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影抱拳禀报:“几个废弃义庄属下已仔细搜查过,并未发现云无涯的踪迹。”
追风紧接着道:“属下在镇中探访时,百姓们都在议论乌鸦岭乱葬岗近来邪门得很。不止夜半常有鬼火飘荡,更有人说亲眼看见过鬼抬棺,两个黑影抬着棺材在坟茔间穿行。如今周围的百姓,天一黑就紧闭门户,无人敢靠近那片地界。”
她顿了顿,“巧合的是,那二十具孩童尸骨的抛尸地,距那里不足五里。”
“既如此,今夜便去会会这个鬼地方。”
楚宴川话音方落,客栈掌柜在门口禀报。
“诸位贵人,膳食已备好。是送到房中,还是移步楼下堂食?”
“下楼用膳。”
楚宴川起身,自然地牵起夏樱的手。
一行人下到楼下,掌柜连忙指挥伙计将热腾腾的菜肴摆上正中一张红木大圆桌。
出门在外,没有那么多拘束,主仆几人便也围坐一桌一起用膳。
刚准备动筷,便见了尘大师带着莲生踏月而归。
他们师徒俩一下午都在县衙为逝去的孩童诵经超度,总算让悲恸的百姓暂时安定下来。
膳食用到一半,门外忽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最终在客栈门口戛然而止。
紧接着,就见一个身着官袍的瘦削男子带着两名妙龄少女匆匆闯入,目光逡巡片刻便定格在楚宴川身上。
“参见太子殿下!”
清源府府尹卢思永疾步上前躬身作揖,“下官不知殿下亲临,有失远迎,罪该万死,还望殿下恕罪!”
楚宴川搁下筷子,声冷如冰:“卢大人,桃源镇发生这等骇人血案,你递送奏报不见及时,此刻来得倒是迅捷。”
卢思永额角沁汗:“殿下明鉴,下官三日前便命人八百里加急将奏折送往京城,这其中定有误会啊!”
他身后着月白烟罗裙的少女忽然抬首,眼波流转间尽是娇媚,带着少女的怯怯与仰慕:“太子殿下,父亲为官向来勤勉,定是有人暗中作梗,才致使奏报延误,还望殿下明察。”
旁边穿着水绿撒花裙的少女忙不迭点头附和,眼神热切地黏在楚宴川身上。
“是啊,请殿下明察!”
“你们是何人?”
楚宴川冷声打断,凤眸中已凝起霜雪。
月白裙少女被那寒气慑得一颤,随即强自镇定,捏着绣帕屈膝行了一个自以为优雅的礼:
“臣女卢子姗,这是小妹卢子宁。殿下是初次来清源府吗?眼下十里桃花开得正盛,我们姐妹愿为殿下引路,陪您细细赏玩,也好尽地主之谊。”
卢子宁娇羞地看向楚宴川,脸颊飞红:“殿下,我们姐妹最熟悉本地风物,定能让殿下尽兴。”
她们姐妹俩听闻父亲要去拜见太子殿下,当即精心打扮了一番跟来。
听闻太子殿下至今只有一位正妃,且太子妃如今正怀着身孕,不便侍奉。
这岂不是天赐的良机?
若能得太子青睐,哪怕只是个良娣,也是飞上枝头,光耀门楣。
待亲眼见到楚宴川时,姐妹俩只觉得心口像被鹿角抵住般悸动。
那般龙章凤姿的容貌,睥睨天下的气度,直叫人看得魂儿都飘了起来。
许是被眼前这轮明月晃花了眼,她们竟全然没注意到楚宴川身侧还坐着位正在用膳的女子。
夏樱慢条斯理地将青瓷汤匙搁在碗沿,柳眉轻轻一挑。
哟呵。
当着她的面,就敢往她碗里伸筷子?
她向来不屑于搞雌竞那一套,可偏偏总有人不识相,非要往她枪口上撞。
她侧首望向楚宴川,眼尾漾开潋滟波光,唇畔噙着玩味的笑意。
他极为自然地执起桌上的甜白瓷小盏,旁若无人地递到夏樱唇边,声音低沉温柔:“可是不合胃口?这鱼汤是我在后厨盯着熬的,应该与平日味道无异。”
言语举止间,尽是旁人无法插足的默契。
闻言,卢子姗脸色骤然一白,捏着帕子的手死死收紧。
卢子宁更是藏不住情绪,惊疑不定的目光在夏樱和楚宴川之间来回逡巡。
夏樱就着他的手,浅啜了一口清茶,润了润喉,才慢悠悠地开口:“夫君,汤是极好的,火候恰到好处。就是……我恶心到了。”
楚宴川眸光骤冷,如淬寒冰的视线直刺卢思永:“卢大人这双眼睛若是摆设,不妨剜了干净。”
说着从容夹了块糖醋排骨放入夏樱碗中:“看不见孤的太子妃在此用膳么?”
卢思永早已汗透重衣,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殿下恕罪!太子妃娘娘恕罪!是下官教女无方,冲撞了娘娘!”
他猛地扭头,对着呆若木鸡的两个女儿厉声喝道:“你们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还不快跪下请罪!”
“太子殿下恕罪,太子妃娘娘恕罪!”
姐妹二人这才如梦初醒,慌忙跪倒在地,娇躯颤抖如风中筛糠。
卢思永心头剧震,冷汗瞬间浸湿了里衣。
传言果然不虚,这位太子殿下当真将太子妃捧在心尖上。
自己今日这步棋竟是走得分外凶险!
他脑中急转,当即换上一副惶恐中带着谄媚的嘴脸,叩首道:“殿下明鉴,娘娘容禀!下官这两个不懂事的丫头,实在是素来仰慕殿下与娘娘的威仪。她们常听人说太子殿下在战场上用兵如神、骁勇善战,娘娘仁心圣手、才情卓绝。今日得见天颜,一时激动得失了分寸……还望殿下,娘娘念在她们年幼无知,纯属一片仰慕之心的份上,宽恕她们这一回吧!”
楚宴川却看也不看那对面如死灰的姐妹,只冷声对卢思永道:“孤是来查命案,不是来吟风弄月。卢大人真是治家有方,教得出这般热心肠的姑娘。”
指节在桌面叩出催命符般的节拍:“既然二位这般闲不住,不如去帮着超度亡魂。正巧了尘大师在县衙设了坛场,要为那些惨死的孩童举行为期三日的往生法事。”
了尘大师缓缓放下竹箸,雪白长眉低垂:“阿弥陀佛。佛前供灯,贵在诚心。老衲观二位女施主指若春葱,正适合为每个枉死的孩童抄写《地藏经》。在梵香缭绕间跪着抄写,如此每写一字,便可化解一缕怨气。”
闻言,姐妹俩脸上最后一点血色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