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一九九五年春节刚过,国营宏新煤矿机械设备厂厂长李建设,正式到龄退休。
宏新厂为这位奉献了一生的元老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会后,李建设独自一人,脚步沉沉地走向液压泵分厂。这里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二十四岁大学毕业,青春意气踏入这里,一干就是十五年。从技术员、车间主任、工程师、常务副厂长、分厂厂长,再到总厂副厂长、厂长……整整三十六个春秋,倏忽而过。“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李建设心中默念,感慨万千。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浪潮下,宏新厂也未能幸免于冗员沉重、负担过肩的困境。多亏李建设凭借个人威望和几年来的用工、分配改革苦苦支撑,才未滑向深渊,保住了技术骨干。但沉重的包袱让工厂年年挣扎在盈亏线上,根本无力进行技术改造。设备老化,尤以他倾注了半生心血的液压泵分厂为甚。
粗糙的手掌抚过一台台冰冷的机床,像抚摸着亲手带大的孩子。几个相知多年的老伙计默默跟在身后,车间里只有机器残留的机油味和沉重的呼吸声。李建设喉头哽咽,眼眶发热:“再见了,老伙计们……你们,多保重!”话语凝在空气里,带着不舍与无奈。
此刻,程大水的脑海中,李厂长的恩情一幕幕翻涌:没有他力排众议的支持,哪来承包硬管车间的机会?没有他和吴胜利矿长那个关键电话,第一笔订单从何谈起?更不用说,是他亲自找到宋正义书记,才让宏海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桩桩件件,李建设不仅是能人,更是他程大水命中的贵人!
元宵未至,大水便带着小娟和九岁的儿子程宏开,拎着大包小包的年礼登门拜年。小娟让儿子喊“爷爷”,小宏开脆生生的一声呼唤,让李建设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露出了久违的、由衷的笑容。
家宴温馨,李厂长夫人和女儿阿美都在席间。
“大水,干得真不错!”李建设由衷赞道,“常听阿美提起宏海,现在不仅技术领先,市场也越做越大。你那套‘贴近式服务’,我一直很欣赏!好,好啊!”
“李厂长,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大水连忙摆手,语气诚挚,“宏海能有今天,全赖您当初的提携和一路扶持!还有阿美在研发上的贡献和新理念……没有您和阿美,我这大老粗,指不定还在哪个小作坊里当学徒呢!”
“你们大人就喜欢说这些肉麻的话,”小宏开突然插嘴,小脸一本正经,“我最喜欢听美姨讲故事!”童言无忌,惹得满桌哄堂大笑。
阿美笑着揉了揉宏开虎头虎脑的小脑袋,目光不经意间掠过谈笑风生的大水和欣慰的父亲,只觉得这顿饭的暖意,格外熨帖人心。
饭后,清茶飘香。小娟带宏开先回家。大水、李建设和阿美围坐叙话。聊了些厂里的近况后,大水神情郑重,向李建设发出了邀请:
“李厂长,来宏海吧!给我们当总顾问,帮我们把把舵!年薪六万!”
“我能帮你什么啊?老啦!”李建设习惯性地推辞,语气里带着一丝落寞。
“您怎么能说老?就怕请不动您这尊真神!”大水语气热切,“您的技术、人品、管理经验,都是无价之宝!我今天要不赶早来,怕明天您家的门槛就要被求贤若渴的人踏破了!”
“唉,不合适了。你们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我这老脑筋,跟不上趟喽。”李建设还在摇头。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大水情真意切,又补了一句,“再说了,宏海也有阿美的心血啊!她现在可是宏海的第二大股东。您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不是?”他笑着看向阿美。
话说到这份上,李建设不好再推脱,沉吟片刻,终于松口:
“那……好吧。我去试试。但薪资的事,先别提。我尽力而为!”他顿了顿,目光变得严肃,“不过,咱们有言在先,我这人,肚子里有话藏不住,到时候要是我说话不中听,你们可别嫌我这老头子啰嗦!”
“不会!绝对不会!”大水喜出望外,“您能来宏海,是我程大水的福气!听您的话,准没错!”
阿美自始至终安静地听着。看着父亲重新焕发神采,她由衷高兴——父亲是闲不住的人,宏海能给他新的舞台。然而,心底深处,一丝隐隐的担忧悄然浮现:父亲那耿直刚正的性子,与大水这锐意进取的民营企业家,在未来的宏海,真能融洽无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