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进拿着专家鉴定结果,步履沉重地走进靳跃进办公室。
靳跃进接过报告,目光扫过几行关键数据,猛地倒吸一口冷气,声音都变了调:“这东西这么严重?这个吴为力,真是害死我们了!”
李进心头一沉。吴为力把关不严固然有责,但若不是你靳跃进当初强令“大干快上”,罔顾程序,何至于酿成如此恶果?现在争辩这个毫无意义,当务之急是化解危机。他压下纷乱的思绪,问道:“书记,您看这事怎么处理?”
“怎么处理?”靳跃进眉头紧锁,反问道,“你是市长,你的意见呢?”
“我的意见是,”李进语气坚决,“立即对那五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停产,彻查到底!同时,妥善赔偿安抚死亡患者家属;对仍在观察治疗的三名儿童,全力救治;组织专业力量对污染区域进行全面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最重要的是,对筛查出的血铅超标患者,必须尽早介入,专业治疗!”他一口气列出了整套方案。
靳跃进沉默良久,指关节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我的意见是,”他缓缓开口,带着不容置疑的腔调,“不要搞得这么兴师动众!赔偿?怎么赔?标准呢?大肆宣扬血铅超标,引起社会恐慌怎么办?要内紧外松!那三个孩子,下力气治,我同意。死亡患者家属,想办法,最大程度安抚。至于那五家企业——”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动不动就停产?损失谁来补?天塌不下来!可以边生产边排查嘛!”
李进听得一阵茫然。这位靳书记,竟把如此严重的事态看得如此轻巧。对方是班长,再争下去也难以说服,自己是市长,只能尽力周旋,多担责任。“好吧,靳书记,我尽力去落实您的指示。”李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有两点,我必须持保留意见:第一,那五家企业,一旦查实问题,必须彻底整改;情况严重、危害持续的,该停必须停,该搬迁必须搬迁!第二,血铅超标患者,专业治疗必须介入。跃进同志,人民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啊!”
靳跃进斜睨了他一眼,鼻腔里哼了一声,没再接腔。
回到自己办公室,李进立刻投入工作。一道道指令迅速发出:市财政紧急垫付二十万元,用于安抚两名死亡患者家属,并抽调两个精干工作组上门;三名重症儿童的治疗费用,先由经开区垫付;对筛查出的血铅超标患者,组织医疗小组再次进行一对一回访梳理,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关键的是那五家企业——李进亲自带队,与经开区主持工作的上官艳及环保专家一同登门,由专家进行全方位排查。初步意见:问题轻微的,限期边生产边整改;问题严重的,当场说服企业停产。
李进的果断措施暂时稳住了局面。
然而,罗进祥不答应。儿子没了,岂是区区十万块钱能打发的?他联合另一名死亡患者的父母,以及三名仍在治疗中的儿童家属,一行十人,直奔省城上访。他们的诉求只有一个:彻查真相,还他们一个公道!恰在此时,省法制报一名记者刊发了深度报道《人命关天!原南经开区血铅超标,谁之过?》,文章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江南省掀起轩然大波。无论省信访局如何苦口婆心劝导,罗进祥等十人铁了心不回去,从最初的静坐,到言辞激烈,最后竟拉起横幅围堵了省政府大门。
事态升级,惊动了分管环保的副省长。他亲自出面接访,郑重承诺:“政府一定会查明真相,严肃追责!”罗进祥等人的情绪才稍有平复,但坚持要求与原南市委书记、市长本人面谈。
李进闻讯,立刻带领市环保局长和医疗专家组赶赴省信访局接人。在信访局狭小的会议室里,医疗专家耐心细致地向罗进祥等人解释了血铅超标的危害原理,以及个体差异对病情发展的影响。听着专家冷静却残酷的分析,想到无辜殒命的儿子,罗进祥再也抑制不住,放声痛哭!
中午,李进安排这十位身心俱疲的上访者简单用餐。饭后,又在附近旅馆开了几个房间,让他们先休息。
罗进祥特意将李进留在自己房间。他抹着纵横的老泪,声音哽咽:“李市长,我好后悔啊……”
“后悔什么?”李进轻轻拍了拍罗进祥颤抖的肩膀,递过去一支烟。
望着眼前这位亲民务实、眼神中透着疲惫却依然坚定的市长,罗进祥像是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终于要把积压心底的话,一股脑儿地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