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月笑道:
“你怕把我灌醉,却想把她灌醉,你安的什么心啊?”
吕灵萱真的想哭了,她呐呐道:
“公主,我没有这个意思,我酒量也不好,怎么可能灌的醉长公主。”
虽然她的确是存的这个心,但被朝月这样说出来,她也不好下台阶。
朝月理了理袖子。
“据我所知,满京城的小姐们就属你酒量最好。”
大越的贵女跟大烟不同,都爱喝点,特别是果酒,深受贵女们的喜爱。
吕灵萱的酒量在贵女中是出了名的,谁都喝不过她。
这会被朝月直接说出来,她尴尬道:
“公主说笑了,臣女想着来者是客,我们作为东道主,得好好招待客人,既然长公主喝不得,那臣女失礼了。”
说完端着酒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玉妃跟宁嫔聊着天,见到吕灵萱又碰壁了,心里嗤笑,没用的东西。
男席这边,朝槐举杯对程光右和谢景玄道:
“程元帅,景国公,本宫敬你们俩一杯。”
没有他们俩,就没有他这个太子。
程光右和谢景玄举杯跟太子同饮。
百官们跟太子对饮,纷纷夸太子好酒量。
百官们对这位太子不熟悉,他又在大烟待了五年,不知道内里如何。
有一位朝臣端起酒杯对太子道:
“太子殿下果真是龙凤之姿,臣今日得见方知,明珠之光,不管落到哪里都遮不住其光芒啊,臣这杯酒贺太子得归正位,为我大越之福。”
朝槐微笑着也举起酒杯道:
“王大人谬赞了,孤愧不敢当。孤流落民间,深知民间疾苦,这段经历对孤而言,非是遗憾,而是天赐之福,它让孤懂得,为君者,眼中当有殿堂之高,更有民间之远。”
“今日得归,非为安享尊荣,而是战兢兢,唯恐辜负父皇和百姓重托。这杯酒,孤愿与诸位肱骨大臣共饮,贺我大越江山永固,亦敬诸位大人,愿你我同心同德,共谋福祉。”
王大人脸上现出羞愧之色,举起杯道:
“太子说的是,是微臣拙见了。”
朝臣们纷纷看着太子,眼露赞许者有,敬畏者有。
他们的这位太子不简单啊,这下该放心了,太子虽没在皇室长大,但其心智因为在民间淬练,反而更坚韧。
至于为君之道,太子还年轻,还能学,为君者,其实更重要的是能体恤民生。
刚好,他们的这位太子有。
谢景玄手里把玩着酒杯,心里在暗笑。
他们也太小看朝槐了,虽然他在他身边做的是暗卫之事,但他早就看出他身上那股贵气,知他来历定是不凡。
于是他派人去查了查,知道他原来是大越的皇子,于是他总是有意无意的跟他聊过政治上的事情。
他也总能答的上来,他那时就知道他绝非能甘心留在池中,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让他回大越查探。
一是因为他比较熟悉,二是想要试探他是否值得他助他一臂之力。
事实证明,他值得。
大臣们在太子身上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便不再存试探之心。
有一位朝臣举杯对着谢景玄道:
“臣早就听说大烟的景国公文能提笔写文章,武能上马杀敌寇,这次多亏了景国公来我大越,真是辛苦了,区区不才,敬景国公一杯。”
这话就有点诛心了,暗怼景国公带着大部队气势汹汹的来,结果他们大越自己内部就解决了。
辛苦景国公来看热闹了,什么忙也没帮上,还让他们大越割地,真是仗着大国欺负人。
其他朝臣也在心里鄙视,就是,什么都没帮上,却仗着是大国坐在这里,还跟太子平起平坐,隐隐还有一股压着太子的意思。
让他们很不爽,不就是国力比他们强吗,看着也没有那么厉害啊,别是吹出来的。
他们见识了太子的厉害之后,没见过这位景国公说话,更没见过他出手,便觉得这位名声在外的景国公也不过如此。
可他们却忘了,他们心中英明神武的太子以前可是人家的暗卫。
而且太子现在还对景国公尊敬有加,可见景国公就不是表面这般。
谢景玄听罢,手上把玩酒杯的动作一顿,脸上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举起酒杯,转头对着太子微微致意,然后看向说话的朝臣道:
“本国公多谢这位大人关怀,至于辛苦,本国公倒未曾觉得,能见证大越太子正位,国本得固,大越君臣同心,乃天下幸事。”
“本国公坐于此,也是承蒙太子厚爱,更是奉我陛下之命,一为观礼,二为两国邦交。我国陛下说了,让我来到大越后,务必要谨遵两国友好之礼,万不可失了礼数。
本国公是武人,冲锋陷阵惯了,陛下是担心我一个不小心就杀过头了,所以本国公才命手下在城外等候。
本国公还听说大越的粮种种类不是很齐全,可巧这次来,本国公与长公主都带了本国的高产水稻,届时可给予大越,愿大越的民生越来越好。 ”
“这杯酒,本国公敬太子,敬各位,也敬天下民生。”
说着他举着酒杯向着太子,朝槐眼中有惊喜,也举起酒杯,面带微笑与谢景玄碰杯,一饮而尽。
他只知道谢景玄和在青澜来帮他夺太子位,没想到他们竟想到了这么多。
连稻种都带了,大越的粮食的确不够吃,这跟大越的地理位置有关。
他们多是石头,种粮食收成很差。
在大烟的时候,他就很羡慕大烟的土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粮食收成好,百姓日子富足。
那时他便想着,以后若是可以,跟大烟换些稻种回大越种上,也让大越的子民吃上饱饭。
没想到,他们已经想到了。
他感激的看向谢景玄,又跟谢景玄碰了一杯。
至于谢景玄说的一不小心杀过头,他知道是为了堵住朝臣们的嘴。
毕竟他们私底下做的事,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
不过有一点谢景玄说的对,皇上和程光右的确是怕他的兵马进城了,会一不小心把他们大越给攻下来了。
所以请他们在城外等候。
朝臣们听到稻种也惊了,粮食可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他们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
先前那些心里还有点不爽的大臣都有些惭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