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満囤”小朋友哭了一会儿,便闭上眼睛,嘴里不停吐出细小的泡泡。虽然小脸还没长开,皱皱巴巴像只小猴子,但五官轮廓中依稀能看出于海棠的影子。
姥姥、姥爷满脸笑意地望着婴儿床里的孩子,想摸摸他的小脸,又怕吵醒他,只能用食指轻轻触碰那娇嫩的小手。屋里一片静谧,只偶尔传来床边细微的声音。
看着蹲在床边的刘照天和靠在床头的于海棠,往昔一幕幕顿时浮现在眼前。一晃眼,那个娇嗔可爱的小姑娘,已经成了母亲,让人不由感叹时光飞逝。
于海棠出生时,全家都把她当作珍宝。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于父于母没有再要其他孩子,因此于海棠从小生活环境就优于同龄人。父母倾注了全部的爱,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掉。
小时候担心她长不大、身体不好,上学后又怕她被同学欺负。等她再大些,出落得明媚动人,追求者众多,老两口又开始担心她被男生欺骗。一路走来,操心不断。
直到于海棠工作,他们以为只要为她找到如意郎君,就能安心把这份爱延续给她的丈夫。到了适婚年龄,尽管每天登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父母依然仔细把关、精挑细选。
可万万没想到,等来的竟是晴天霹雳。于海棠的摊牌让二老无法相信——他们那自傲、自强的女儿,竟会选择做别人的小老婆,还怀了孩子。这让老两口实在无法接受。
他们一直期盼着能给女儿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并不要求对方条件多么优越,只希望他能全心全意照顾女儿、爱女儿一辈子。
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对刘照天的印象并不好。
可看着女儿为了刘照天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他们只好勉强让步。
在他们眼中,刘照天除了有些权势、有些社会地位、有些钱财、长相尚可之外,还有什么呢?
于海棠怀孕期间,她的父母始终没有掉以轻心。
他们经常向于莉打听两人的近况。
然而,孩子出生后,看着那张小脸,既有女儿的影子,又隐约能看到刘照天的轮廓。
再看到女儿脸上洋溢着温馨幸福的笑容,老两口也渐渐释然了。
他们明白,自己的期望终究只是期望,只要女儿和外孙幸福,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更何况,这个孩子也成为他们与刘照天之间血脉相连的纽带。尽管心里仍有不适,他们还是放下了成见。
刘照天照顾完于海棠和孩子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就是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
由于孩子是非婚生子女,想通过正常程序办理户口并不容易。
于是,刘照天去找了他的老领导——街道办的王主任。
这两年,刘照天地位不断提升,但他从未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逢年过节他常去探望,对方有需要时他也尽力帮忙。
因此,刘照天面对王主任时仍像从前一样,交谈真诚而风趣。
王主任看着眼前的刘照天,心中不免感慨。
她一步步见证了他从分家开始,到进入街道办工作,再到如今成为一厂之长。
看着他的成长,她心里充满欣慰与喜悦。
聊到最后,刘照天没有隐瞒,直接向王主任说明情况,并请她帮忙解决孩子户口的问题。
王主任听后并不惊讶。这类事在老百姓中或许少见,但她在街道办工作多年,不论底层还是高层,这类情况并不罕见。
她只是叮嘱了刘照天几句,就帮他办理了孩子的户口手续。
有王主任亲自处理,手续简单顺利,十几分钟就办完了。
刘照天连声道谢,放下礼物便告辞离开。因为于海棠的事,他已经好几天没去厂里。
今天,刘照天打算去厂里看看。
虽然现在厂里有他没他差别不大,但厂里大多数人仍把他当作主心骨。
只要他在工厂,大家工作起来就感到安心。
几个月前刘照天得知确切消息,因钢铁厂效益突出,连续几年创下纪录,刘峰厂长即将升职。
总厂厂长的位置将空缺,刘峰与刘照天谈过几次,建议刘照天直接接任。一方面刘照天熟悉工厂,大家认识他,接手较为容易;另一方面,刘峰不希望上级派来外行厂长,乱指挥,破坏钢铁厂的良好局面。
刘照天接受了建议,开始多方活动。上级领导也更倾向于刘照天接任,认为他除了年龄稍轻,其他方面都很合适。
三个月后,刘峰正式到工业部门任职,刘照天成功接任钢铁厂厂长。
刘照天坐在厂长办公室里,内心难掩激动。若只是普通钢铁厂的厂长,他不会如此兴奋。经过几年观察,他意识到红星钢铁厂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虽然名为红星钢铁厂,和以前的石景山钢铁厂名字不同,但在产业结构和发展思路上,两者并无区别。他刚上任时,正值三十万吨氧气顶吹转炉设备上马,这是石景山钢铁厂的重要标志。
这套设备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也标志着华夏转炉炼钢的重要发展。由此,刘照天确认红星钢铁厂就是前世的石景山钢铁厂。
石景山钢铁厂后来更名为“京城钢铁集团”,成为后世华夏四大钢铁集团之一。
手握数万人命运的决定权,任何人都会为之振奋,刘照天也不例外。但他深知,此时不宜过于张扬,必须稳扎稳打。
待风头过去,才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目前,他只需保证钢铁厂有序运行,避免重大事故,顺应历史潮流,未来自会步入权力核心。
因此,刘照天担任厂长后愈发低调。厂里众人原以为他会新官上任三把火,许多人不免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前途。
然而刘厂长依旧每日准时上下班,未进行任何人事调动,一切如同刘峰厂长在时那般。众人也都安下心来。
整整两个月过去,一切风平浪静,刘照天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与刘照天的沉稳淡定相比,上级领导却有些坐不住了。
一天上午,领导未提前通知,便直接来到红星钢铁厂的厂长办公室。
这次领导带着任务而来,主要是想听听刘照天对钢铁厂的规划。毕竟,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执掌如此大厂,实属前所未有,恐怕也难有来者。
上级之所以重用他,正是看重他天马行空的想法。此前他的一项举措曾让全国工业生产提升至少百分之十,因此众人期待他能大刀阔斧改革,带领钢铁厂再进一步。
然而刘照天两个月来毫无动静,令一直支持他的领导不免着急,这才有了这次的问话。
刘照天察觉领导的态度,也意识到这段时间过于低调,引起了上面的不满。但他深知,现下即便做事,也不能再像几年前那样高调。
于是,他提出一些有效却难推行的建议:“这两个月我虽未直接改革,但一直在梳理厂里情况。通过长期调研,我发现制约生产的并非设备或管理问题,仅靠人事调整和设备升级效果有限。”
“关键问题在于钢铁厂上下游供应不畅。因此我建议,以钢铁厂为核心,整合上下游企业,合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面对领导疑惑的眼神,刘照天进一步解释产业链的益处:一旦形成完整链条,便可依据任一环节的生产情况,灵活调整整体运转,既节约资源,又增强控制力。
他也指出其中的弊端:管理极为复杂,且不利于技术提升与产品研发。
领导思索片刻,问道:“你设想的产业链中,打算纳入哪些企业?”
刘照天简要列举:石灰厂、炼焦厂、轧钢厂、机修厂以及冶金所。
领导听后微微点头,他明白这样的整合确实有助于实现协同效应。
刘照天没有在钢铁厂停留,简单交代几句便走了。
谁知仅仅过了三天,上级突然下发了一份文件。
经研究决定:整个钢铁厂的整合工作由刘照天牵头,直接整合与钢铁生产相关的十七个分厂。
由于合并的分厂数量多,上级决定将红星钢铁厂改组为公司,更名为“京城钢铁公司”。
看到这份文件,刘照天不禁心生感慨。
历史的惯性实在强大,自己什么都没提,领导就直接拍板定了下来,连名字都和后世完全相同。
整合过程中虽遇到些许阻力,但因为是上级的决定,最终并未掀起太 澜。
大家都知道钢铁厂待遇优厚,尽管管理层有过反对意见,许多工人却积极响应整合。
大半个月后,工作上的事都处理完毕,刘照天终于闲了下来。
他开始朝九晚五地规律上班,晚上则穿梭于两个家庭之间,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的刘光 力大了,家庭也美满。
于海棠也回到广播大厦上班。她嗓音甜美,深受听众喜爱,不少人会提前守在收音机前,只为听她播报新闻。
刘照天得知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兴奋与自豪。
那种由身份带来的征服感,难以言表,却让他莫名舒畅。
后世富豪娶女明星的快乐,他似乎也体会到了。
工厂平静下来,四合院里却又开始吵吵嚷嚷。如今能闹事的人一个不少,尤其最能闹的棒梗和许大茂还成了父子。
刘照天耳朵灵敏,有时回家被吵得头疼,便萌生了再买一套房子的念头。这样他和雨水一家人可以偶尔过去住住,图个清静。
虽然身为大厂厂长,但若不动用职权,此时也很难弄到房子——当时不允许私人转让房产。
刘照天手握不少积蓄,却无处购买,也不想为这点小事兴师动众。
他努力回想,隐约记得似乎有人要卖房。
突然想起前几年在街道办工作时,曾去过正阳门的小酒馆。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好像有人要出手一套院子。
这处院子并非大杂院,而是独门独院。
想到这儿,刘照天不再犹豫,晚饭后和雨水母女打过招呼,便骑上自行车去了小酒馆。
他上一次来还是几年前,之后一直忙于工作与四合院里的杂事,再没来过。
这次来是想探探情况,顺便从旁打听房子的事。
刘照天刚踏进小酒馆,屋里的人都齐刷刷地望向他。
他脚踩锃亮的皮鞋,身穿熨烫笔挺的裤子与板正的中山装,外披一件黑色妮子大衣——这样一身打扮的年轻人,在小酒馆还是头一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