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原野的硝烟,虽已渐渐散去,但那场惨烈大战留下的创伤,却深深烙印在刚刚统一的华夏大地上。轩辕这位刚刚从血与火中走出的胜利者,深知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战场,而是来自内部的整合与秩序的建立。
他并没有沉溺于胜利的喜悦,也没有被眼前的和平所麻痹。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工匠,将全部心力投入到人族的整合之中。
他亲自巡行四方,足迹踏遍曾经敌对的部落领地。他不再仅仅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个兄长、一个导师的身份,倾听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需求。他推行统一的文字,让各部落的人们能够彼此交流;
他改良农具,教导耕种技术,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得以温饱;他设立集市,促进贸易,让原本隔绝的部落开始互通有无,经济得以复苏。同时,他整编军队,将那些曾经为蚩尤效力的部落战士,也纳入了自己的编制,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共同的目标,逐渐消弭了他们心中的隔阂与敌意。
三十年的时光,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无息间,曾经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人族,终于凝聚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人心安定,百业兴旺,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如同地底的熔岩,开始汇聚、喷薄,人族的气运,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再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涨。
这股强大的气运,如同星辰般闪耀,穿透了层层时空的阻隔,最终被洪荒世界中最顶尖的存在——六圣所感知。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青乾以及女娲娘娘,这六位站在三界之巅、几乎等同天地法则的圣人,此刻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人族,以及他们的领袖轩辕。
六位圣人如同亘古存在的星辰降临,他们的光辉笼罩了轩辕所在的人族祖地。圣人的威严与神圣,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敬畏。经过短暂的交流,六圣对轩辕的功绩以及人族的潜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轩辕不仅是更是一位有着深远眼光和卓越能力的共主。
册封仪式上,天降功德,使得轩辕的气运更是如日中天。这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道义的认可,是天地法则对轩辕统治合法性的加持。受此殊荣,轩辕并未自满,他明白,皇位虽尊,但唯有真正证道,与天地同寿,与人族同在,才能真正稳固人皇之位,为人族开辟万世基业。
册封仪式进行到最关键的环节,青乾手持那方散发着古老而磅礴气息的崆峒印,走到了轩辕面前。这崆峒印,乃是人族至宝,承载着无数岁月的道韵,此刻在他手中,更显得重逾万钧。青乾神情肃穆,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缓缓举起崆峒印,对准轩辕的头顶,沉声道:“奉道祖之命,册封轩辕,为三皇之列,人皇之位,受万世敬仰!”
随着他话音落下,崆峒印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印面之上古老的纹路亮起,一道柔和而神圣的光芒笼罩了轩辕。这本应是功德加身、天降祥瑞的时刻,所有人,包括轩辕黄帝自己,都屏息以待,期待着那传说中如同甘霖般、足以泽被万民的满天功德降下。
然而,等了许久,那预期的功德金雨并未如约而至。只有零星几点微弱的金光,如同萤火般,稀疏地落下。与众人记忆中,神农氏受封时那如同银河倒泻、漫天都是功德光辉的盛况相比,这简直微不足道,甚至只有那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轩辕眉头微蹙,他感受到了那点功德之力,虽然稀薄,却异常精纯,似乎在引导着他去感悟某种更深层次的道。他心中虽有疑惑,但并未表露出来,只是静静感受着。
更令人惊愕的是,那稀少的功德金光,在落下轩辕头顶后,并未完全融入他,而是大部分又飘散开来,径直飞向了云霄。云霄依旧淡然,只是微微抬手,那些功德便如流水般汇入混元金斗内,金斗让她周身散发出一层更柔和的、近乎虚无的宝光。
剩下的最后一缕功德,更是如同游丝般,被阐教众多弟子以分润,各自获得了一丝微不足道的感应。广成子等人看着这情景,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化为复杂难明之色。他们原以为人皇证道,功德无量,至少阐教弟子也能分一杯羹,却没想到,最终竟是这样一种结果。
功德散尽的瞬间,整个天际仿佛失去了支撑。原本还有些残留祥云的天空,云团开始重新汇聚。但这一次,汇聚而来的不再是洁白如絮的祥云,而是翻滚着、压迫着,如同浓墨泼洒的乌云。
乌云越聚越厚,越压越低,仿佛下一刻就要将整个大地吞噬。天空中弥漫开一股压抑、不祥的气息,与刚才那短暂的功德祥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所有人都心头一沉,不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翻滚的乌云如同活物般,在天空中凝聚成狰狞可怖的形态,仿佛无数双空洞的眼眸在俯视着下方。云层深处,开始发出沉闷的雷鸣,不是那种预示着甘霖的清脆响声,而是如同万千重锤砸在人心上的钝响,让人心神俱颤。
突然,乌云裂开一道漆黑的缝隙,一道并非金光,而是带着灰败、污浊色泽的“光”柱骤然降下!这并非祥瑞,而是真正的业力!
众多修士惊叫道业力,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业力降临。
业力,乃是因果循环、罪孽沉淀所化,无形无质,却能侵蚀神魂,销蚀道基。这股业力仿佛带着无尽的怨念与因果的枷锁,精准地笼罩了在场所有修为高深的存在。
首当其冲的,是阐教和西方教的顶尖人物。
广成子,这位阐教的精英大仙,修为早已臻至准圣之境,与圣人不过一步之遥。此刻,在那股强大的业力侵蚀下,他只觉得周身的法力如同冰雪消融般迅速流失,丹田内的混元珠也开始变得黯淡无光。他全力运转道法,试图抵挡,但那业力如同跗骨之蛆,根本无法彻底驱除。只听他闷哼一声,身形一晃,周身的圣光瞬间黯淡了大半,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轰然崩塌了一角。他的修为,竟在这瞬间,从准圣之境,硬生生跌落回了大罗金仙后期!
与此同时,西方教的弥勒和药师也遭遇了同样的厄运。他们两人同样是在准圣边缘徘徊的存在,承载着西方教的大业。业力降下,如同两把无形的巨锤,狠狠砸在了他们的道基之上。
弥勒脸上的慈悲笑容瞬间凝固,眼中闪过一丝惊骇与难以置信,药师手中的琉璃宝瓶也“啪”地一声裂开了一道细纹。他们的修为,也随着那股侵蚀,从准圣境界跌落回了大罗金仙后期!
更惨的是其他一众弟子。无论是阐教的赤精子、惧留孙,还是西方教的十八罗汉,乃至接引旁边的几个罗汉,都未能幸免。他们引以为傲的法力、神通,如同潮水般退去,境界直线下降。一些原本就修为不低的弟子,直接从大罗金仙中期跌到了初期,甚至有人跌出了大罗境界,重新回到了太乙金仙的层次。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惊恐和难以置信,他们引以为傲的修为,竟在瞬间化为乌有!
整个场面瞬间从之前的肃穆期待,变成了混乱与恐慌。业力带来的不仅是修为的倒退,更是对根基的侵蚀,对信心的打击。轩辕黄帝虽然修为尚浅,但也感受到了那股业力带来的沉重压力,仿佛有无形的锁链缠上了他的身体,让他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他看着身边修为高深的前辈们瞬间凋零,心中充满了惊疑和不安:这究竟是为何?为何功德之后,竟是业力降临?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