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最亲爱的读者们,有的读者评论为什么张百川会有那么多情报,给大家解释下为什么他总是看地图部署,因为一个指挥部的所有参谋会根据各种侦查到信息在地图上把敌我态势在地图上随时更新,我这事军事小说,不想写成谍战剧,我真的不想用个一两章写内线怎么怎么费劲去弄情报。”
张百川率领第七军团踏上山西地界,指挥部设在刚打下的小村里,张百川戳向地图上几个点。
“阎老西被捅了腰眼,现在该疼得跳脚了。”他立即安排道:“不能让他缓过劲,一师打中阳,二师扑孝义,三师给我敲开灵石,”
老何眼一瞪:“军团长,一口气打三个点?咱们刚过河,兵力是不是…”
张百川打断他:“就是要快,阎锡山觉得咱们是流寇,站不稳。咱们偏要打他个遍地开花,让他摸不清主力在哪,各师以团营为单位,灵活穿插,打了就走绝不纠缠,重点是捣乱,吸引他分兵,”
命令下发,刚经过渡河血战的第七军团,撒进山西瞬间搅起漫天烟尘。
中阳城外,枪声骤起,守城的晋军一个团还没搞清状况,就被红军小股部队佯攻东门吸引,主力却从防守薄弱的西门突了进去,巷战一夜,天亮时城头换了红旗。
孝义方向,老徐的二师更是刁钻,夜里急行军六十里,拂晓突然出现在城下,集中所有迫击炮猛轰一点,炸塌了一段老城墙,部队潮水般涌入,守军猝不及防,溃不成军。
灵石打得最狠,三师正面强攻,吸引守军主力,一支精干小队却绕到后方,攀悬崖、钻山沟,突袭了晋军的团指挥部,团长还在打电话求援就被堵在了屋里,指挥部一瘫,前线顿时大乱,被红军一鼓作气击溃。
捷报频频。
“报告中阳已克,缴获无数,”
“孝义拿下,守敌大部被歼,”
“灵石大捷,端了敌人团部,”
贺老总从陕北发来电报,就俩字:“痛快,”
张百川盯着地图上晋军可能调动援兵的方向,对李铮道:“参谋长,告诉各师,抓紧时间抢运物资,发动群众,补充兵员,部队随时准备转移,阎锡山不是傻子,吃了这么大亏,该反应过来了。”
果然,没两天情报就来了。李铮脸色凝重:“军团长,阎锡山急调两个师,分别向中阳、孝义压过来了,另外他手下的王牌,那个叫什么‘亲训师’的也出动了,方向好像是冲着我们军团部来的。”
“亲训师?”旁边一个参谋咂舌:“听说全是德式装备,阎老西的心头肉。”
张百川眼神犀利,“来得正好,就怕他不来,”
他立刻下令:“命令中阳、孝义部队,放弃县城,携物资和踊跃参军的新兵,向灵石方向靠拢,”
“命令三师,在蓬门、关上村一带险要处设伏,我要敲掉他这个‘亲训师’,”
“军团直属部队,前出诱敌,把他引进伏击圈,”
命令一下,刚打下县城的部队毫不犹豫,立刻撤出,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新兵,迅速向指定区域运动。老百姓夹道相送,不少青壮当场就跟了队伍。
蓬门、关上村一带,山高路险。三师的战士们连夜挖工事,设绊索,埋地雷,等着啃阎锡山的硬骨头。
军团直属部队的小股部队,在那支装备精良、趾高气扬的“亲训师”面前晃悠,打几枪就跑,故意丢下些破旧物资。
晋军亲训师师长举着望远镜,看着红军“狼狈逃窜”的样子,嗤笑:“土包子就是土包子,占了便宜就想跑?追,给我碾碎他们,”
大军一头扎进了蓬门—关上村伏击圈。首先踩响的是地雷,轰隆隆的爆炸声中,晋军队形大乱。紧接着,两侧山崖上枪声如同爆豆,子弹、手榴弹像雨点般砸下来,道路狭窄,晋军重装备施展不开,顿时成了活靶子,
“打,给我往死里打,”王师长吼声在山谷回荡。
红军占据有利地形,火力又准又狠,晋军亲训师虽然装备好,但被打懵了,指挥混乱,死伤惨重。
激战正酣,提前撤离中阳、孝义的一师、二师也及时赶到,从侧后方发起了猛攻,“亲训师”彻底陷入了包围圈,进退不得。
战斗从中午打到日落,阎锡山的这张王牌,被硬生生打断,大部被歼,残部丢弃重装备狼狈逃窜。
蓬门、关上村大捷,消息传开,山西震动,此战后,第七军团声势大振,短短时间内,不仅粉碎了晋军的反扑,更吸引了大量山西青年参军,队伍滚雪球般扩大,缴获的武器弹药、粮食布匹堆积如山。
指挥部里,气氛热烈。老何摸着新缴获的晋造冲锋枪,爱不释手:“阎老西这运输大队长,当得称职,”
老徐看着新兵营操练的场面,咧着嘴:“照这个速度,咱们第七军团能扩编成一个方面军,”张百川却没参与说笑,他看着一份刚收到的情报,眉头越皱越紧。
李铮注意到他的神色,低声问:“军团长,有什么不对?”
张百川把情报递给他,声音低沉:“我们打得是痛快。但有人,要不痛快了。”
李铮接过一看,脸色骤变:“蒋介石调集了十个中央师?正兼程向北开进?这…他是冲阎锡山来的,还是…”
“冲我们来的。”张百川语气肯定,“老蒋不会坐视我们在山西坐大,打阎锡山他乐见其成,但要是我们真把山西掀了个底朝天,他就该睡不着了。”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标着中央军动向的位置上:“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开始,通知部队庆祝到此为止,抓紧时间休整补充,准备迎接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