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涂着白蓝条纹的包机在晨曦中降落,机翼卷起跑道边的一层轻雾。机舱舱门打开,地中海的余热伴着深夜飞行的疲惫一起扑了出来,却被胜利的余韵迅速冲散。
史密斯第一个走下舷梯。
他身着俱乐部的灰色连帽外套,帽子垂着没戴,一手拎着旅行箱,一手提着鞋袋。袋口松松垮垮,那双白金球鞋上还挂着摩纳哥草皮的碎屑,像是故意不封口,想把昨晚的气息原封不动带回家。
“你还真不舍得换鞋啊?”米尔纳在他身后下机,摇着水壶笑。
史密斯没回头,语气沙哑又淡定:“换了,就不是昨天那双了。”
他把鞋袋往肩上一甩:“这玩意儿以后要进俱乐部橱窗。”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哈格里夫斯随后走下来,精神不错,边走边拍着陈子川的背,笑着抱怨:“你那一嗓子,差点把我吼出应激反应。”
陈子川只是轻轻一笑,没吭声,肩膀沉稳地扛着装备袋,眼神还像球场上那样冷冽——像是刚从一场战斗里抽身回来。他没带多余的东西,训练服被叠得整整齐齐挂在胳膊上,汗味淡了,却还没干透。
球员们陆续下机,像一支刚打完胜仗的军团,松弛却不失锋芒。
孙续洋裹着帽衫,低声跟列侬吐槽:“我跟你说,我腿到现在还有点麻。”
列侬咧嘴:“你那一下可不轻,差点把人掀飞。”
“我说的是我被铲的那一下……”
“反正你不是没干过,别装委屈。”
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向出口。
机场出口早就聚了人,几位死忠球迷彻夜守候,举着手写横幅,上面还残留着在摩纳哥看台上挥舞时的折痕:
【wele home, white Rose Kings!】
【白玫瑰之王,欢迎回家!】
镜头从人群扫过,转向另一侧——
秦川从贵宾通道缓步走出,穿着灰黑风衣,特莎挽着他胳膊。女伴一身黑裙,优雅冷艳。两人神情平静,像昨晚那场“8:2”的屠杀只是一场演出,而不是亲历。
“你注意到了吗?”特莎轻声说,“他们下飞机时,比在摩纳哥捧杯时还轻松。”
“比赛结束了,”秦川语气平稳,“奖杯属于他们,但把他们安安全全带回来,是我的任务。”
“所以你坚持让他们凌晨起飞?”
“摩纳哥留不住球员的斗志,早点离开,是为了下一个目标。”
他们并肩走着。远处,史密斯刚把那双战靴交给俱乐部的器材主管,转身拍了拍自己的帽衫。
特莎侧头:“那双鞋会摆进橱窗吗?”
秦川笑:“当然,而且旁边要刻一句话——‘2005年欧洲超级杯,利兹的旗帜’。”
“挺傲的。”
“他配得上。”
他话音刚落,克莱尔快步迎了上来,手里还捏着刚收到的传真。
“老板,”她压低声音,“切尔西和阿森纳达成协议了,阿什利·科尔交易确认完成。切尔西把报价提到——无法拒绝的地步。”
秦川看都没看纸,低声笑了下。
“被我们逼急了。”
特莎挑眉:“能不急吗?如果我是他,亲眼看着你们在摩纳哥踢成那样……我可能不止买一个后卫了。”
秦川望向远方,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
“那就让他们来追吧。”
清晨六点,伦敦西区的体育新闻编辑部灯火通明。
《泰晤士报》的头版标题已经确定,只等确认信号一发:“切尔西签下阿什利·科尔,创下英格兰后卫新纪录。”
几乎同时,斯坦福桥的传真机响了整整十秒,宣布这笔已经传了大半年的转会终于落定。
切尔西官网抢先一步挂出官宣:
【wele, Ashley — the Final piece of the puzzle】
【欢迎你,阿什利——最后的拼图,已到位。】
照片里,阿什利·科尔穿着切尔西新赛季的蓝色球衣,双手举着签字板,表情冷峻自信。背景墙上,是熟悉的切尔西狮徽。
穆里尼奥亲自拍板。
《镜报》的副标题更直接:“斯坦福桥的左路,再不缺铁闸。”
在摩纳哥的欧洲超级杯见到莫斯科中央陆军惨败利兹联之后,这位葡萄牙主帅终于出手,拿出一份让阿森纳无法拒绝的报价——转会费超出市场预期非常多。速度之快,力度之猛,压下了所有关于超级杯的后续报道。
英格兰几家主流媒体几乎异口同声:
“利兹联赢了超级杯,但切尔西证明他们不会放弃争夺冠军。”
“穆里尼奥不允许再有短板。”
“左路的修补意味着一件事——英超冠军的归属,将是一场史诗级的战争。”
……
清晨的利兹,被一阵阵剪草机的轰鸣声唤醒。
阳光从低空洒下,照亮训练场一角。新剪过的草皮带着晨露的味道,像一块细致打磨过的绿色绒毯,等待着英超的战火再次燃起。
长廊尽头,贝尼特斯静静站着,手里握着一张被折角的剪报。
【切尔西补强完成,利兹压力陡增。】
旁边那行加粗的副标题更加刺眼——
【阿什利·科尔正式签约蓝军,穆里尼奥打造铁血左路。】
他没有再看第二眼,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把剪报折回口袋,转身走进训练馆。
“今天安排轮换,”他对身旁的助教低声道,“但节奏不能慢,状态必须咬住。”
球员们已经开始陆续走进训练区,列侬戴着耳机、嘴里哼着歌,欧文正在系鞋带,卡里克和阿隆索并排热身,哈格里夫斯靠在拉伸柱上,面色淡定。
走在最前面的,是队长史密斯。他把训练服往下一拉,抬头望了一眼场地尽头的看台,然后笑着朝欧文喊:“昨天的进球真不错啊,媒体不会再说咱们没前锋了。”
“我这脚还热着呢,”欧文一边拉伸小腿一边笑回去,“上一场替补踢了十分钟都被写成巅峰重生了。”
“那就继续进球,多给他们点东西写。”
史密斯朝他竖了个大拇指,然后把视线转向另一侧的小罗。
这是他伤愈复出之后第一次出现在训练主力组里。
小罗的发带束得很紧,眼神却比以往更加轻灵。他正在与孙续洋低声交谈,两人边说边指着场地划线,一副已经在讨论战术的样子。
“他状态还行吗?”贝尼特斯走到拉德贝身边,问。
“昨天跑了三组冲刺,体能没有问题。”拉德贝点头,“准备好了。”
“那就安排首发。”贝尼特斯点头,“左路交给他。”
远处,阿隆索拍了拍卡里克的肩膀,朝着战术板的方向走去。他们两个将成为今晚中场调度的主角——而贝尼特斯知道,这对组合,比想象中更有杀伤力。
更衣室内的首发名单已经写好:
门将:保罗·罗宾逊
后卫线:加里·凯利、卡希尔、维迪奇、阿什利·扬
中场三人组:卡里克、阿隆索、马克莱莱
前场三人:小罗(左)、库伊特(中)、列侬(右)
史密斯、德罗巴、米尔纳轮休。哈格里夫斯轻微磕碰,也被暂时列入替补名单。
而在主队新闻发布厅,公关主管克莱尔正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所有人都在追问同一个问题:
“面对切尔西刚刚完成的补强,利兹联是否感受到压力?”
克莱尔轻笑,抬眼:“我们不会因为对手买了谁而改变自己的节奏。我们是欧洲冠军,我们按自己的节奏来赢。”
相机闪光灯连成一片。
而在看台上,球迷已经开始布置新的横幅——
【利兹联 vs 富勒姆】
【欢迎回家,冠军军团】
【让他们看清谁才是英格兰的王】
摩纳哥,格里马尔迪会展中心。灯光炽烈,长桌后坐满了各路代表,观众席上挤满了记者与球迷。大屏幕上滚动着欧冠标志,背景乐庄严而激昂,利兹联的队员并没有全员到场,毕竟第二天还有联赛,维多利亚只让两名主力随行。于是,德罗巴与切赫穿着黑色西装,肩并肩走上台阶。
主持人宣读结果时,全场掌声如潮。
“2005年欧足联最佳门将——彼得·切赫!”
切赫神情一贯冷静,只是轻轻点头,接过水晶奖杯。他的蓝色眼睛在灯光下闪烁,仿佛仍然站在球门前般沉稳。
紧接着是后卫奖,颁给了米兰的保罗·马尔蒂尼。全场起立鼓掌致敬,镜头扫过台下的年轻球员们,他们眼中写满了敬仰。
“2005年欧足联最佳中场——安德烈亚·皮尔洛!”
优雅的意大利人走上台,依旧是那副安静的神情,仿佛不属于喧嚣的舞台,而是绿茵的琴键。
“2005年欧足联最佳前锋——迪迪埃·德罗巴!”
德罗巴举起奖杯时,脸上露出惯有的霸气笑容,胸膛起伏着,他仿佛又回到了禁区里顶开后卫、怒射破门的瞬间。
最后的压轴——
“2005年欧足联年度最佳球员——罗纳尔迪尼奥!”
但他没有到场领奖,主持人只宣布名字,场边的镜头定格在切赫和德罗巴身上,两人起身鼓掌。
之后维多利亚·斯通端坐在利兹联代表席,浅灰色套装衬得她格外冷静。她手边放着一杯未动的矿泉水,另一只手却紧握着笔记本,笔尖轻轻敲着纸面。
主持人宣布抽签正式开始。莱因克尔与布兰科站在台上,耶罗和阿尔贝蒂尼则负责抽签。会场顿时静了下来。
第一档的球队名字一个个出现在大屏幕:
利兹联、皇家马德里、Ac米兰、巴塞罗那、曼联、国际米兰、拜仁慕尼黑、阿森纳。
台下闪光灯齐刷刷亮起,媒体人迅速低声议论。
“利兹联已经不再是挑战者,而是统治者。”
“他们和皇马、米兰并列,这才是真正的豪门席位。”
抽签开始,分组结果逐渐揭晓:
A组:尤文图斯、拜仁慕尼黑、布鲁日、维也纳快速。
b组:阿森纳、帕纳辛奈科斯、斯巴达布拉格、图恩。
c组:巴塞罗那、切尔西、不来梅、乌迪内斯。
d组:Ac米兰、埃因霍温、沙尔克04、费内巴切。
E组:皇家马德里、里昂、奥林匹亚科斯、罗森博格。
F组:曼联、比利亚雷亚尔、里尔、本菲卡。
G组:国际米兰、波尔图、流浪者、布拉迪斯拉发。
h组:利兹联、阿贾克斯、安德莱赫特、贝蒂斯。
当“利兹联”出现在 h 组第一位时,全场立刻响起一阵低语。
镜头切到维多利亚,她只是淡淡一笑,把笔落在本子上,写下几个字:“目标,出线。”
她知道,身后是秦川的注视——这支球队的真正掌控者不会满足于“出线”,但至少要先从这里,迈出卫冕之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