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风古道一战的消息,比使团的行进速度更快,通过隐秘的渠道,如同穿梭于阴影中的信风,传回了永冻城,呈递至军府最高权力核心的案头。
关于陆烬在那场遭遇战中,未曾倚仗永冻城根基,反而另辟蹊径,引动古道残留的古老心念,以“薪火”之光净化冰傀、驱散寂灭寒意的详细战报,被一字不差地记录并分析。
军府深处,那间象征着北冥最高权柄的玄冰大殿内,气氛比往日更为沉凝。大司马依旧端坐主位,面容古朴,看不出喜怒。下方,之前激烈争论过的各方代表再次齐聚,只是这一次,许多人的脸色变得颇为精彩。
皇甫雄看着手中的玉简战报,眉心那赤焰纹路仿佛都黯淡了几分,他捏着玉简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泛白。战报中描述的景象,与他预想中陆烬离开根基后力量大打折扣、捉襟见肘的场景截然不同。那小子非但没有露怯,反而展现出了对自身力量更加精妙、更具适应性的运用,其道法之奇诡,思路之清奇,已然超出了单纯力量强弱的范畴。
“哼,不过是取巧罢了!”皇甫雄将玉简重重放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引动些早已消散的残念,对付些没有灵智的冰傀尚可,若遇上真正的强者,依旧是土鸡瓦狗!”
厚土司司主公孙明这次却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抚须沉吟道:“皇甫将军,此非简单取巧。能在绝灵死寂之地,寻得微末心念薪火,并以此为基施展神通,此等对自身道途的理解与掌控,以及对环境敏锐的感知与利用,绝非寻常通天桥境修士所能及。此子之道基,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特殊与坚韧。”
刑律司司主也冷硬开口:“战绩便是最好的证明。使团因此避免了更大损失,顺利通过冰风古道。其道法对寂灭寒意有显着克制,此点于当前局势,价值巨大。”
风隼司司主依旧沉默,独眼低垂,仿佛事不关己,但嘴角那微不可查的一丝弧度,却显示他心情并不坏。
大司马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那枚记录战报的玉简上,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头:
“道基之定,不在其形,而在其神,在其用。”
“陆烬此人,以红尘为桥,以心火为基。初闻似离经叛道,细思之,其根植于北冥万民,其力源于守护信念,其用可克邪祟寂灭。”
“冰风古道一战,可见其道非囿于一城一地。心中有灯火,脚下有红尘,则处处皆可为基。”
“此道,或许正契合我北冥于这寒潮末世、强敌环伺之下,所需之‘韧’与‘恒’。”
寥寥数语,没有慷慨激昂,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论。
大殿内一片寂静。皇甫雄等人脸色变幻,最终却无人再出言反驳。大司马的评语,几乎是为陆烬那“惊世骇俗”的道基,定下了官方认可的基调!这意味着,至少在军府最高层面,陆烬的道路不再被视为“异端”或“歧路”,而是一种值得观察、甚至可能具备特殊战略价值的独特道途。
这对于陆烬个人,对于风隼司,乃至对于北冥未来的力量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之外,使团队伍已成功穿越了漫长而危险的冰风古道,正式进入了被称为“缓冲地带”的广袤区域。
这里的景象与北冥迥然不同。天空不再是永恒的铅灰色,偶尔能看到稀薄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斑驳的雪原与裸露的黑色岩层上。气温依旧极低,但那种深入骨髓、冻结灵力的极致寒意减弱了许多。大地之上,开始出现稀疏的、扭曲却顽强生存着的耐寒植被,如同大地的疤痕上生长出的些许绿意。
然而,这片土地给人的感觉并非生机复苏,反而更加混乱与危险。空气中弥漫着多种复杂的气息:残留的灵力波动、淡淡的血腥味、各种族混杂留下的痕迹,以及一种无处不在的、仿佛源自大地本身的混乱与躁动法则。这里是三不管地带,是北冥、烈阳、妖族乃至各种流亡势力、亡命徒交织碰撞的区域,规则让位于实力,生存高于一切。
使团队伍在一处背风的岩壁下暂时休整。连续在冰风古道中顶着风雪和袭击前行,即便都是修士,也感到了深深的疲惫。
陆烬坐在一块岩石上,闭目调息。冰风古道中引动“薪火”的消耗比预想更大,那不单单是灵力的输出,更是心神与古老意念共鸣的损耗。直到此刻,他才感觉识海中那因为消耗过度而有些黯淡的“灯火”重新变得明亮、稳定起来。
他内视己身。
丹田之内,那座“红尘通天桥”经历了古道一战,非但没有受损,反而显得更加凝实了几分。桥身之上,那些由无数心念光点构成的脉络,似乎吸收了些许古道中那些古老意志碎片的特质,多了一丝历经岁月打磨的沧桑与坚韧。桥梁与脚下这片陌生土地的连接,虽然远不如在永冻城时那般深厚稳固,却也不再是初离时的完全隔绝,仿佛生出了一些极其细微的“根须”,正在尝试着探入这片新的土地,感知着其中混乱却真实的“红尘”气息。
道基,由此更加稳固,并且展现出了一种奇特的“适应性”。
他心有所感,尝试着再次引动行者法相。
这一次,法相虚影在他身后浮现,依旧身披万家灯火长袍,脚踏山河虚影。但仔细看去,那长袍上流转的景象,除了北冥的风雪与市井,似乎隐隐多了一丝古道斥候的决绝、商队成员的扶持……而那脚下山河的虚影,也不再仅仅是北冥的冰原,隐约勾勒出了缓冲地带这斑驳苍凉的地貌轮廓。
法相的气息,少了几分初成时的纯粹北冥烙印,多了一丝行走天下的风霜与包容。
“看来,你的法相,会随着你的经历而成长。”赵红药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她看着陆烬身后那微妙变化的法相,眼中带着惊叹。
谢知味拿着放大镜一样的法器,凑近了观察(当然,法相是虚影,他只能感知气息):“道基自适应现象!它在记录环境信息,整合经历感悟!这已近乎‘成长型’道基的范畴!典籍中记载,唯有那些走出自身‘真道’的绝世强者,其道基才具备此种特性!陆兄,你这条路……前途不可限量!”
苍牙抱着手臂,看着陆烬的法相,又看了看脚下这片混乱的土地,闷声道:“这里的‘气’,很杂,很乱。你的火,能在这里烧起来吗?”
陆烬散去法相,睁开眼,望向远处起伏的、笼罩在淡淡雾霭中的荒原,目光深邃:“无论气息如何杂乱,只要这片土地上还有生灵,还有争斗,还有求生之欲,守护之念,哪怕再微弱,再扭曲,也属于‘红尘’的一部分。我的灯火,或许无法像在北冥那样照亮一切,但点燃几处黑暗,总还是可以的。”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而且,道基既定,便如江河入海,纵有千山阻隔,其势亦不可逆。我的路,不会因为换了地方就走不下去。”
休整完毕,使团再次启程。根据地图和司徒骞正使掌握的信息,他们需要穿越这片广阔的缓冲地带,抵达位于其南端的“黑水镇”,那里是进入青木妖国势力范围前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补给与情报中转站。
缓冲地带的旅途,远比冰风古道更加考验心智。这里没有固定的道路,只有前人踩出又被风沙冰雪掩盖的模糊痕迹。他们需要时刻警惕可能来自任何方向的袭击——不仅仅是归寂派或烈阳的埋伏,还有盘踞在此地的流寇、被混乱法则侵蚀的凶兽,甚至是一些敌视外来的土着部落。
沿途,他们见到了更多战争与混乱留下的创伤:废弃的村落遗迹,风化严重的骸骨,破碎的法器残片……也遭遇了几次小规模的骚扰和试探,都被铁罡统领率领护卫干脆利落地解决掉了。陆烬没有再轻易动用大规模的神通,而是更多地依靠自身修为和与队友的默契配合,只有在遇到蕴含寂灭气息的诡异存在时,才会动用“红尘业火”进行精准打击。
他的表现,沉稳而高效,逐渐赢得了使团中那些原本对他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护卫成员的尊重。
数日后,当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散发着淡淡泥沼与锈蚀金属混合气味的黑色水域,以及建立在湖畔一片高地上的、由粗糙原木和黑石垒成的杂乱城镇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向导发出了信号。
“黑水镇,到了。”
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这座鱼龙混杂的边境小镇,是通往青木妖国的最后一道门槛,也必然是各方势力目光交汇、暗流汹涌之地。
陆烬望着那片在昏暗天光下如同巨兽匍匐般的城镇,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里汇聚的意念光点,是何等的混乱、庞杂、充满欲望与危险。
他的红尘之桥,将在这片最为复杂的“土壤”上,迎来一次全新的挑战。而他的行者之道,也必将在此地,留下新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