新的绝密研发项目:
· “蜂群”无人机作战系统(结合符文与AI)。
· “灵网”区域信息覆盖与精神连接技术(雏形)。
· 基于寂灭剑意和能量护盾理论的“个人相位偏移防护服”。
“我们要让他们明白,”沈墨霆总结道,“打败他们的,不仅仅是几件法器、几种丹药,而是一整套他们无法理解、无法复制的体系和技术代差!”
于是,“星穹一号”进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表面上看,商业活动依旧火爆,“扶贫办”也干得有声有色,帮助本地势力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赢得了更多好感。但暗地里,整个前哨站如同一台开足马力的战争机器,在科技与修真的融合道路上狂飙突进。
王磊的“扶贫办”很快遇到了啼笑皆非的问题。
有灵植夫抱怨“自动化灌溉阵法”吓坏了他家怀孕的灵耳兔。
有矿工认为“安全防护符箓”影响了他抡镐头的豪迈气势。
最离谱的是,一个家族长老因为学会了使用“灵讯通”的群发功能,每天给全族弟子发送长达万字的“心灵鸡汤”和“族规强化提醒”,导致年轻弟子们不堪其扰,集体跑到“扶贫办”投诉,要求给长老的“灵讯通”安装“防沉迷系统”……
林晓风看着“扶贫办”提交上来的各种奇葩报告,乐不可支:“哈哈哈,王工,你这‘技术扶贫’扶出一堆‘网瘾老年’和‘焦虑青年’啊!”
王磊推了推眼镜,一脸无奈:“普及教育,任重道远啊……”
然而,这些琐碎的烦恼,很快被一个从远方传来的紧急消息所打断。
派往更南方“流火之域”进行商贸探索的一支“星穹”商队,连同护卫的十名玄云宗精英弟子,突然全部失去了联系!他们最后传回的讯息极其短暂模糊,只有两个字:
“魔…潮…”
整个前哨站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