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各地资本尚未涌入影视圈,像她这样的三线女星,一部戏片酬最多二十万。打包七部戏,百万已是上限。
这张支票,远超出了她的价值。
她明白,这是刘照天在帮她。
心中顿时被暖意填满,分不清是感动,还是悄然滋生了别的什么。
“拿着吧,没多少钱!”刘照天望着眼眶含泪的关佳慧,语气平静地说道。
相处久了,他觉得这姑娘也挺不容易的。父母如同吸血鬼,全家的重担竟全压在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身上。
前世的她在富豪圈里周旋,固然有爱慕虚荣的成分,但她父母的逼迫也占了不少原因。
“老板,真用不了这么多,一百万就够还债了。”关佳慧仍坚持道。
刘照天放轻声音:“除了你父亲的赌债,剩下的钱把别的欠款也一并还清吧。”
这两百万的投入其实并不亏。一方面,他打算把关佳慧培养成自己在香江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如今演员片酬虽不高,但再过一两年资本涌入后,片酬就会成倍上涨。像关佳慧这样的顶级美女,届时没有百万片酬根本请不动。
他现在也明白了关佳慧为何急于投怀送抱。但刘照天并不心急,毕竟花钱能买来的太多了。漂亮姑娘不缺,一个合适的工具人却难寻。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他发现她并不只是个贪图享乐的傻白甜。
通过长期观察,刘照天看出关佳慧对时尚、美容的敏锐度堪称领先香江一个时代。把这样的人才仅仅当作金丝雀,实在可惜。不如发挥她的长处,为自己所用。
何况,谁说工具人不能慢慢变成自己人?届时无论哪种结果,都是稳赚不赔。
关佳慧精通美容,正好可以替他经营药妆企业——而药妆,正是中药研发过程中的一个衍生方向。他一直重视中药市场,尤其是衍生品的开发,利润可观。
此前他虽然做了一些中药方面的准备,但在“药妆”这一块却迟迟未动,正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负责人。
他原本考虑过于海棠,可她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性子,实在不适合掌管一家大型企业。
刘照天之所以选中关佳慧,正是看中她既有野心又贪恋钱财。
只要她有目标,能够彻底贯彻他的决策,刘照天只需在幕后进行战略布局。
再加上企业里各类人才的协助,他信心十足要把她培养成香江的商业女王。
征服女王与征服女明星,感受截然不同。
明星或公主背后的男人,是骑着白马的王子;而女王背后的男人,却是骑着白龙的唐僧。
这简直是从童话偶像剧一跃进入了玄幻洪荒的格局。
抛开这些情情爱爱不谈,作为几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刘照天也想将中药发扬光大。
但现实是,倭国已经抢占了先机。
目前,倭国在汉方研究方面最成功的企业是津村株式会社。
他们对汉方制剂的科学研究,已经进行了八十多年。
不仅设立了药材研究所,还在国内建设了大型药用植物园。
这家公司,或许很多人没听过,但在后来却成了让不少华夏人尴尬的存在。
津村制药,是倭国最大的汉方药研发生产企业,而汉方药其实就是中药!
后来,华夏近百分之八十的中成药专利,都购自这家企业。
如今中药在华夏饱受质疑,原因多重:
药材质量、标准化制药流程、中医人才培养困难等等……
相较之下,在倭国,中药却被民众奉为养生佳品。
千年之前中药传入倭国,备受上层人士推崇。
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浸润,他们的国民已养成使用中药的习惯。
大多数人相信,通过中药调理能根治疾病根源。
虽未完全放弃西医,但若非急症,他们更倾向于中医治疗。
医生也多倾向于为患者开中药方,
尤其针对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以及术后恢复等。
因为他们在中成药的系统性科研方面起步较早,也制定了相应规范,
最终他们的标准甚至成了国际标准。本是自家的东西,生产时却要向别人缴纳专利费,实在令人难堪。更关键的是,某些重要药品还不授权给华夏制药公司。
甚至有不少华夏人不远千里跑到岛国抢购汉方药带回国内,却不知那些药品的配方和原料,大多其实来自华夏。
这背后所隐藏的现实,无疑重重打了一些华夏人的脸。
后来不少年轻女孩前往倭国旅游,就是为了冲进药妆店抢购护肤品。
然而,药妆护肤品不过是他们中药研发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个分支产品而已。
更令人不齿的是,这些人趁着华夏尚未重视相关领域,以哄骗手段大肆在内地收购古方。
据刘照天所知,倭国稍有名气的汉方企业几乎都参与其中。
收购价格更是低得惊人,几十、几百,最高也不超过万元。
刘照天得知此事时已稍显滞后,尽管他迅速加派人手与对方争夺,
但终究势单力薄,收获甚微,远不及倭国所有汉方企业联手之力。
据刘照天估算,这几年倭国在内地收集的药方至少达六七百张,
而付出的成本至多不过千万。
可以推测,后世倭国所产的二百多种汉方药,大多源于华夏配方。
更讽刺的是,当后世国内企业试图生产相关产品时,却发现专利早已被他人注册。
刘照天曾向上级汇报此事,在他一再强调专利重要性后,
相关部门也开始逐渐重视,但倭国方面有心算无心,手段频出,防不胜防。
刘照天明白,最佳办法是直接收购倭国几家大型中药生产企业。
否则,仅凭他一己之力与整个倭国中药企业抗衡,
即便最终险胜,也只会是惨胜。
一旦收购成功,不仅能直接获得对方上百年的技术积累,
其衍生品的利润更可反哺中药研发。
但刘照天也深知此事极为艰难,不仅涉及巨额资金,更牵涉国家间的利益博弈。
况且,倭国汉方药生产企业几经转手,能坚持研发的企业主多出于热爱,无论研究人员还是管理层,金钱对他们而言反在其次。
即便如此艰难,刘照天仍决心一试。
毕竟后世倭国垄断了全球中成药八成市场,
在内地拥有上百个中药种植基地,而国内最大的中药企业同仁堂,其直属基地也不过十个。
可见,华夏整个中药行业任重道远,加之行业漏洞多、害群之马不少,大多数人又难以遇到良医,致使后世中医药陷入困境。
所幸临近年底,刘照天将获得一大笔分红进账。
他计划同步推进中药种植与中医市场,布局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
此举益处显着,可大幅提升自家制药公司的门槛与整体竞争力。
至于小秘书的商业意识,仍需持续磨练。刘照天静待开花结果的那一天到来。
光阴似箭,转眼几个月就过去了。
年底盘账和总结大会的日子终于到来。
这是公司成立以来的首个年会。
尽管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利润却相当可观。
刘照天看到各部门代表喜气洋洋的表情,心中倍感欣慰。
虽然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上已实现他的规划。
公司员工的反馈大致良好,唯一让大家有所抱怨的是办公环境略显拥挤。
为此,不少下属建议刘照天购买或建造一栋总部大楼,却都被他否决。
这一决定令众人不解,因为刘照天向来不是吝啬之人,为了公司发展从不吝投资,却偏偏在总部大楼的问题上迟迟不批。
其实刘照天并非小气,只是觉得没有必要。眼下购买办公大楼实在不划算,
这两年房价已上涨两三倍,正处于香江房价的高点。
他怎么可能在最高点接盘,把钱投在徒有虚表的大楼上?
最多再过一年,香江房价将跌至谷底。
届时无数公司破产倒闭,办公大楼将如白菜般抛售。
到那时再抄底岂不更好?
何况作为亿万富翁,他自己还在租房住,办公大楼为何不能租?
但公司员工并不了解内情。
看到刘照天艰苦朴素的作风,有人觉得他对自己过于节俭,也有不少人对他心生敬佩。
尤其是公司的高管们,大多是在公司初创时通过猎头挖来的,
他们见证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
他们不清楚老板具体的身家,
但大致能估算出公司一年的盈利。
虽然公司从未分红,
但老板的娃娃机业务正是通过玩具部门渠道销售,
仅半年多时间,这个项目就赚了至少五千万若是他们赚了这么多钱,早就换豪宅、开豪车、结交美女了。
可老板却仍租住在两千多尺的房子里,
依旧开着公司的宾士轿车,
也没听说有其他奢侈消费。
据说他唯一的爱好是收藏白酒,
但那又能花多少钱?
实际上,这项开销并不小。
一年之内,他囤积的汾酒、剑南春、茅台已达数万箱。
刘照天一直使用美元进行交易。
他深知外汇在大家心目中的份量。
因此,各家酒厂都乐意与他往来,不仅为他免费提供仓储空间,
还将部分窖藏多年的陈酿出售给他。
尽管刘照天并非嗜酒之人,但他坚信这是最理想的投资途径。
别说通货膨胀,就连房价上涨的速度也赶不上陈年白酒的升值空间。
这些酒在几十年后必将成为稀世珍品,
几乎每一瓶都足以登上拍卖会。
由于当前酒价低廉,未来升值潜力可达上千倍。
其收藏价值不亚于古董,却比古董更加稳妥,因为无需担心真伪问题。
除了收藏方面的开销,刘照天并无其他大额支出。
全家人都秉持着节俭的作风。
除了孩子们未曾经历 外,大人们都曾度过艰难岁月。
如今生活富足,但他们依然保持朴素,反对铺张浪费。
生活水准与香港的中产阶级相仿。
刘照天的工资加上魔术道具店的盈利,足以维持全家生计。
大家对这样的生活都感到十分满足。
刘照天平日有抽雪茄的习惯,
但供货商和生意伙伴时常会赠送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