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龟消失后留下的那片海域,仿佛一个巨大的谜题,沉默地横亘在“蛟龙号”面前。海水是近乎墨黑的深蓝,涌浪比之前更加汹涌,拍打在船身上发出沉闷的巨响,显示出下方水情的复杂与凶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深海腥咸与未知的凛冽气息。
甲板上鸦雀无声,所有船员的目光都聚焦在郭春海身上,等待着他的指令。之前的兴奋与期待,在面对这片深邃和未知时,都化作了沉甸甸的紧张。
郭春海站在船舷边,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起伏的海面,又低头看向回声测深仪和探鱼仪的屏幕。数据显示,此处的深度陡然增加,超过了八十米,海底地形崎岖,信号杂乱,不像是有大型鱼群活动的迹象,但也看不出明显的沉船轮廓。
“格帕欠,先放摄像机下去,看看情况。”郭春海沉声下令。在没有摸清水下具体情况前,他绝不会贸然让潜水员下水。
“明白!”格帕欠应了一声,和几个船员一起,小心翼翼地将那台沉重的水下摄像机放入海中。粗壮的电缆缓缓释放,驾驶室里的屏幕随之亮起,开始显示摄像机传回的画面。
随着摄像机不断下潜,屏幕上的光线迅速变暗,只能依靠自带的照明系统。起初是无穷无尽的、悬浮着细小颗粒的幽暗海水,偶尔有一些奇形怪状的深海小鱼被灯光吸引,好奇地凑近又迅速游开。当深度接近七十米时,海底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那是一片与明代沉船所在地截然不同的海底景象。没有相对平坦的泥沙沉积,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嶙峋的、如同被巨斧劈砍过的黑色礁石,礁石之间是深不见底的海沟裂缝。强劲的暗流在礁石间穿梭,卷起阵阵浑浊的泥沙,使得能见度变得极差。
摄像机小心翼翼地沿着巨龟指示的大致区域进行扫描。灯光所及之处,尽是荒凉与死寂,只有一些耐高压的深海生物附着在礁石上,如同异世界的景观。
“这地方……看起来不像有沉船啊?”二愣子盯着屏幕,忍不住嘟囔道,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其他船员也开始窃窃私语,怀疑那巨龟是否这次指错了路。
老崔从机舱探出头,看着屏幕,也皱起了眉头:“春海,这水底下太乱了,暗流这么急,就算有沉船,估计也早就被冲散架,不知道埋在哪条沟里了。”
郭春海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的细节。他相信那只灵龟,它绝不会无缘无故将他们引到这片看似毫无价值的海域。
“往左边那片礁石区靠近一点,”郭春海对着操控摄像机的船员指挥道,“注意避开明显的暗流通道。”
摄像机调整方向,缓缓靠近一片如同巨大屏风般矗立的黑色礁石群。就在灯光扫过礁石底部与一条海沟交界处的阴影区域时,屏幕上的画面突然出现了异常!
那并非完整的船体,而是一截突兀的、与周围天然礁石质感完全不同的巨大木质结构!它斜斜地插在礁石与海沟的缝隙中,大部分被崩塌的碎石和厚厚的沉积物覆盖,只露出一小部分,但那经过人工加工的、虽然饱经侵蚀却依旧能分辨出的规整弧线,明确无误地昭示着它非自然的身份!
“有东西!”格帕欠第一个喊了出来,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
所有人的精神瞬间振奋起来,目光死死锁定屏幕。
“拉近!对准那露出来的部分!”郭春海命令道,心脏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
摄像机镜头缓缓推进,灯光聚焦在那段裸露的木质结构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木头比明代沉船的木质显得更加黝黑、质地似乎也更致密,侵蚀的痕迹极其严重,布满了孔洞和裂纹,仿佛随时会碎裂开来。在木质结构的旁边,散落着一些同样被厚厚钙化物和沉积物包裹的、形状规则的块状物,看不清具体是什么。
“是船!肯定是船的残骸!”老崔也激动地凑了过来,金牙在驾驶室的灯光下闪着光,“看那弧度,像是船舷或者龙骨的一部分!”
“但这木头……看起来好像比明代的那艘还要……还要老?”二愣子挠着头,说出了自己的直观感受。
就在这时,摄像机镜头在调整角度时,无意中照到了旁边海沟边缘的一处凹陷。在那凹陷里,似乎堆积着一些不同于周围礁石颜色的物体。镜头小心翼翼地靠近。
当灯光照亮那片凹陷时,驾驶室里瞬间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那凹陷里,竟然堆积着数十件瓷器!虽然同样覆盖着厚厚的海底沉积物和海洋生物附着,但能看出其器型多样,有碗、有盘、有壶,而且釉色也与明代青花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更为沉静、古朴的釉色,以青白釉、影青釉为主,偶尔能看到一些黑釉或褐釉的器物,器型显得更加浑厚、古朴!
“这……这瓷器的样子……怎么看着跟明代的不太一样啊?”一个年轻船员疑惑道。
陈教授不在这里,但郭春海凭借之前与陈教授交流时恶补的一点有限知识和一种直觉,心脏猛地一缩,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这些瓷器的风格……似乎比明代的更为古老!难道……难道是……
他不敢再想下去,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用尽可能平稳的声音下令:“格帕欠,能不能操控机械臂,尝试取一件相对完整、器型有代表性的小件瓷器上来?动作一定要轻!千万不能损坏!”
水下摄像机配备了一个简单的机械抓臂,原本是用来辅助清理障碍或采集小型样本的。
“我试试!”格帕欠全神贯注,开始小心翼翼地操控机械臂,如同进行一场精细的外科手术。机械臂缓缓伸向那堆瓷器,避开了那些看起来过于脆弱或器型太大的,最终选择了一个半埋在沉积物中、看起来相对完好的青白釉小碗。
机械爪极其轻柔地合拢,夹住了那只小碗的边缘,然后缓缓提起。过程惊心动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那饱经沧桑的瓷器在离开支撑的瞬间就碎裂开来。
幸运的是,那只小碗虽然脆弱,但似乎结构还算稳定,被机械爪完整地提了起来,带离了那片凹陷。
当机械臂带着那只沾满泥污和海生物的小碗,缓缓收回,最终被拉出水面,放置在甲板上预先准备好的、垫着软布的托盘里时,所有人都围拢了过来。
郭春海亲自用淡水和小软刷,像之前处理那只明代青花碗一样,小心翼翼地清洗着这只新出水的瓷碗。
随着污垢褪去,瓷碗的真容逐渐显露。那胎体略显粗糙,却有一种厚重的质感,釉色是典型的青白色,釉面莹润,但光泽内敛,带着一种历经千年岁月沉淀后的温润与静谧。碗身光素无纹,只有几条简单的弦纹,造型古朴大方,与明代青花的繁复画工截然不同!
“这……这碗……”老崔看着这只碗,眼睛瞪得溜圆,他虽然不懂专业鉴定,但也能感受到这只碗透出的那股子极其浓郁的“旧”气,远胜之前那只明代碗!
郭春海的心跳得如同擂鼓。他轻轻将碗翻过来,看向碗底。碗底有垫烧的痕迹,在积年的污垢下,似乎有一个极其模糊的、刻划的款识!
他更加小心地清理着碗底的污垢,终于,一个清晰的、如同刀刻斧凿般的“□”形符号(注:此为假设的宋代印记,实际可能为各种款识,如“官”、“蔡”、“永清”等,或无款),显露了出来!这个符号的风格,与明代常见的“大明xx年制”或吉语款完全不同,带着一种更为古老、拙朴的气息!
“宋……难道是宋代的?!”一个颤抖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是负责记录数据的年轻助手,他跟着陈教授耳濡目染,比其他人多一些知识。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甲板上炸响!
宋代!比明代还要早几百年!如果这真的是一艘宋代沉船,其历史价值和考古意义,将远超那艘明代嘉靖商船!
所有人都被这个可能性惊呆了,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就连一向沉稳的格帕欠,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郭春海看着托盘里那只古朴的青白釉碗,又望向那片吞噬了巨龟和更多秘密的幽深海域,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灵龟引路,再现奇迹!它不仅仅指引他们找到了另一艘沉船,更可能是一艘年代更为久远、价值更加无法估量的宋代沉船!
这一次的发现,将不再是县级、省级的轰动,恐怕要惊动整个国家的考古界和历史学界!
他深吸一口冰冷而咸腥的海风,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事情,越来越大了。
“立刻记录坐标!所有人员,严禁对外泄露任何信息!格帕欠,继续用摄像机对周边进行详细扫描,但不要再触碰任何器物!我们需要立刻返航,向陈教授和工作组汇报!”郭春海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蛟龙号”再次起锚,调转船头。来时带着探寻的期望,归时却带着一个足以石破天惊的发现。甲板上,那只宋代的青白釉碗被小心翼翼地保管起来,而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与一种见证历史的庄重感。
大海之下,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他们,“蛟龙号”和它的船员们,仿佛被命运的丝线牵引着,正一步步揭开这厚重帷幕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