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上的喧嚣,随着各派掌门的离去,终于缓缓沉淀。
一个崭新的“正道之盟”已然成型,空气中弥漫着变革与机遇的气息,却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澄真与陆瑾正准备告辞,一名天师府的道人却快步上前,恭敬地拦住了他们。
“二位道友,天师有请。”
澄真与陆瑾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些许讶异。
……
天师府,一间僻静的静室。
檀香袅袅,驱散了山间的寒意。
新任天师张之维并未坐在主位,而是盘膝于一张蒲团上,身前放着一个古朴的紫檀木盒。
他没有看进来的二人,目光只是静静地落在那木盒上,仿佛陷入了久远的回忆。
澄真与陆瑾不敢打扰,只是安静地行了一礼,立于一旁。
许久,张之维才缓缓抬起头。
他的眼神不再是白日里的随和与洒脱,而是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符的深沉。
“澄真道友,陆瑾道友。”
“你们可知,我为何要促成此事?”
澄真躬身道。
“天师高瞻远瞩,为我正道开辟新路,澄真……愚钝。”
张之维轻轻一笑,打开了面前的木盒。
盒内没有法宝,没有丹药,只有一卷泛黄的丝帛,用一根陈旧的红绳系着。
“家师临终前,留下了这封密诏。”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静室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画面在张之维的脑海中闪回。
病榻之上,老天师张静清的气息已如风中残烛。
他枯槁的手,紧紧抓着张之维。
“之维。”
“师父。”
“这天师之位,传给你,我……不放心。”
张之维跪在床前,沉默不语。
张静清的眼中没有责备,只有无尽的忧虑。
“你的性子,太傲,太利。”
“但你的心,是正的。”
老天师费力地从枕下摸出那卷丝帛,还有一枚代表着天师府最高权柄的玉印。
“接下它。”
“你要记住,天师府,龙虎山,从来不是为了争什么玄门魁首。”
“而是为了这天下苍生。”
他的声音断断续续,却字字如千钧。
“甲申之乱,八奇技现世,乃是劫数之始。”
“此劫未了。”
“我死之后,你当遵我遗诏,设立‘八技监测卷’,联合正道,动态监管。”
“切记,不可任一派私利作祟,动摇根本。”
“若有门派,妄图独占奇技,为祸天下……”
老天师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厉色。
“……天下共击之!”
回忆如潮水般退去。
张之维的目光重新回到澄真与陆瑾身上。
“二位,现在明白了吗?”
陆瑾年轻的脸上写满了震撼。
他本以为今日之事,是三一门与龙虎山的一次合纵连横,却没想到背后竟牵扯到甲申之乱的遗留,以及老天师的临终托付。
澄真深吸一口气,再次深深稽首。
“天师大义,澄真……拜服。”
张之维站起身,将那份《仙门公约》放在了密诏旁边。
“昨日,是李掌门立下的规矩。”
“今日,是我张之维要补上的规矩。”
他目光扫过二人。
“我欲在‘正道之盟’的基础上,成立‘正道八技监理团’。”
“由天师府牵头,三一门、形意门、百草门等核心盟派共同参与。”
“此事,需要三一门的鼎力相助。”
澄真毫不犹豫地应道。
“谨遵天师法旨。”
次日,天师府再次召集了昨日签约的核心门派,召开了“正道议事会”。
当张之维宣布成立“八技监理团”的决定时,堂下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
形意门的王升眉头紧锁,显然在思索其中的利弊。
而百草门的一位长老,则直接站了出来。
“天师。”
“我等刚刚结盟,根基未稳,此时又成立监理团,是否……操之过急?”
“况且,由天师府牵头,三一门为辅,是否会让外界误会,我等皆成了两派的附庸?”
这位长老的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联盟是好事,但谁也不想头顶上多一个“太上皇”。
术字门的陈伯庸眼珠一转,正想附和,却被张之维一个平淡的眼神看得心中一寒,把话又咽了回去。
张之维没有动怒,只是笑了笑,那笑容依旧随和。
“这位长老多虑了。”
“我天师府,自立派以来,不争斗,只调停。”
他环视众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监理团,监的是奇技之‘乱’,理的是天下之‘平’,而非针对任何门派,更不是为了争权夺利。”
“若诸位信不过我张之维,那便是信不过龙虎山千年清誉。”
“若诸位觉得天师府不配,大可推举新的牵头之人,我龙虎山绝无二话。”
一番话,说得坦坦荡荡,滴水不漏。
那百草门长老顿时面红耳赤,讪讪坐下。
“我三一门,支持天师。”
澄真适时开口,打破了僵局。
王升也随之抱拳。
“形意门,附议。”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此被张之维云淡风轻地化解。
议事会后,一间密室之内。
张之维、澄真、陆瑾三人相对而坐。
一张巨大的舆图被铺在桌上,上面不仅有山川地理,更用朱砂标记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红点。
“这是天师府百年来记录的,疑似与八奇技有关的事件发生地。”
张之维指着地图说道。
澄真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卷古老的图轴,与陆瑾一同展开。
图轴上星罗棋布,绘制的并非星辰,而是人体周身大穴与炁的流转脉络。
正是三一门不外传的秘宝之一,《天罡应劫图》。
“此图,可推演炁之变数。”
澄真解释道。
“八奇技之力,根源于炁的异变,其出现之地,必然会引起周边天地元炁的异常波动。”
陆瑾则取出数张金色的符纸,上面绘制着玄奥的符文。
“此乃‘内景灵符’。”
“可感应方圆百里内,修行者因功法而产生的精神烙印。”
“若有奇技传承者出现,其心神波动,必然与常人不同。”
张之维看着这两件宝物,眼中精光一闪。
“好!”
“有三一门这两件至宝相助,监理团的议程,便可完善了。”
三人随即就着地图、图轴与灵符,开始详细商议监理团的具体章程与执行细节。
从情报收集,到目标甄别,再到应对策略,一条条严谨的规则被制定出来。
三一门的深厚底蕴,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夜,深了。
送走澄真与陆瑾,张之维独自一人站在天师府最高的摘星台上。
月光如水,洒满清冷的石阶。
白日里的喧嚣与算计都已远去,只剩下他与这片沉寂的夜空。
他负手而立,仰望星河,脑海中却回响起老天师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那句话,并未记录在密诏之上,而是直接烙印在了他的神魂里。
“之维,记住……”
“苍生若乱,吾当以道镇之。”
张之维缓缓闭上眼睛。
一股无形的威压,以他为中心,悄然散开。
那不是雷法的霸道,也不是金光的炽烈。
那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纯粹的,属于“道”的重量。
风,停了。
云,散了。
整个龙虎山,在这一刻陷入了绝对的寂静。
良久,他睁开眼,眼中只剩下一片古井无波的平静。
“师父,弟子……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