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灵济宫值房,冯保捏着王大臣的翻供供词,纸角被攥得发皱。

“去传我口谕。”他抬眼,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劲,“王大臣,定‘疯癫闯宫,图谋不轨’罪,即刻押西市立决。另外,晓谕东厂上下,此案到此为止,谁再敢提‘高拱’二字,直接拿问,不必禀我。”

亲信太监愣在原地,张了张嘴:“冯公,那高阁老那边……毕竟是前首辅,就这么算了?”

“算了?”冯保冷笑一声,指尖重重拍在供词上,“不然呢?让他翻供牵出更多人,把天捅破?照办就是,哪来这么多废话!”

亲信不敢再劝,躬身应道:“奴才遵旨。”转身快步离去,脚步都带着几分仓促。

冯保独自坐在值房里,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天空。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却觉得浑身发寒。陈矩的劝谏、葛守礼和杨博在慈宁宫的强硬、张居正那张“事不可为,当适可而止”的纸条,还有王大臣那漏洞百出的翻供,一幕幕在脑海里闪过。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高拱这个老东西,压了他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却终究没能彻底扳倒。可他心里清楚,真要硬来,倒霉的只会是自己。罢了,留他一条命,也算给自己留个体面。

三日后,高拱府邸。

朱漆大门半掩着,门轴吱呀作响。几个老仆佝偻着身子,正将一个个木箱搬到门口,动作迟缓,脸上满是落寞。昔日车水马龙的首辅府邸,如今只剩下一片冷清。

“站住!什么人?”守门的老仆见冯保带着两个随从站在门口,顿时紧张起来,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的短棍上——那还是高拱在任时,为了防备不测配的。

冯保没理会他,朗声道:“高阁老在吗?冯某特来拜访。”

“冯保?”高拱的声音从院内传来,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怒气。片刻后,他身着一身素色布衣,快步走了出来,面色铁青,眼神里满是戒备与敌意,“你这个阉竖,又来作甚?看老夫的笑话吗?”

“阁老说笑了。”冯保脸上没什么表情,示意身后的随从将一个乌木匣递到面前,上前一步,“冯某今日来,是为送阁老一程。这里面是五百两纹银,还有几匹上好的绸缎,权当盘缠。阁老三朝元老,为朝廷操劳半生,功绩卓着,此去河南新郑,路途遥远,望阁老保重身体。”

高拱盯着那乌木匣,又看看冯保坦然的脸,忽然笑了,笑声干涩刺耳:“冯保,你倒是会演戏。昔日在朝堂上,你我势同水火,老夫几次险些栽在你手里。如今我落了难,致仕返乡,你反倒来‘体恤’我?莫不是想让我领你的情,日后不再记恨你?”

“恩怨归恩怨,公道是公道。”冯保将乌木匣塞进他手里,语气平淡,“阁老致仕,是君臣商议的结果,非冯某私人仇怨。这些东西,是我个人心意,与朝堂无关。你若不收,便是还记恨在心,反倒显得我小气了。”

高拱捏着沉甸甸的乌木匣,指节泛白。他预想过冯保会来落井下石,会当众羞辱他,甚至会在他离京的路上使绊子,却万万没料到,竟是这样一幅光景。他盯着冯保看了半晌,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伪装的痕迹,可冯保的目光坦然,看不出半分恶意。

“不必了。”高拱猛地将木匣推回去,“老夫虽然致仕,但还不至于要一个阉宦的施舍。你走吧,莫要脏了老夫的地。”

“阁老若是执意不收,那冯某便只能将东西留下了。”冯保也不勉强,将木匣放在门口的石阶上,转身就走,脚步从容,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东西我留下了,告辞。”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高拱握着拳头,胸口剧烈起伏。良久,他重重叹了口气,对身边的老仆说:“收着吧。”

老仆愣了愣,连忙上前将木匣抱起,轻声道:“老爷,这冯公公……倒是和传闻中不一样。”

“不一样?”高拱自嘲地笑了笑,“是啊,确实不一样。老夫算是看走眼了。”

离京那日,春风料峭,卷着漫天尘土。京城外的长亭古道旁,杨柳刚刚抽出嫩芽,泛着淡淡的青色。

高拱身着布衣,站在长亭下,望着远处巍峨的京城城门楼。那城门楼依旧雄伟,可此刻在他眼中,却透着一股疏离与陌生。身边只有几个老仆,还有寥寥几位敢冒着风险前来送别的门生故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舍与惋惜。

“唉。”高拱拍了拍身边老仆的肩膀,声音里满是感慨,“想当年,老夫在朝堂上何等风光,谁曾想,最终会落得这般下场。若早知冯保还有这份度量,老夫当初也不至于对他赶尽杀绝,何至于走到今日这一步啊。”

老仆低着头,不敢接话。他知道,自家老爷这是后悔了。

远处的官道旁,一棵垂柳的浓荫之下,陈矩勒马而立。他身着青色太监服饰,静静地望着长亭下的那一幕,嘴角微微上扬,轻轻颔首。冯保终究是听了他的劝,没有行那极端之事,反而以这种方式化解了部分仇怨,这份眼界与胸襟,确实非同一般。

陈矩轻轻一抖缰绳,调转马头,缓缓向京城方向驶去。他知道,经此一事,冯保在权力的运用上,又成熟了许多。这对整个朝局而言,未必是件坏事。

冯保赠金送高拱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很快在朝野上下传开。

吏部衙署里,两个官员正凑在一起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冯公公亲自去了高拱府邸,送了五百两纹银当盘缠。”

“真的假的?当初高拱那般打压他,甚至想把他逐出宫中,他竟不落井下石?”

“千真万确!我听高府的老仆说的,错不了。”前一个官员压低声音,“说起来,冯公公此举,倒是颇有几分君子之风。换做是旁人,恐怕早就趁机报复了。”

“可不是嘛。”另一个官员附和道,“以前总觉得冯公公手段酷烈,心狠手辣,如今看来,倒是个懂得进退、顾全大局的人。这份气度,寻常人真比不了。”

不仅是吏部,兵部、礼部、刑部等各个衙署,都在议论此事。那些原本因王大臣案对冯保颇有微词的官员,态度渐渐转变;就连一些素来反感宦官干政的清流官员,也私下称赞冯保“有度量”。

消息传到内阁值房时,张居正直拿着朱笔批阅奏折。案头堆满了各地上报的文书,涉及水利、赋税、吏治等各个方面,都是他推行新政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阁老,外面都在传,冯公公赠了高拱五百两纹银,亲自送他离京。”亲信幕僚轻步走进来,低声汇报。

张居正放下朱笔,指尖轻轻敲击着奏折,沉吟片刻,忽然笑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能屈能伸,知进知退,冯保此人,果然不简单。”

“阁老,您就不担心他日后势力过大,难以控制?”亲信有些不解。

“担心?”张居正拿起朱笔,在一份关于整顿吏治的奏折上批下“准奏”二字,笔锋遒劲有力,“有这般懂得分寸的盟友,新政之事,反倒更有把握了。他要的是内廷的安稳,我要的是外朝的革新,彼此配合,方能成事。”

亲信恍然大悟,不再多言,悄悄退了出去。

张居正望着窗外,嘴角的笑容愈发深邃。冯保这一步走得极妙,不仅化解了王大臣案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赢得了声望,稳固了自己的地位。有这样一个懂得权术平衡的盟友,他推行新政的阻力,无疑会小很多。

几日后,慈宁宫。

李太后正陪着万历小皇帝读书,冯保站在一旁伺候。

“大伴,”万历抬起头,稚嫩的脸上满是好奇,“昨日先生说,高首辅已经离京了,是真的吗?”

冯保躬身道:“回皇上,是真的。高阁老致仕返乡,奴才已经派人送了盘缠,让他安心回去养老了。”

李太后放下手中的书卷,看着冯保,眼中带着几分赞许:“你做得好。高拱毕竟是三朝元老,虽有过错,但功绩也不能抹杀。这般处置,既顾全了朝廷的体面,也显露出你的度量。”

“太后过奖了。”冯保躬身行礼,“奴才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如今皇上年幼,朝廷安稳最为重要,奴才不敢因私人恩怨,耽误了国家大事。”

李太后点了点头,对冯保的愈发满意。这个“大伴”,不仅忠心耿耿,还懂得顾全大局,有他辅佐皇上,她也能放心不少。

离开慈宁宫,冯保径直去了司礼监。刚进门,就见陈矩在值房里等他。

“冯公,恭喜。”陈矩笑着上前,“如今朝野上下,都在称赞您的气度,就连张阁老,也对您赞不绝口。”

“贤弟取笑了。”冯保摆了摆手,脸上却难掩一丝得意,“若非当初贤弟及时劝谏,我恐怕早就酿成大错了。此次之事,倒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哦?什么道理?”陈矩好奇地问道。

“权力这东西,不是靠刑具就能稳固的。”冯保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以前总觉得,有东厂在手,就能为所欲为。可经过王大臣案才知道,朝堂之上,讲究的是平衡二字。懂得进退,懂得顾全大局,才能走得更远。”

陈矩点了点头,心中颇为欣慰:“冯公能明白这一点,实在是朝廷之幸。如今内廷安稳,外朝有张阁老推行新政,只要内外一心,大明必定能重现往日荣光。”

“说得好。”冯保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往后,内廷之事有我,外朝之事有张阁老,我们联手,定要让这万历朝,成为一个太平盛世。”

陈矩躬身应道:“属下定当全力辅佐冯公。”

接下来的日子里,冯保行事愈发谨慎老练。他约束东厂的行为,不再随意罗织罪名,只专注于监察奸邪;他全力支持张居正的新政,在内廷为他扫清障碍;他善待宫中的其他太监,拉拢人心,稳固自己的地位。

一次,东厂的一个小校尉擅自抓捕了一位官员的家仆,诬陷其通敌。事情闹到冯保面前,他当即下令将那小校尉重打三十大板,逐出东厂,并亲自向那位官员道歉。

“冯公公,您这是……”那官员受宠若惊,连忙躬身行礼。

“是我管教无方,让你受了委屈。”冯保语气诚恳,“东厂设立,是为了纠察奸邪,不是为了欺压百姓、诬陷官员。日后若再有此事,你只管来告诉我,我定不姑息。”

那官员连连道谢,心中对冯保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此事传开后,官员们对冯保的印象彻底改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权宦,并非一味狠辣,而是真正懂得如何运用权力,如何平衡各方势力。

张居正的新政,在冯保的全力支持下,也渐渐步入正轨。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整顿吏治……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大明王朝的国力开始慢慢复苏。各地上报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赋税也比往年多了不少,朝堂之上,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一日,文华殿廊下。

冯保站在阴影里,看着万历小皇帝在张居正的陪伴下,认真地诵读着儒家经典。阳光洒在小皇帝稚嫩的脸上,也洒在张居正的身上,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大伴。”万历抬头看见了他,笑着挥了挥手。

冯保连忙上前躬身行礼:“皇上,张阁老教导得用心,您读得也认真。”

张居正转过身,笑着对冯保道:“冯公来得正好。方才皇上还在问,为何近来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正想找机会,好好给皇上讲讲新政的成效。”

“张阁老辛苦了。”冯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远处的宫阙。春风吹过,廊下的铜铃轻响,清脆悦耳。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