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青溪山雾气缭绕,林家山寨的大门前早早张灯结彩。
一队披红挂彩的朝廷使节骑马而至,马蹄声惊起村口栖息的雀鸟,整个山寨顿时热闹了起来。
春织一身素净布衣,站在祠堂前,看着那悬空的位置,心中五味杂陈。
她本不愿再惹人注目。
林德昌之事虽已水落石出,但人心难测,林家越是风光,越容易引来旁人的觊觎。
可李崇文执意要为林家请封,族人们也盼着一个名分。
她终究没有拒绝,只提了一个条件——若得赏赐,不求官职田产,唯愿减免青溪村三年赋税,并准山寨继续经营山货生意。
如今,这个条件已被圣上允准。
一名身着蟒袍的内侍官员缓步上前,手持黄卷,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众人跪地听旨。
“查林氏孤女春织,忠义传家,持家有道,抚幼养母,守业护宗。今特赐五品诰命,良田百顷,以彰其德。”
人群中传来低声议论。
这可是实打实的官身!
五品诰命在乡里,已是凤毛麟角。
内侍停顿片刻,目光落在春织身上,“林春织接旨。”
春织缓缓起身,走到阶前,深深一礼,却未伸手去接圣旨。
她声音清冷却不失恭敬:“小女子无功不敢受禄,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全场哗然。
内侍微微皱眉,“姑娘何意?”
春织抬头,眼中平静如水:“林家所行,不过本分而已。若因忠义二字便得重赏,反倒成了邀名之举。小女子斗胆请求,将此赏赐转为青溪村三年赋税减免,并准山寨山货贸易延续。”
她的话音落下,族老们神色各异。有人惋惜,有人敬佩。
内侍沉吟片刻,点头道:“林姑娘高义,奴婢定会如实禀报圣上。”
说罢,他收起圣旨,转身离去。
人群之中,霍砚望着春织的背影,眼神柔和又带着几分骄傲。
他知道,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春织从不贪图虚名,她想要的是林家安稳,是全村百姓的生计。
午时,授匾仪式正式开始。
祠堂门前,新制的“忠义传家”匾额被抬入场中。
朱漆金纹,气势非凡。
今日由霍砚代为主持。
他身穿整洁短褐,腰间系带,站在高台之上,语气沉稳而坚定。
“林家世代耕猎,虽非望族,却以忠义立世。先有林屠户救孤女于寒门,后有春织护全家于风雨。今日得此旌表,非一人之功,乃全族共守之道。”
他语罢,朝春织望去,目光交汇之间,尽是理解与默契。
“我霍砚虽非林家人,却愿在此见证林家之兴盛。此匾,不只是荣耀,更是责任。”
话音刚落,掌声四起,族人们纷纷鼓掌喝彩。
不少老人抹了眼角,感叹林家终有出头之日。
仪式结束后,林宗仁站了出来,手持一卷泛黄的族谱。
“自今日起,林家新增三条族规:第一,不得攀附权贵;第二,不得泄露山寨机密;第三,不得私通外敌。若有违者,逐出宗族,永不录用。”
他说完,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春织身上,“林家新章,当由新人执笔。”
春织接过刻刀,走向族规石碑。
她轻轻拂去尘土,指尖摩挲着冰冷的石面,缓缓刻下第一条新字。
“不得攀附权贵。”
每一笔都力透纸背,仿佛要将这一条刻进林家的骨血之中。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祠堂内外一片肃穆。
这是林家真正的转折点,也是春织用十年心血换来的尊严。
夜色渐浓,山寨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春织坐在灶房前,看着锅中的汤汁翻滚,手中还握着一把葱花。
明日,她要亲自设宴款待那位来自京城的使节。
她想让对方尝一尝青溪山的味道,看一看林家的烟火气。
“今晚的菜,你想吃什么?”她轻声问身边的霍砚。
霍砚笑了笑,“你做的我都爱吃。”
春织低头一笑,眼中藏着一丝忧虑。
可无论如何,她都会守住这个家,守住这片土地。
因为这里是她的根,是她用双手一点一点撑起来的地方。
哪怕风雨再大,她也不怕。
夜宴设在林家山寨的庭院中,八张原木方桌摆成流水席,灯笼高挂,烟火气与饭香交织。
春织亲自掌勺,锅铲翻飞间,一道道山野风味次第出炉:嫩滑的山鸡炖笋、金黄酥脆的油炸溪虾、清香扑鼻的艾草糍粑,还有她亲手腌制的酸辣蕨根粉。
使节们初时带着几分贵人之姿,待第一口菜入口,便纷纷放下矜持,频频举箸。
为首的内侍连连称赞:“此等美味,竟出自一村妇之手,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春织在一旁微笑着添汤布菜,不卑不亢。
她特意避开了奢华食材,只以最朴实的农家风味待客,却恰恰触动了这些常年奔波于庙堂之间的官员心弦。
席间酒过三巡,气氛渐暖。
有位年长的礼部官员轻叹一声,望着桌上热腾腾的饭菜,缓缓说道:“我走遍九州,见过无数豪门盛宴,却不曾想,真正的治世之道,不在庙堂之上,而在这一锅一灶之间。”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春织身上,“姑娘以柔弱之躯撑起一个家,更护住了一村人的生计。若天下皆能如此,何愁百姓不安?”
春织低头微笑,心中却泛起波澜。
她明白,这番话虽是赞誉,也暗含试探。
朝廷不会轻易放过这样一支能在乱世中自保自强的力量。
夜色渐深,宾客散去,春织送完最后一位使节回身,正看见霍砚立在院角的老槐树下。
月光洒在他清冷的眉眼上,映出几分柔和。
“你听到了?”她轻声问。
“嗯。”他点头,“他们对你另有打算。”
春织垂眸,语气平静,“我谢绝诰命,已是明志。可越是这般,越容易引起猜疑。”
霍砚走近一步,低声道:“你想怎么做?”
“守住林家,守住青溪村。”她抬头望向远处炊烟袅袅的小院,“你说得对,我已不是那个只想吃饱穿暖的小孤女了。现在,我是整个林家的主心骨。”
霍砚看着她,眼中似有星火闪烁,“那我陪你守。”
春织怔了一下,嘴角轻轻扬起,“你不是一直劝我去京城看看吗?”
“以前是我想错了。”他语气坚定,“你不属于那些锦衣玉食的高门大院,你的天地,是在这片土地上,在这些人心里。”
两人并肩而立,沉默良久。
远处的灯火明明灭灭,像是夜空坠下的星辰,照着这个风雨飘摇却始终屹立的小家。
半晌,春织忽然轻声道:“你可知我为何不愿进京?因为我这一生,只想守住这口热锅里的烟火。”
霍砚低头看她,眼中温柔如水,伸手将她的手轻轻握住,低声应道:“那我便陪你,守一辈子。”
风轻月朗,四野无声。
但就在他们转身准备离去时,春织的脚步微微一顿。
祠堂旁的仓库里,今日接待使节动用了大量粮米,再加上扩建作坊的开支,她记得账目有些不对劲——
库存……是不是太少了?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眼仓库方向,眼神渐渐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