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正式开始,年轻的男女主持人一番歌颂祖国歌颂党,庆丰收迎新春的激昂的开场词后请出公社领导上台讲话。
公社的吴主任一番回顾过去奋斗的一年社员是如何发扬革命精神,取得了怎样的好成绩再引申到这些都是党的正确领导下获得的。
终于也是到了表彰环节,先进大队和先进工作者的表彰。
大队长代表余家大队上台接受先进大队称号。
大队长穿上了最好的衣衫,激动又腼腆,身上披上大红花,从礼仪小姐手里接过印着为人民服务的陶瓷缸子和奖状。
他咧着个大嘴傻乎乎地笑着,眼里却有了湿意。
“大队长咋恁不争气,还哭鼻子!”大队的年轻人好笑的看着台上不知是哭还是笑的大队长,语气里却没有恶意。
“是我我也哭!咱好不容易盼着的先进大队,可不激动吗!”说话的婶子跟着用力鼓掌。
好几个上了年纪的叔婶也是红了眼眶,他们大队的努力终于被看到了!
接下来表彰的是先进知青,景忱也在内。
他感受着众人的目光不由觉得大队长真是大队长,这么多人看着他都不怯场,
景忱听着主持人对他夸奖词,接过奖励,难得的有些羞耻,恨不得立马结束。
但又被叫住了。
因为他作为蔬菜大棚技术的掌握者,居然能无私分享,除此以外还协助了县公安局破了拐卖儿童的案件,实在是所有社员学习的对象,请他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余朗坐在台下看着少年稚嫩的脸庞,虽然有些拘谨却很快调整了自己,看着他在台上侃侃而谈眼里的骄傲都快溢出来了。
“最后,我想说,我能做出如此成就离不开我们大队的每一个人,正是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才能顺利地走好每一步。”
“还有公社领导的信任和正确的领导,才能让我们公社今年的收成超出预期。”
“这是大家的功劳!”
“好!”台下瞬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余家大队的队员们更是拍的手都快冒烟了。
公社特地请了摄影师帮忙拍照,最后小白也上台作为救人有功的获得者和景忱合照。
主持人看着这头威风凛凛的狼狗是既想摸又害怕,只能不停地夸小白表达他的敬佩。
小白也是又吸到了一大波新粉,个个看着它的眼神炙热地恨不得立马套麻袋掳回自己家。
终于所有颁奖结束了,到了表演环节。
按顺序他们大队是第七个上场,景忱也终于可以好好坐着看节目了。
好多小孩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玩闹着,老人们叼着烟袋锅,看到精彩处就大声叫好。
就连陈默这样的斯文人也跟着激动地喝彩,甚至差点没坐稳,还是被齐烽搂住腰才没摔倒。
景忱边吃着余朗给他带的烤土豆边看表演,嘴角沾了灰也没注意。
等他吃完手里的土豆也要到他们上场了,余朗看着他吃得一脸的花猫样就觉得心软软的。
伸出手抹去他嘴角的土豆屑,放进自己嘴里。
景忱被闹了个大红脸,慌张地看向四周,动作太大把躺脚下的小白给吓了一跳。
“没有人看到。”余朗没在逗他,拿出手帕擦掉他鼻子脸颊粘上的灰。
“好了,又干净了。”
景忱抢过手帕自己胡乱擦了一遍。
“景哥,要到我们上台了!”旁边的沈圆圆朝他喊,周围的声音有点吵她喊的大声。
景忱立马从椅子上起来,慌乱地把手帕丢回给余朗,“要好好看我表演!”
“好。”余朗抓着他的手摩挲了好一会儿才放开。
陈默也跟他加油,“别紧张,我们会给你鼓掌的。”
齐烽也跟着点点头。
“谢谢陈大哥和齐大哥!”
知青点准备的合唱曲目是《社员都是向阳花》,这首歌旋律优美欢快,很贴合他们的实际情况,都充满了对公社生活的热爱,非常应景。
“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瓜儿连着藤,藤儿牵着瓜。
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
……”
这是景忱前世刷视频听过的,到现在都记得这个调。
台下的观众听着歌也在跟着打拍子,翘着二郎腿的大爷用手拍着腿打拍,闭着眼睛跟着歌声点头。
陈国安识得一点谱子,他就站在前面做指挥,动作说不上标准,但很投入,也很夸张。
其他几个老知青会一点乐器,他们用的公社的乐器在伴奏。
过程并不完美,全凭着一腔的热血和激情,带动的观众。
景忱一下场就激动地问余朗他们,“怎么样,唱的好听不?”
余朗笑着看他没说话。
“好听!好多人都跟着打拍子呢。”反而是陈默激动得拉着他的手夸他。
齐烽不懂只觉得陈默说好就是好。
景忱被夸的不好意思了,毕竟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但是我们中间有一部分好像跑调了。”
“没关系,这就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以后你想表演我们可以深入学习。”
接下来表演的是之前报名的大娘。
她毫不怯场,一点没有初次上台的紧张。
手绢一转,一抛,再一顶,手绢就在手指上转了起来还不掉。
特别是她丢着飞出去又能稳稳飞回来,赢得满堂喝彩。
“婶子好样的!”
大队的每一个人都在给他鼓掌,景忱也看的目瞪口呆。
这手绢在大娘手里就跟她身上的一部分似的,运用自如。
他们大队还剩最后一个节目,是孩子们的表演。
“接下来有请第七大队的小朋友们上台,给我们带来他们的表演,大家掌声欢迎!”
林雪就在台下指挥着孩子们上台。
他们表演的是情景剧。
铁蛋扮成了个老爷爷,头上还戴着假发。
“娟儿,给爷爷捶背。”他一出场就捋着胡子做驼背状,小孩的声音装作大人到有模有样的惹得台下父母乡亲都乐出了声。
娟儿是燕燕扮的,应该是十七八岁的少女。
整个人怯生生,缩着头。
在里面大宝扮演了一个年轻的老师。
娟儿是他的学生。
由于娟儿许久没去上学老师担心是出了什么事就来到娟儿家家访。
在她家见识到了一系列的旧思想落后风气。
什么女娃娃迟早要嫁人的,读那么多的书有什么用的话。
台下部分年长的观众有的思索有的尴尬。
大部分观众尤其是女性也跟着摇头,说这不跟那个谁谁谁一样吗。
很多年轻人和知青直接发出嘘声,觉得这种想法落后又愚蠢。
剧情里在老师的极力劝解下娟儿的家人才有所松动。
孩子们的表演还很稚嫩,有说错词卡壳的情况,但孩子身上才显得格外真实,反而引来了大人们善意的哄笑。
全剧高潮就是老师激动的大声反驳,“毛主席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时代变了,丫头小子都是宝,都是建设国家的材!”
表演到最后娟儿的家人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答应让娟儿继续读书。
表演到这也就结束了,不管最后如何它能引起世人反省深思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