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风风火火地跑来。
人随声到。
贾母欢喜,回过头来。
去看凤姐儿。
老人家脸上笑意,如一朵秋天盛开的金丝菊。
贾母看向凤姐儿,及院里众人。
炫耀地笑着说道:“两个胖小子,我的两个玉儿可厉害了!”
老人家那小傲娇的神情儿,
好似一年级的小孩儿。
期末得了双满分。
外带一张“三好生”奖状。
那自豪劲,挑上眉梢的样子。
可爱极了!
一胎生了俩,谁家有过!
就是偶尔听说过。
不过是难产之,一尸三命。
好一点的,也是难产之,一尸二命。
产妇和孩子,必有一损。
我们家一胎产俩个,母子平安。
佛祖保佑,天尊保佑,祖宗保佑。
我们家黛玉,太棒了!
一产二子,平安顺遂。
可载史册!
宝玉添丁。
贾氏族人听到消息。
有真喜欢的,立即赶了过来。
有不以为意的。
出于礼仪,也跑了来。
有真心不喜的,面子上不能露。
怎么着,也得来点个卯。
一时间,满院子都是人。
热热闹闹的,像开大会。
李纨欣喜地说道:“太好了,我们家一下子,便添了俩!”
兰儿一个孩子,太孤单了。
黛玉一胎生下俩,兰儿有伴。
真是事好!
贾兰也开心得了不得。
以后有弟弟了,我是他们大哥哥。
想到做了大哥哥。
贾兰有点儿自豪。
脑补一下,身后跟着两个小可爱。
哥哥长,哥哥短地叫着。
想想都是爽歪歪。
贾兰炫耀起来。
拍着手,笑着说道:“太好了,我有两个弟弟了!”
贾环听贾兰炫耀。
寻思我是叔叔。
宝玉哥哥,生的这两个小娃儿。
不会像别的人一样。
不喜欢我,也不跟我玩吧?
若是喜欢我,我带着这两个玩。
估计兰儿都得巴结我。
脑补一下画面。
三个侄子跟我混。
庄上走走都威风!
兰儿有两弟弟算什么。
都是我侄子!
想到都是侄子。
贾环更得意了!
我有这个叔叔的身份,妙呀。
贾环得了意,也炫耀起来。
欢喜地笑着说道:“太好了,我有三个侄子了!”
说完,看着贾兰笑。
那神情儿,小小地得意。
瞧,连你也是我侄子!
王夫人今儿开心,一下得俩孙子。
看到贾环也不嫌弃了。
听了贾环的话。
王夫人看向贾环。
笑着说道:“做叔叔的人了,以后得好好地照拂他三人。”
贾环从生下来。
未曾见过王夫人,对他和颜悦色地说过话。
今儿,太太满脸笑意!
还看着我说话。
以前,太太喜欢三姐,讨厌我。
现在,太太也喜欢我了。
贾环开心起来,越发得意。
立即向王夫人邀功。
喜孜孜地说道:“太太放心,在这乡下,我上树捣鸟,下河摸鱼,找人打架,还是捉蛐蛐儿,斗蛐蛐儿,不管干什么事,一定都带着三个大侄子,绝不落下一个!”
王夫人听得火起。
小王八糕子,有娘生,没娘管的玩意儿。
我让你照拂他三个。
是让他们学好。
不是带他们学歪。
李纨听了贾环的话。
忙拉了贾兰过去。
好似贾兰,已经跟着贾环学坏。
李纨想着,兰儿是我一生的指望。
不许兰儿跟着你。
你上树下河还打架,咋不翻天呢!
我的兰儿。
我还指望着他好好地读书。
等着兰儿,将来金榜题名。
子贵母荣,也不枉我守这一世的清冷!
这里的王夫人,正要对贾环开火。
贾政在屋外,正好也听到贾环的话。
心里不喜。
贾家就是败了。
男儿也应该想着,去读点书的。
再说家里被削爵,贬为庶民,又不是贬为贱民。
读书想出仕,还是想做名士、隐士的,都有得选的。
不想着读书,光顾着玩儿。
庶民迟早儿,也会变成贱民的。
变成贱民,贾家便真毁了。
再出些打架斗殴的不屑子。
想起薛蟠爱打架,打死人自个也被绞了。
还连累了一干人!
环儿学打架,这还了得。
未等王夫人开火。
贾政先火起了。
向贾环喝道:“没出息的东西,仔细点,小心我先揭了你的皮!”
贾环见王夫人变了脸色。
又听得老子骂他。
看见他老子火起。
寻思在这乡下。
上树、下河、干架、玩蛐蛐,多带劲的事儿呀。
咋地都不喜!
罢了!
个个不喜。
我也不强求。
倒是老爷发火,可了不得呢。
连宝玉哥哥那次惹恼老爷。
都被打个稀巴烂。
不是老太太、太太护着。
都被老爷打死了。
这个院子里,可没人护我。
我真得被打死!
算了,好儿不跟老子斗。
咱脚底抹油——溜了
贾环连忙从人群里,钻了出去。
找贾氏里的孩子玩去了。
赵姨娘心里叫苦。
这宝玉儿金贵,环儿是越不过去的。
黛玉儿生下两儿子。
也比环儿金贵么!
太太要环儿照拂(其实王夫人也是高兴,说的不过顺口话,哪里当得真!这娘俩呀!)
又不许环儿带去玩。
让我们环儿到底怎么做。
才能讨得这些人的好!
瞧老爷看环儿的眼神呀。
那个嫌弃劲,也忒明显了!
都是老爷的种,都是十月怀胎。
不过是借了我肚子。
咋就差别那么大呢!
连宝玉两个儿子的地位。
也越过我们环儿了。
我们环儿的位置,又得退后了。
唉!老爷的眼里,以后怕看不见环儿了。
环儿也得赶紧地,得找个媳妇儿。
早点生个娃儿才好。
现在的田产、粮食、银子的分例。
都是照着人头来的。
等着环儿成了家。
生出孩子,多出两个人头来。
或许环儿将来,也一胎生出三两个来,让你们眼红去吧!
正在盘算。
听得贾政喝斥道:“你发啥个呆,快去找找环儿,省得闯祸。”
赵姨娘这才发现,贾环跑了出去。
连忙追着贾环。
边追边说道:“丢人现眼的,看看是了,多什么嘴,又被嫌弃了!”
这边,尤医娘包裹好两孩儿。
雪雁和惜春,一人抱了一个。
送给贾母看,喜得贾母看了这个,又看那个。
摸了这个,又摸那个。
要抱这个,又丢不下那个。
两个粉妆玉琢的孩子。
长得一模一样。
老人家眼忙手忙。
不知道要怎么去爱!
乐得一个劲地说道:“都稀罕,都稀罕,咋那么好看,一样地好看。”
凤姐儿上来,抱了两个。
亲了这个,又亲那个。
看了这个,又看那个。
显得稀罕的了不得。
然后,才向贾母笑道:“林妹妹一产二子,大小平安,我估摸着,都是老祖宗,一直积善积德,感动上天的缘故,天佑我们贾家呀!”
贾母听了欢喜。
寻思这辈子,还真没做啥坏事儿。
所以,天佑我贾家,添子添福!
凤姐儿又转向宝玉。
向宝玉笑道:“宝兄弟,你也忒厉害了,一击中二,双子大吉呀!”
宝玉笑而不答。
贾母听了哈哈大笑。
向凤姐儿笑道:“我就喜欢凤丫头,凤丫头这张嘴好呀,说什么我都爱听,我们家琏儿,娶凤丫头,娶到宝了。”
王夫人进来,听到贾母赞凤姐。
向贾母笑着说道:“哪里有那么好,都是老太太惯的她。”
心里却甜蜜蜜的。
凤丫头是我们王家人。
老太太夸凤丫头。
就是夸我们王家的女子好呀!
咱也是王家人,只当老太太也夸我了。
王夫人乐滋滋地。
从凤姐儿怀中,抱了一个。
抬眼去看另一个,欢喜得不得了。
忙又伸臂,抱了另一个来。
王夫人抱着俩孩子。
迎向走进来的贾政。
笑着说道:“老爷,快来看,宝玉生下来好看,这两娃比宝玉生下时,更好看呢。”
俗话说,肉生肉,疼不够。
王夫人抱着这俩孙子。
确实像得了两宝贝。
真个越看越爱。
贾母接过王夫人的话。
乐呵呵地说道:“当然呀,我的两个玉儿,长的都好看,生的小子,当然更好看。”
贾政瞧着两小子。
粉嘟嘟的,跟画儿似的,确实好看。
王夫人听得贾母说,两玉儿。
方想起,光顾着看孙子了。
宝玉哪里去了!
王夫人抬眼巡视屋里。
看到宝玉,正在给黛玉喂粥。
哇靠,这世上。
哪有大男人,去喂女人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