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地下室被临时改造为行动前指。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润滑油和紧绷的神经气息。三套经过沈墨池连夜改良的特种切割工具被整齐摆放,幽蓝色的激光发射口闪烁着冷凝的光。队员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装备检查与适应性训练,力求将那“一点五秒”的操作窗口刻入肌肉记忆。
沈墨池站在中央的全息投影前,投影正是根据数据重建的“观测站”三维结构图,三条标红的能量导管如同致命血管般清晰可见。他手中拿着一个改进后的便携式频率干扰器,正在对陆延昭和其他两名负责切割的小组长进行最后的要点讲解:
“切断瞬间,能量反冲会触发系统初级警报。这款干扰器能在警报升级至主系统前,制造零点八秒的识别混乱。这是你们完成撤离的关键缓冲。”他的声音平稳,但眼底的血丝暴露了连续工作的负荷。他特意看向陆延昭,“尤其是你,延昭,你的共情能力在接近核心时可能受到强烈干扰,必须确保精神屏障全程稳定。”
陆延昭接过干扰器,沉稳点头:“明白。”
就在行动进入最后倒计时一小时,所有人员准备登车时,技侦部门的紧急通讯接入前指。
“陆队,沈主任!捕捉到高优先级信号!来源……是之前沈主任布设在发射塔入口的那枚微型追踪器!信号内容经过二次加密,正在破解!”
所有人动作一顿。那枚追踪器在之前潜入后便失去了联系,此刻突然激活,意味着什么?
几分钟后,破解完成。传输过来的并非位置信息,而是一段极其简短的、仿佛仓促间留下的环境数据包:显示“观测站”内部能量场水平在过去两小时内出现了三次不规则的、小幅度的脉动峰值,其模式不同于系统日常运行,更接近……某种外部尝试性接入或内部不稳定引发的涟漪。
“有人在尝试强行接入系统,或者……‘基石’的状态正在恶化。”沈墨池迅速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脸色凝重。
这个意外情报打乱了原定的步调。未知的第三方介入或“基石”的急剧不稳定,都可能让精心准备的计划瞬间失控。
“行动提前!”陆延昭当机立断,目光扫过全场,“按原计划分为三组,同步切入。A组(陆延昭带队)负责核心区域切割与解救,b、c组负责控制入口及清除可能存在的第三方威胁。出发!”
没有多余的动员,只有坚毅的眼神和利落的动作。车队如同离弦之箭,撕破黎明前最深的黑暗,再次驶向那座沉默的发射塔。
车内,陆延昭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冰冷的铍青铜共振器。沈墨池坐在他旁边,膝上放着便携终端,屏幕上跳动着实时传输的外部环境数据,他正在根据最新情报,最后一次微调干扰器的参数。
车辆颠簸中,沈墨池忽然感觉肩头一沉。他微微侧头,发现是陆延昭似乎因极度疲惫而短暂陷入浅眠,头靠在了他的肩上。均匀的呼吸拂过他的颈侧,带来一丝微痒。
沈墨池身体有瞬间的僵硬,但并未推开。他看着陆延昭即使睡着也依旧紧蹙的眉头,和眼下无法掩饰的青黑,沉默地调整了一下坐姿,让他靠得更安稳些。然后,他抬起手,极其轻柔地将陆延昭额前一缕垂落的头发拨开,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微烫的皮肤。
陆延昭在睡梦中似乎有所察觉,紧绷的肌肉略微放松了些许,呼吸也更深沉了一些。
这短暂的、无声的依靠,在疾驰的车厢内,成了风暴来临前最宁静的间隙。
车队在距离发射塔一公里外的预定点位悄无声息地停下。队员们如同暗夜中的猎豹,迅速散开,利用地形潜行接近。
远远望去,发射塔依旧死寂。但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观察到入口处那块预制板周围的杂草,有不同于自然风倒伏的、细微的踩踏痕迹——确实有人在他们之后来过。
陆延昭与沈墨池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确认了猜测。
沈墨池快速检查了一下自己携带的装备——除了数据分析终端,还有一把紧凑型手枪和几枚非致命性控制装备。这一次,他坚持要随A组一同进入,以便在现场应对可能出现的系统突发状况。
陆延昭没有反对,只是将一枚更小、更精密的求生哨塞进他手里:“必要时,用它。”
沈墨池握紧那枚还带着陆延昭体温的金属哨子,点了点头。
章末钩子: 黎明前的黑暗中,三组人马如同三把利刃,无声抵近了各自的目标入口。陆延昭深吸一口气,对通讯频道发出指令:“各小组,最后检查装备。倒计时一分钟准备。” 他看了一眼身旁全神贯注盯着终端的沈墨池,然后目光锐利地投向那座如同蛰伏巨兽般的发射塔。塔基之下,是亟待解救的少女,是危险的技术遗产,是虎视眈眈的敌人,也是他们必须直面并摧毁的、来自过去的幽灵。这一次,没有退路。行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