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晓雅书屋的玻璃窗,斜斜地落在堆得半人高的复习资料上,给泛黄的纸页镀了层暖光。沈浩正趴在桌前演算数学压轴题,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滑动,算到关键步骤时,眉头轻轻皱起 ——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和苏晴上次讲的压轴题很像,却多了个隐藏的变量。晓雅坐在旁边背英语作文模板,嘴里小声念叨着 “dear Sir or madam, I am writing to apply for...”,辫子上的小熊发卡随着摇头晃脑的动作轻轻晃。
突然,胡同里传来张大爷的喊声,声音裹着风飘进屋里:“沈浩!晓雅!好消息啊!教育部说今年高考扩招 30%!” 话音刚落,隔壁杂货店的王老板也跟着喊:“县一中的老师刚在广播里说的!今年考大学更容易了!”
沈浩手里的笔 “啪嗒” 一声掉在草稿纸上,他猛地抬头,眼里满是不敢相信。作为带着前世记忆的人,他清楚记得 2003 年高考扩招的意义 —— 这不仅是 “更容易考大学”,更是给了他们冲刺京华大学这样顶尖学府的 “缓冲垫”。前世很多成绩卡在边缘的学生,就是借着扩招的机会考上了理想的学校,现在这个机会,落在了他和晓雅身上。
“扩招 30%?” 晓雅也停下了背书,手里的英语笔记本滑到腿上,她睁大眼睛看着沈浩,声音带着点发颤,“沈浩哥,这是真的吗?是不是意味着咱们考京华的机会更大了?” 她之前总担心自己的成绩不够稳定,怕拖沈浩后腿,现在听到 “扩招” 两个字,心里的石头突然轻了半截,却又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沈浩赶紧站起来,走到窗边往外看 —— 张大爷正举着个半导体收音机,街坊们围在旁边,脸上都带着笑。他回头看向晓雅,快步走过去,双手轻轻放在她的肩膀上,语气无比坚定:“是真的!晓雅,咱们考京华的机会更大了!” 他能感觉到晓雅的肩膀在轻轻颤抖,知道她和自己一样激动,又补充道,“你想啊,扩招 30%,意味着录取线可能会比往年低一点,咱们之前的模拟考成绩本来就够得着,现在更有把握了!”
晓雅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却笑着扑进沈浩怀里,双手紧紧抱着他的腰:“太好了!沈浩哥,太好了!我还总怕自己考不上,怕咱们的约定实现不了,现在终于不用那么担心了!”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满是释然和开心,脸颊蹭在沈浩的校服上,留下淡淡的泪痕。
沈浩轻轻回抱住她,手放在她的背上慢慢拍着,像安抚一只终于放下心的小猫。他能闻到晓雅头发上的桂花香味,是早上沈母给她梳头发时抹的,淡淡的,很好闻。他想起之前晓雅背书背到崩溃的样子,想起她熬夜改作文的认真,想起她看着北京租房照片时眼里的期待,心里满是柔软 —— 这个姑娘,为了他们的约定,付出了太多,现在终于有了更好的机会。
“不仅如此,” 沈浩松开晓雅,帮她擦了擦脸上的眼泪,从书包里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苏晴半小时前发来的短信,“苏晴姐早上就给我发消息了,说她听学校老师说扩招的事,还说她已经帮咱们打听北京租房的事了,最近在看离生物系和中文系都近的小区。”
晓雅赶紧凑过来看手机,苏晴的短信内容还带着点雀跃:“沈浩,晓雅,刚听说高考扩招 30%,太开心了!你们的成绩本来就稳,现在更有把握了!我这周末去资源楼那边的小区看看,之前看好的那套两居室还在,房东说可以给咱们留到高考后,到时候咱们一起收拾阳台,种小番茄!”
“苏晴姐真好,连租房都帮咱们打听好了。” 晓雅的眼睛亮晶晶的,她拉着沈浩的手,晃了晃,“沈浩哥,咱们是不是该明确一下专业了?我想考京华大学的中文系,之前苏晴姐给我寄的中文系作文素材,我都快背下来了,我还想跟着中文系的老师学写作,写咱们的故事,写园丁小区,写北京的日子。”
沈浩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满是欣慰。他早就想好了自己的专业,现在听到晓雅的想法,更是笃定:“我想考生物系。苏晴姐帮我补生物实验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对生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生物系和医学院离得近,以后还能跟苏晴姐一起讨论问题,咱们之前想的‘校园生物资料共享’项目,也能用上专业知识。”
“生物系和中文系离得近吗?” 晓雅突然问,眼里带着点小担忧,“我不想跟你上课离得太远,想每天一起去上课,一起回租房。”
“近!” 沈浩赶紧点头,从抽屉里拿出苏晴寄来的京华大学校园地图,指着上面的位置,“你看,生物系在东区,中文系在中区,走路只要十分钟,咱们早上可以一起出门,你往中区走,我往东区走,晚上再一起回租房,一点都不耽误。” 他指着地图上的 “未名湖”,“周末咱们还可以一起去未名湖看书。”
晓雅凑在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 “生物系” 和 “中文系” 的标记,笑着说:“太好了!这样咱们就能每天都在一起了,就像现在在晓雅书屋一样。” 她突然想起什么,拉着沈浩的手往门外走,“沈浩哥,咱们去告诉爸爸这个好消息吧!他肯定会为咱们开心的!”
两人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林父提着个菜篮子回来,里面装着新鲜的青菜和排骨。“爸!” 晓雅跑过去,一把抱住林父的胳膊,声音里满是开心,“您听说了吗?今年高考扩招 30%!我和沈浩哥明确专业了,我考中文系,他考生物系,咱们去北京的机会更大了!”
林父手里的菜篮子差点掉在地上,他赶紧扶稳,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真的?扩招 30%?太好了!太好了!” 他放下菜篮子,伸手拍了拍沈浩的肩膀,又摸了摸晓雅的头,眼里满是欣慰,“我就知道你们俩能行!之前还担心你们压力大,现在好了,机会更大了!晚上爸给你们炖排骨,庆祝庆祝!”
“谢谢爸!” 晓雅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拉着林父的手往屋里走,“爸,苏晴姐还帮咱们打听北京的租房呢,离生物系和中文系都近,以后咱们去北京,就能住在一起了,我还能给您和沈叔叔沈阿姨做饭呢!”
林父笑着点头,眼里泛起了点湿润:“好,好,爸等着那一天。你们只管好好复习,别的都不用操心,书店永远是你们的后盾,爸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你们去北京读书!”
回到晓雅书屋,沈浩和晓雅重新坐回书桌前,却没立刻开始复习 —— 他们趴在地图上,一起规划着未来的日子。晓雅指着地图上的 “京华大学图书馆”,说:“以后咱们周末就去这里看书,我背我的文学常识,你看你的生物书,累了就去湖边散步。” 沈浩指着 “食堂” 的位置,说:“苏晴姐说这家食堂的糖醋排骨最好吃,以后咱们常去,我帮你排队。”
阳光慢慢西斜,透过窗户落在地图上,把 “生物系” 和 “中文系” 的标记照得格外清晰。沈浩看着身边笑靥如花的晓雅,心里满是笃定 —— 前世他从未想过,自己能如此清晰地规划未来,能有一个人,和他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能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让他觉得前路充满希望。
傍晚,林父炖的排骨香味漫满了整个胡同。沈母也来了,带来了刚蒸好的桂花糕,沈父还特意开了瓶果汁,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聊着扩招的好消息,聊着京华大学的专业,聊着北京的租房,笑声飘出窗外,落在夕阳下的胡同里,像撒了层暖光。
“对了,” 沈父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是他从县一中老师那里拿来的《扩招政策解读》,“老师说扩招主要倾向于理工科和文科,正好对应你们俩的专业,这真是天意啊!”
晓雅接过纸,认真地看了起来,沈浩也凑过去,眼里满是认真。他知道,扩招只是 “机会”,不是 “保险”,他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不能松懈。但这个机会,像一束光,照亮了他们的前路,让他们更有信心朝着京华大学的方向前进。
夜深了,晓雅书屋的灯还亮着。沈浩和晓雅坐在桌前,继续刷题、背书,却比之前更有动力。桌上的京华大学校园地图被压在玻璃板下,“生物系” 和 “中文系” 的标记清晰可见,旁边是苏晴寄来的租房照片,阳台上空空的花盆仿佛已经种满了小番茄。
沈浩偶尔抬头,看着身边认真背书的晓雅,心里默默想:“这一世,不仅有了逆袭的机会,还有了想要守护的人,有了明确的方向。扩招 30% 是天意,更是我们努力的底气,京华大学,北京,我们一定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