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激动得胡须微颤,声音都有些变调。
“殿下……殿下厚恩,老臣等……老臣等何德何能,竟蒙殿下如此天恩垂顾!”
这已非简单的恩宠,而是再造之恩!
“先别急着谢恩。”
朱瞻基抬手虚按,神色转为严肃,目光如电,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功非同小可,孤有几句话,须得事先言明。”
殿内气氛瞬间凝重。
五位阁老立刻挺直腰背,屏息凝神。
“此功名为——《紫霞神功》。”
朱瞻基一字一句地说道。
“乃是我呕心沥血,参悟武学至理,自一门无上功法中领悟出来的神功,专为尔等所创。此功中正平和,循序渐进,最是契合文人体质,修习后延年益寿、耳聪目明、精力倍增不在话下。”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凌厉。
“然,此功乃我所赐,亦是国之重器!今日授予诸位阁老,是念尔等忠勤体国,劳苦功高。”
“但此功,仅限于尔等五人修习!绝不可外传!包括尔等的子嗣、亲族、妻儿父母,乃至最亲近的门生故吏,一律不得传授!若有丝毫泄露……”
朱瞻基没有说下去,但那深邃眼眸中一闪而过的寒光,已让殿内温度骤降,五位阁老感到一股无形的巨大压力扑面而来,仿佛连呼吸都为之一窒。
他们瞬间明白了这“紫霞神功”的分量!
这已非简单的强身健体之术,而是太孙殿下专为大明、为内阁大臣所赐!授予他们五人,是信任,是倚重,更是莫大的恩典,同时也是不可逾越的铁律!
杨士奇率先起身,杨荣、杨溥、金幼孜、黄淮紧随其后,五人神情庄重肃穆,对着朱瞻基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带着发自肺腑的激动与承诺。
“殿下教诲,老臣谨记于心!此功乃殿下天恩所赐,老臣等必当视若性命,珍而重之,绝不敢有丝毫外泄!如有违逆,天人共戮,九族同诛!”
这是最重的誓言,代表着他们完全理解并接受了这份恩赐背后的责任与禁忌。
“好。”
朱瞻基脸上重现温和笑意,压力也随之消散。
“如此,那我便放心了。”
接下来的三天,朱瞻基每日抽出一个时辰,在这西偏殿内亲自传授五位阁老《紫霞神功》的精要。
令朱瞻基也略感惊讶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金幼孜、黄淮五人,不愧是大明文臣的顶尖人物,其悟性之高,理解力之强,远超常人。
不过也是,人家都是寒窗苦读十年,在科举中厮杀出来的进士。这些内功知识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朱瞻基所讲解的奇经八脉、穴道方位、气感导引等内功原理。
他们几乎一遍便能牢记于心,甚至能结合自身深厚的经史子集修养,提出一些精妙的见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些想法甚至让朱瞻基也暗自点头赞许。
“诸位阁老果然天资聪颖,一点即透。”
朱瞻基看着他们迅速理解了内功运转的基本法门,便决定正式开始引气导元。
“杨阁老,凝神静气,意守丹田。”
朱瞻基走到杨士奇身后,伸出一指,轻轻点在其后心大穴之上。一股精纯无比、却又温润柔和的紫霞内力,如涓涓细流般,小心翼翼地探入杨士奇体内。
“仔细感受孤内力的走向。”
朱瞻基的声音仿佛带着奇特的韵律,引导着杨士奇的意念。
“起于关元,循任脉而上,过膻中,至百会,转而下行督脉,经夹脊,命门,归于长强,复入丹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便是紫霞神功的基础周天路径。”
杨士奇只觉得一股暖洋洋、带着奇异生机的气流在自己体内缓缓流动,所过之处,仿佛干涸的土地得到了甘霖滋润,说不出的舒畅受用。
他摒除一切杂念,全神贯注地记忆着这内气运行的每一个细微转折。
待一个完整的周天运行完毕,朱瞻基缓缓收回了手指:“记住这路径,自行尝试运转,意念相随,气随意动。”
杨士奇闭目盘坐,按照方才的路径,努力调动起意念,尝试引导体内那微乎其微、刚刚被激发出的气感。虽然缓慢生涩,但路径却清晰无误。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如法炮制,又将内力依次渡入杨荣、杨溥、金幼孜、黄淮体内,引导他们各自运转了一个小周天,确保五人都清晰无误地记住了内力运行的轨迹。
待五人都初步尝试自行运转后,朱瞻基从袖中取出五个精巧的白玉小瓶,分别递到五人面前。
“此乃小还丹。尔等初习内功,根基尚浅。此丹药力温和,能助你们更快地凝聚气感,温养经脉。回去后,每日静坐修习《紫霞神功》一个时辰,再服下一颗小还丹,以自身内力缓缓化开药力,不可贪功冒进。”
他又取过早已准备好的五份帛书,上面用蝇头小楷详细记录了修炼紫霞神功时的呼吸吐纳法门、行功禁忌、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之法。
“此乃注意事项,务必仔细研读,依言而行,若有不明之处,可随时来问孤。”
杨士奇、杨荣、杨溥、金幼孜、黄淮五人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玉瓶和帛书。
玉瓶触手温润,瓶中丹药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异香。帛书上的字迹铁画银钩,蕴含着无上智慧。
感受着体内那若有若无、却真实不虚的暖流,再回想皇上与太子的惊人变化,他们心中再无半分怀疑,只有无尽的狂喜与感激!
这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法门,这是延寿的仙缘!是太孙殿下赐予他们的无上造化!
从此,他们这些文弱书生,也踏入了那玄妙莫测的武道玄门!
五人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整理衣冠,神情肃穆到了极点。
他们对着端坐于上的朱瞻基,毫不犹豫地撩袍跪倒,以大礼参拜,额头深深触地。
“殿下再造之恩,天高地厚!老臣等粉身碎骨,难报万一!唯有竭尽驽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殿下隆恩!”
声音激动而哽咽,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感佩与忠诚。
如今他们终于明白了朱瞻基当初说统一世界,并不是什么妄言。有了如此神奇的武功在,那又有什么人能抵挡的住武功。
朱瞻基坦然受之,微微颔首。
“诸位阁老请起。望尔等勤加修习,保重身体,为大明江山,再立新功。”
说话间,趁阁老们心神激荡,也悄悄种下了“忠诚”的暗示种子。虽然他们已经足够忠诚,但是有了心相无痕的影响,原本的高度忠诚也能变成死心塌地的忠心耿耿了。
“臣等遵命!定不负殿下厚望!”
五人再次叩首,这才恭敬地起身,小心翼翼地捧着玉瓶和帛书,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躬着身子,一步步倒退着出了偏殿。
直到退出殿外,才敢直起腰身,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焕然一新的神采,仿佛年轻了十岁。
朱瞻基看着他们消失在殿外的身影,嘴角噙着一丝掌控未来的从容笑意。
他缓步走到窗边,目光投向北方辽阔的天空,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片广袤的草原上。
“于谦……”
他低声自语,想起那个在草原上处理后续事宜的年轻实臣,眼中流露出赞赏。
“等他回来,这份机缘,自然也少不了他的。”
窗外阳光正好,金色的光芒洒满宫阙。
朱瞻基负手而立,心中那份“布武天下”的宏图,随着今日这关键一步的迈出,已然在这大明王朝最核心的庙堂之上,悄然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