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公司的货车像只吞食记忆的钢铁怪兽,把二十年的腌菜坛子和李守业的最后时光一起囫囵咽下,只在房产证上留下八十平米的饱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你如果每件事情都想琢磨明白,那你就活得太累了。
王杰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她难道不知道萱萱要起诉她吗?家族群已经被萱萱解散了,律师函已经发到群里,她为什么还继续嚣张跋扈?
她把婆婆吹牛角号的视频发到网上,能说明什么?谁能跟她一起认同她的婆婆是恶婆婆?
关于这个问题,孙圆看得很淡,她不觉得事态的发展对婆婆有什么不利,清者自清。
倒是王杰,她难道就不想想,她以后的文学路该怎样走下去吗?她是想顽抗到底。
孙圆思前想后:“要让王杰回心转意,恐怕没那么容易。”
她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无力感,像面对一堵长满尖刺的墙。她不愿意多想,但是有一点她能确定,自从公婆来到云港他们身边,这种事情愈发严重。
距离产生美?不,在王杰这里,距离产生“素材”。
在孙圆印象里,公婆之所以愿意到云港居住,是因为王杰两口子逢年过节就到云港,留下公婆独自在瓦国。
王杰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住在云港,王杰夫妻已经在云港为儿子骏骏买了婚房。
那时候骏骏在北京上学,还未毕业。他们没想到的是,骏骏毕业后选择留京发展,并在北京成家立业,婚房变成彩礼一直托管状态。
家庭的重心逐渐偏向云港,高老太太老两口的心随着家人的逐渐远离,也朝着云港的方向偏移。
六年前,李守业得了一场重病,住院手术,当时李建设兄弟二人正好工作上抽不开身,孙圆无奈辞去刚接手的兼职工作,和婆婆一起全程在医院陪护公公。
萱萱从北京飞回来看望姥爷,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萌生了在云港给姥姥姥爷买房子的想法。
李建设夫妻表示赞同,孙圆也下定决心,自己反正已经退休,不再找兼职工作,准备把公婆接到云港,方便照顾。住在瓦国,来回路上奔波,实在不方便,关键是,孙圆晕车。
老两口听说要到云港,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是他们多年的愿望。
二零一九年,当时云港房价最高峰,李建设考虑到租房居住不够稳定,怕影响老两口生活质量,干脆使个大劲,买房子,刚需房,不管贵贱。
关于房款,李建设问过弟弟,如果他有能力,就算兄弟二人合资给老人买房子。
大国给骏骏在云港买的房子还有贷款没还,手里没有余钱。
他态度明确:“哥,你能给老人买房子,独自照顾老人,我很高兴,我还有十来年才能退休,在我退休之前,父母你就多操心了。”
李建设明白弟弟的意思:“建国,我知道,你也不容易,父母在我身边,你能轻松点,我先照顾父母,等你退休,我们一起照顾。”
兄弟二人达成口头协议,李建设开始着手买房子。当时萱萱还没结婚,夫妻二人的积蓄多半是想给女儿当嫁妆的,现在买房子用钱,只能挪用。
一家人达成共识,萱萱二话不说,又把自己手头的存款打过来:“这是我自己挣的钱,年底还有分红和年终奖。房子得买差不多的,买个一楼带小院的房子,让姥爷种点花花草草,姥姥也可以放放风。”
一家人凑钱把房子买下,大国找来搬家公司,亲自将二老送到云港新家。满满两大车子东西,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一个也没舍得丢掉,全都搬到车上,将八十平米的房子塞得满满堂堂。
搬家盛况堪比小型文物迁移,连用了二十年的腌菜坛子都享有VIp座位。
精装修的二手房里,瞬间被各种老物件填满,仿佛时光都在这里驻足。老两口看着这满满当当的屋子,眼里满是欢喜与安心,仿佛把过去的岁月也一并搬了过来。
李建设住的房子跟老两口的新家之间有一道天桥,走天桥只需不到十分钟的直线距离。老两口想要充分的自由空间,李建设夫妻二人就让他们自己买菜做饭,尽快适应云港的生活。
然而,新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老两口习惯了瓦国的生活节奏,在云港总觉得有些不适应。他们时常念叨着瓦国的老邻居和熟悉的街道。
孙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时常带着老两口出去逛逛,认识新的邻居,参加社区活动,希望能让她尽快融入云港的生活。
李建设兄弟二人有空也会开车带老两口出去兜风,萱萱和骏骏过年过节回来,也会带二老出去玩。
唯有王杰,自此,她的身影完完全全消失在二老的生活中。
孙圆不止一次说道:“按理说,爸妈来云港生活,最轻松的是王杰,可是自打爸妈搬到云港,王杰时不时在朋友圈发帖子,有的没的制造矛盾,唯恐天下不乱。”
最近一段时间,她动作频繁,这次居然明摆着故意挑事,真是不可思议。
孙圆总结:王杰患上了“不被关注就会死”的晚期网络表演型人格分裂症,这种病很棘手,你关注他,他就不可一世,不关注他,他就兴妖作怪。”
不过,除了王杰,一家人在大事情上,基本能达成一致,萱萱和骏骏两个孩子在北京安家立业,生活稳定,老两口现在也基本稳定,可以说,生活一路向阳。
孙圆感慨道:“这几年,我们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事情措手不及。幸亏我们及时把二老接过来。
“爸那病虽然是不治之症,但是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他搬到云港市,住上了心心念念的一楼带小院的房子。不然,我们后悔都来不及。”
李建设说:“爸走以后,妈受了很大刺激,不过还好,总算挺过来了。” 提及逝者,气氛转为沉静。
孙圆说:“妈可真是了不起,不仅学会了变通,看人下菜碟,还学会了自救。”
的确,高老太太心情不好就把牛角号拿出来,放在手里不断摩挲着。那牛角号不仅是她与过去联系的纽带,也是她情感的寄托。
牛角号升级为“时光穿梭机”和“情绪稳定器”。
一家人都很少提及王杰,王杰一次也没来过公婆的新家。
二人正聊着,高老太太凑过来,手里拿着牛角号,她好像在低声自语,手指抚过牛角号上深刻的纹路:“这牛角号上的每一道裂纹,都像是岁月在我心上刻下的痕迹。
“这裂纹里的皮毛,是滚子留给我的念想。滚子,这里的海风依旧带着你的味道。”
老太太跨越时空的对话,带着海风的咸涩。
时间是最公正的雕刻师,它给老人刻上皱纹的同时,也把历史的疤痕刻进器物,唯有记忆在裂缝里生根发芽。
孙圆靠近高老太太身边:“妈,你又在想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