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县以北,宋家集。
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公路之上,景象宛如地狱绘卷。
被摧毁的鬼子坦克和卡车残骸仍在噼啪燃烧,扭曲的金属部件散落四处。
层层叠叠的鬼子尸体,以各种痛苦的姿态铺满了田野和公路两侧,土黄色的军服被鲜血和泥土染成深褐色。
八路军战士们正在紧张地打扫战场,收缴武器,并将己方牺牲战友的遗体小心地收殓。
115师师长站在一辆99A主战坦克的炮塔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场。
这次歼灭战打的非常完美,鬼子几乎全军覆没,115师师长最擅长的就是打大歼灭战。
不过他的脸上并没有太多胜利后的狂喜,只有一种完成任务后的沉静。
参谋长在战场打扫完毕之后,立刻前来汇报战果。
“师长,初步清点,此役共毙伤鬼子约两万八千人,没有俘虏,摧毁装甲车数十辆,缴获火炮上百门,枪支弹药无数。”
“敌人指挥官土肥圆太二及其指挥部主要成员,已经确认切腹自尽。”
“我军伤亡不足两千。”
“嗯。”
师长放下望远镜,点了点头,“命令部队,迅速完成战场清理,伤员紧急后送,主力向宿县方向靠拢,配合攻城部队,尽快拿下宿县,彻底封闭徐州南大门!”
......
宿县。
徐州防线最核心的城市,囤积于此的弹药、粮食、燃油,如同血液般维系着徐州鬼子的生命。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由厚重的青砖砌成,虽历经风雨,却依旧巍然,墙高壕深,护城河虽部分淤塞,仍构成一道天然障碍。
鬼子守备司令土屋旅团长,是个身材矮壮、神色阴鸷的老兵。
他麾下不仅有完整的三个步兵联队,还加强了一个炮兵大队、一个战车中队以及大量工兵和后勤部队,总兵力近万人。
他深知宿县的重要性,接到固守待援的命令后,便倾尽全力加固城防。
城墙上下,明碉暗堡星罗棋布,铁丝网层层叠叠,关键地段埋设了海量地雷
城内主要街巷构筑了街垒,许多坚固建筑被改造为火力点。
土屋效仿中国古代守城战术,准备了大量滚木、擂石、火油,甚至强征民夫在城内挖掘了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和防炮洞。
而115师这边则是一力降十会,不管土屋准备了多少防御手段,他们就是结硬寨打呆仗,火炮开路,坦克开道,步兵协同。
此刻,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宿县外围。
侦察营长举着望远镜,仔细记录着城墙上的火力点配置和外围工事。
远处,烟尘滚滚,115师主力,那支由数百辆坦克和无数满载士兵的卡车组成的钢铁洪流,正向宿县合拢而来。
第二天拂晓,战斗正式打响。
没有试探,没有预热,115师师长决定以雷霆万钧之势,砸开宿县的外壳。
“炮兵集群,目标,鬼子外围阵地、城墙突出部、疑似指挥所,全覆盖火力急袭!持续时间四十五分钟!”
刹那间,地动山摇!
部署在宿县西、北两个方向的八路军炮兵集群,超过三百门各型火炮,包括威力巨大的155毫米榴弹炮,同时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
成千上万发炮弹带着死神的尖啸,如同瓢泼大雨般砸向鬼子阵地!
“轰隆隆!!!”
连绵不绝的爆炸声汇成一股持续不断的巨大声浪,仿佛天崩地裂。鬼子外围的碉堡、铁丝网、雷区在猛烈的炮火下被撕碎、掀飞、引爆。
火光一团接一团地腾起,浓黑的烟柱直冲云霄,整个宿县外围瞬间被火光和硝烟笼罩,地面在剧烈颤抖。
随后,99A主战坦克引擎轰鸣,朝着鬼子的外围据点发动攻击。
“注意反坦克炮!十点钟方向,土墙后面!”
一辆99A主战坦克炮塔迅速旋转,105mm主战炮喷射出火焰,那堵土墙连同后面的鬼子反坦克炮瞬间被炸上了天。
步兵们紧随坦克,朝着前方推进。
短短不到两个小时,鬼子外围据点全部被攻克。
旅团长土屋只觉得无比的崩溃,这已经是他千辛万苦堆建的坚固防御堡垒,竟然只坚持了两个小时。
可是为了守住宿县,他不得不将所有主力
全部收缩至城墙防线,决心依托坚城进行最后的顽抗。
八路军工兵部队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奋力架设浮桥企图渡过护城河。
许多英勇的工兵在作业过程中中弹,跌入冰冷的河水。
云梯部队一次次试图将高大的云梯架设上城头,但往往在接近城墙时就被鬼子的集火打断。
“爆破组!炸开城门!”前线指挥员声嘶力竭地呼喊。
敢死队员们抱着沉重的炸药包,在战友火力掩护下,向城门洞发起了决死冲击。
鬼子的火力像泼水般封锁了通往城门的道路,不断有爆破手倒在血泊中。
终于,有几组爆破手成功冲到了城门下,安放了炸药。
“轰!!!”
一声震天巨响,木质包铁的城门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木屑铁片横飞。
“冲啊!”
等待已久的八路军突击队发出怒吼,如同潮水般涌向豁口。
然而,土屋早已在城门后布置了重兵和街垒。
突击队刚冲进豁口,就遭到了两侧和正面密集火力的交叉射击,瞬间倒下了一大片。
后续部队被猛烈火力压制在豁口外,难以寸进。
城门洞内,尸体层层堆积,鲜血汇成了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