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负手而立,目光望向远处层叠的山峦黑影,衣袖被山风吹得微微鼓动。
“没问题,等回去后,我找个时机就下旨赦免所有靖难遗孤。”
朱允炆双手合十,素白的僧袍在风中轻扬,眉宇间透着释然:“那就多谢四叔了。”
朱棣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伸手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允炆,要不我给你建做行宫,你就住在那,有空我常去找你说说话,如何?”
朱允炆微微摇头,嘴角挂着淡然的微笑。
“四叔,我如今已是方外之人,如何还能住行宫。您就不要再着相了。”
朱瞻基突然轻笑出声,开玩笑似得提议道。
“爷爷,我看不如这样,请允炆叔叔去鸡鸣寺,也可以与那老和尚做个伴。”
朱棣脸色骤然阴沉,额角青筋若隐若现:“胡闹!”
他猛地甩袖,带起一阵劲风。
这个提议让他想起当年姚广孝那双深不可测,无法看透的眼睛,还有那些搅动风云的谋划。
他以前就是靠着姚广孝起的家,这要是把朱允炆和姚广孝再凑到一块,是想看历史重演吗?虽然他对朱允炆已经基本放心,但对那个老和尚却是一直都放不下心来。
这话也就是朱瞻基说的,换成别人,他肯定把这包藏祸心的王八蛋大卸八块。
朱允炆缓步走到亭边,望着远处飘渺的云烟:“四叔,其实一开始我是不想与你见面的。”
他转身时,阳光透过树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但近些日子我见识到了瞻基的能力,也让我改变了主意。大明有你,有高炽,有瞻基,能兴盛,所以我也想见见他这个未来的大明圣君。”
朱棣闻言大笑,笑声惊起了林中的飞鸟:“大明圣君?哈哈哈,你也太抬举他了。”
朱允炆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朱瞻基,仿佛要看透这个年轻人的未来:“四叔,我可没有抬举瞻基。”
他缓步走近,僧鞋踩在落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瞻基他有你的勇武,又有高炽的仁义,还有皇爷爷的果断果决,更有他自己的远大理想。未来等他登基之后,功绩肯定不弱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流。”
山风骤起,吹得众人衣袍猎猎作响。
朱允炆这番话,是经过与徐宾多次秉烛夜谈后,深思熟虑得出的结论。
朱瞻基听到这话,脸上也不禁多出了一些笑容,心里不禁暗喜道。
“这话我爱听,允炆叔叔这么会说话,其实可以多说几句。”
朱棣看了看朱瞻基,然后笑着说道。
“你再说下去,这小子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
朱允炆宽大的僧袖随风轻摆,枯瘦的手指捻动着一串紫檀佛珠。
“此话是真是假,以后自会见分晓。”
他抬头望了望漆黑的夜晚说道。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四叔,就此别过吧。”
朱棣突然上前一步,龙纹靴尖踢起几片落叶:“允炆,以后我要想找你了怎么办?”
朱允炆驻足转身,眉眼间尽是看破红尘的淡然,僧袍下摆沾着几茎枯草:“问你的心就好了,你要是想我,我就在你的心中。”
朱棣喉结滚动,沉默片刻后重重颔首:“......好,我知道了。”
朱允炆从怀中取出一个紫檀木方盒,盒面上雕刻着九条蟠龙纹。
他双手捧着木盒,郑重地递到朱棣面前:“四叔,这是我给你的礼物,等我走后,你再打开。”
朱棣粗糙的指腹抚过木盒上精致的纹路,沉声应道:“嗯。”
心里也不禁在猜测这里面会是什么东西。
暮色渐浓,朱棣望着朱允炆渐行渐远的背影,那袭素白僧衣最终彻底融入了暗夜之中。他长叹一声,呼出的白气在初冬的空气中凝结成霜。
朱瞻基好奇地凑上前来,问道。
“爷爷,让我来打开看看,这里面是什么。”
朱棣想了想后,便把盒子递给了朱瞻基说道。
“也好。”
他不是单纯想把开盒的事情交给朱瞻基,而是怕盒子里面藏有暗器。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只能以最坏的打算去揣测别人的心思,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而且以他现在的实力,真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措手不及。可朱瞻基却不会,他也是亲眼见识过朱瞻基轻功的人。
某天他能做到飞檐走壁时,特意找朱瞻基来比试了一番,结果……惨败。他连朱瞻基的衣角都抓不到,更别说赢过朱瞻基了。
朱瞻基缓缓掀开木盒的鎏金铜扣,盒中明黄色绸缎上静静躺着一方玉玺。
玺身通体莹白如雪,顶部盘踞着五条栩栩如生的螭龙,龙身交错形成玺钮。玺面篆刻着“授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朱红篆字,印泥的痕迹还新鲜如初。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正是当年建文帝带出宫的那方传国玉玺。
朱棣瞳孔骤然收缩,一个箭步上前,连凌波微步下意识踩了出来。
他几乎是抢一般从朱瞻基手中夺回木盒,捧着玉玺的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连带着下颌的胡须都在微微抖动。粗糙的指尖小心翼翼地抚过玉玺上每一道纹路,仿佛在确认这不是幻觉。
“终于找到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他低声呢喃,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那暗淡月光挥洒在玉玺上,那八个朱红篆字仿佛也在发光。
朱棣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这方玉玺承载的不仅是权力,更是正统的象征。
只有真正得到了这个东西,他们朱家的皇位才会更安稳,不至于以后被后世之人诟病。
没有玉玺的国家,就像没有封神的野神,很容易就会被人非议。玉玺代表着正统,代表着大一统王朝的传承。不管是偷还是抢,只要拥有玉玺的热巴,那就拥有了开辟王朝的资格,法理上也会被历史所承认所记载。
正因为如此,朱棣一直对朱允炆紧追不舍,其中一半原因就是因为玉玺。
不过他也是万万没想到,朱允炆竟然真把玉玺拿了出来,单说这份心胸和气魄,足以说明,朱允炆是真的放下了。
朱棣深吸一口气,缓缓合上木盒,转头笑着对朱瞻基说道。
“小子,这次你立大功了。说吧,想要什么赏赐,爷爷无有不允。”
朱瞻基眼睛一亮,下意识就忍不住想搓搓手。
“爷爷,其实我也不想要什么赏赐,就想问个事情。”
他咧嘴一笑,露出少年人特有的狡黠。
“我想问问我们龙骧铁骑的战马,什么时候能全部补足。如果要是没有战马的话,那可配不上铁骑二字。”
朱棣闻言皱眉,手指在木盒上敲了敲:“嗯......”
其实不止龙骧铁骑缺马,大明全国上下都缺马,大部分的优良战马都优先供给了三千营和五军营。
沉吟片刻后,朱棣摆了摆手。
“再给你拨两千战马,其他的你自己想办法。”
朱瞻基抱拳行礼。
“是,爷爷。”
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他知道,这已经是老爷子能给出的最大让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