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体纯并未独断专行,在送走宋超,并仔细研判了当前形势后,他决定召集核心僚属,共同商议这关乎山东未来走向的重大议题。
青州将军府议事厅内,气氛严肃。
在座的有主管民政钱粮的参政吴迪,掌控汉唐商会、负责贸易的潘元庆,骁勇善战的将领王猛、冷瑞,以及负责科技和军工的宋应星、赵金。这些人代表了刘体纯麾下行政、商业、军事和技术的核心力量。
刘体纯将宋超带来的清廷“封王”及罢兵互市之议,原原本本地告知了众人。
话音刚落,议事厅内便如同炸开了锅,众人反应不一,议论纷纷。
参政吴迪首先开口,他捋着胡须,语气沉稳务实。慢条斯理地说:“将军,诸位,下官以为,清廷此议,虽有诡计,然其中‘罢兵互市’一条,于我山东而言,未必不是喘息之机。”
他环视众人,仔细分析道:“去岁至今,春荒艰难,虽有新粮接济,民间依旧困顿。
商路因郑家封锁,颇受影响。若能借此机会,与北方互市,换取我急需之马匹、皮毛、药材,并售出我之玻璃、瓷器等物,可极大充盈府库,安定民生。且清军后撤百里,我军西线压力骤减,可集中精力于内政建设与水师发展。此乃以空间换时间之策。”
商会潘元庆立刻附和,眼中闪烁着商人的精明,他连连点头道:“吴参政所言极是!将军,互市之利,非同小可!北地市场广阔,若能打通,我山东工坊所出,何愁销路?财富积聚,方能支撑更大事业。
至于那‘东海王’虚名,暂且应下又何妨?不过一纸空文,待我羽翼丰满,届时认与不认,还不是由将军说了算?”
他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
“放屁!”
一声粗豪的断喝响起,正是性情刚猛的将领王猛。他霍然起身,虎目圆睁,大声道,“吴参政、潘会长,尔等莫不是被清虏吓破了胆?还是被那点铜臭蒙了眼?”
他指着西面,声若洪钟,震得房顶嗡嗡响。
“清虏与我等有血海深仇!多少弟兄死在他们的刀下?他们如今久攻不下,便想耍弄这等阴谋诡计,妄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什么封王?那是裹着蜜糖的砒霜!一旦接受,军心士气何在?天下抗清义士将如何看我山东?俺王猛第一个不答应!要我说,就该厉兵秣马,寻机与那多尔衮决一死战!”
冷瑞虽不如王猛冲动,但态度同样坚决,亦是大声说道:“主公,王将军话糙理不糙。清廷此议,缓兵之计无疑。其意在先定南方,再图我山东。若此时罢兵,无异于养虎为患。互市虽有小利,却可能使我军将士产生懈怠之心。
且我火器之利,正在于持续作战,不断改进,一旦停歇,恐被追及。末将以为,当严词拒绝,以示我抗清之决心!”
场面一时静默,带着浓浓的火药味。
宋应星沉吟许久,方才缓缓开口道:“将军,吴参政言及‘以空间换时间’,老夫深以为然。然此‘时间’用于何为?若用于醉生梦死,则无异于自杀。若用于……如将军所言,‘格物致用’,精进技艺,则善莫大焉。”他看向赵金,“譬如赵主管处,蒸汽机初成,后膛枪研发方兴,水泥亦在试产,皆需安稳环境与充足资源。若能借此和平间隙,全力发展工坊,更新军备,巩固根基,待我技术再上一层楼,何惧清虏?”
赵金点头赞同,说道:“宋先生说的是。如今标准化推行,球磨机已成,正是扩大生产、提升质量的关键时期。若能暂息兵戈,工匠可安心生产,新材料、新工艺亦可从容试验。清虏仿制我火帽枪尚且困难,待我后膛枪成,开花弹威力再增,彼时优劣之势将更为明显。”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主和派着眼于现实利益与民生休养,主战派强调气节与长远威胁,技术派则关注发展机遇。
刘体纯静听良久,将所有人的意见都收入心中,直到议论声稍歇,他才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诸位之意,我已明了。”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决断力。
“吴参政、潘会长所言民生、商利,是务实之见。王将军、冷将军所虑气节、威胁,是根本之图。宋先生、赵主管所谋发展、蓄力,是长远之策。皆有其理。”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铿锵有力。
“然而,我刘体纯与麾下将士,奋战至今,非为求一王爵虚名,更非为苟安一隅!清廷以‘封王’相诱,意在使我臣服,将其置于正统之位,而我自甘藩属。此乃名分大义,绝不可含糊!”
“我山东,非他大清之山东!我刘体纯,非他多尔衮之臣属!”
刘体纯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东海王’之封,我绝不接受!”
王猛、冷瑞等人闻言,面露振奋之色。吴迪、潘元庆则微微皱眉,欲言又止。
“但是,……”
刘体纯继续说道,语气稍缓道:“清廷提出的‘罢兵互市’,倒也不是不可利用。他欲缓兵,我亦需时间。山东历经战乱、春荒,民生确需恢复,工坊技术亟待突破,水师力量更需壮大。与其此刻与清军主力硬拼,不如借此机会,暂止干戈,休养生息。”
环视众人一眼,见大家都在等待。他做出了最终决策。
“可派人与清廷使者宋超继续接触。明确告知对方:第一,称王之事,休要再提,我刘体纯与清廷,地位平等,并非君臣。第二,罢兵互市可以商议,但需基于平等之位格。清军必须如约后撤百里,并划定非军事区,由双方共同监督。第三,互市条款需公平公正,细节逐一敲定。”
“此非投降,亦非归顺,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暂时停火协议。”
刘体纯目光望着大家,郑重说道,“我们要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全力发展内政,加速工坊建设,壮大水师,推广新作物,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这华夏大地,究竟谁主沉浮,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