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岛上,清风吹拂,灵气氤氲。女娲娘娘盘膝坐在紫玉莲台之上,周身环绕着一缕极其精纯的鸿蒙紫气。这紫气自开天辟地之时便存在,是先天大道的具象,得之可证混元,得道成圣。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女娲娘娘却始终在这紫气中找不到突破的契机,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焦灼与迷茫,如同藤蔓般缠绕着她。她能感觉到,自己似乎卡在了某个瓶颈,再难寸进。
听闻青乾师兄已成功证道混元大罗金仙,女娲心中更是震动。青乾虽是道祖嫡传,根基深厚,但自己同样是道祖亲点。为何偏偏自己,在这最关键的一步上停滞不前?这份对比,让她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她缓缓睁开了双眼,眼中带着一丝倦怠。再留在此地,似乎也于事无补。女娲心念一动,身形一闪,离开了瀛洲岛那熟悉的灵境,朝着遥远的周山方向而去。那里,是她初化形,初修道的地方,或许,能找回一些失落的初心。
回到周山附近,女娲并未再寻什么洞天福地,而是径直来到一条清澈的河流边。河水潺潺,映照着两岸青翠的山色,也映出了她那绝美的面容。她静坐于河岸,微风拂过,吹动她素洁的衣袂,也吹乱了她的思绪。她开始冥想,回溯自己自鸿蒙初判时化形以来的点点滴滴:听道紫霄宫的情景,参与封神大战的惊心动魄,创立仙庭的辉煌与覆灭……一切的一切,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
不知过了多久,女娲的目光,落在了河水中自己的倒影上。那倒影,清晰而真实,仿佛另一个自己。看着看着,她心中忽然一动。这倒影,这具身躯,这意识……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天地间,只有自己这样的存在?这洪荒世界如此广阔,却为何显得如此空旷与寂寥?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她猛地抬起头,望向四周空旷的世界,又低下头,再次看向河水中的倒影。一个大胆而奇异的构想,在她心中悄然成型。
“或许……我可以创造一个‘同类’?”女娲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她站起身,走到河边,伸手掬起一捧湿润的泥土。这泥土,混合着水的柔软与土的坚韧,触感温润。女娲低下头,仔细端详着河水中的倒影,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捧泥土,按照倒影中的模样,一点一点地捏塑起来。
她先捏出了一个大致的人形轮廓,然后是头部、四肢,最后是手指和脚趾。她的动作极其专注,仿佛这捧泥土,就是她全部的心神寄托。泥人的身形,与她自己惊人地相似,只是略显粗糙。
捏好后,女娲尝试将一丝灵力输入泥人之中。然而,随着灵力的灌注,泥人非但没有活过来,反而因为内部压力,发出“咔嚓”一声脆响,裂开了一道缝隙,她输入的灵力也随之逸散。
女娲皱了皱眉,没有气馁。她再次捧起泥土,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这一次,她更加仔细,试图让泥人的结构更完美。捏好,输入灵力,结果依旧相同,泥人再次开裂。
一次,两次,三次……女娲不停地捏,不停地尝试。河岸边,渐渐堆起了一小堆破碎的泥人。她甚至尝试加入了一些常见的灵草、宝石粉末,希望能增加泥土的灵性,但结果依然失败。这些泥人,终究只是没有生命的死物,无法承载哪怕一丝的灵识与生机。
女娲的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困惑和挫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无法成功?是材料不对?还是方法错了?亦或是,她这个想法本身,就太过荒谬?
她停下动作,望着手中那团湿润的泥土,陷入了沉思。她需要找到问题的关键。
青乾在盘古塔中稳固了刚突破的混元大罗金仙境界,心神微动间,竟隐隐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波动。那气息并非来自强者的争斗,而是一种充满了创造与焦灼、反复尝试的微弱波动,隐隐指向周山附近。他心念电转,立刻想到了那位同样在苦苦求索的师姐——女娲娘娘。他感应到那波动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屡次失败的挫败感,这让他心中一动。以他的修为,虽不能完全看透,却也隐约猜到,女娲娘娘似乎在尝试创造一种全新的生灵。
青乾深知,创造生命,尤其是具有灵智的生命,乃是逆天而行的大造化,绝非易事。而要完成这等伟业,寻常的泥土根本无法承载那等精纯的造化之力。他立刻想到了一种传说中的至宝材料——九天息壤,那是天生地长、能自行生长、蕴含着土行本源与生命力的神奇泥土,是造物的最佳根基。他记得自己从周山拔回来的先天葫芦藤中,恰好存有一部份的九天息壤。
想到此处,青乾不再犹豫。他身形一晃,化作一道流光,以混元大罗金仙的速度,瞬间跨越了遥远的距离,直奔周山而去。云层在他身下飞速掠过,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当青乾抵达周山,远远便看到女娲娘娘独自一人坐在河边,身姿落寞,眉头紧锁,正反复地搓揉、捏塑着手中的泥土。她面前的地上,散落着许多捏好又破碎的泥人,显然已经尝试了不知多少次。青乾心中一叹,上前几步,轻轻落下,并未惊扰她,只是将手中的混元金斗递了过去。
“师姐,试试这个吧。”青乾的声音温和,带着一丝了然。
女娲闻声抬头,看到青乾,又看到他手中那散发着古朴气息的混元金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接过金斗,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小撮色泽温润、散发着淡淡土行与生命气息的泥土。
“这是……”女娲指尖拂过,立刻感应到这泥土中蕴含的非凡力量。
“九天息壤。”青乾微笑道,“寻常泥土,如何能承载造化?”
女娲恍然大悟,眼中精光一闪:“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怪不得屡试屡败,果然是材料不对!这九天息壤,蕴含着最本源的生命之力,远非凡土可比!”她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女娲不再犹豫,迅速从混元金斗中取出一小团九天息壤,按照自己的模样,飞快地捏塑起来。这一次,她的动作流畅而充满韵律,仿佛早已胸有成竹。泥人的身形在她手中逐渐成型,栩栩如生。
捏好后,女娲深吸一口气,将一丝精纯的灵力缓缓注入泥人之中。这一次,泥人非但没有开裂,反而逐渐变得圆润光泽,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眨眼间,一个活生生的、与女娲相貌相似的“人”便出现在了面前。然而,这个“人”虽然形态完整,眼神却空洞无物,显然没有灵智。
女娲有些意外,随即明白了过来:“灵躯是有了,但还需要赋予灵智。”
青乾在一旁观察,摸着下巴,思索道:“有了灵躯,却无灵智,看来还需要再添些东西。什么东西最能化育灵智呢?”
他边说边从自己的空间法宝中取出各种珍贵的材料,有散发着清香的灵根,有蕴含着星辰之力的晶石,甚至还有几件极品先天灵宝的碎片。他随手拿起一瓶装着清澈液体的净瓶,里面装着的是极为稀少的三光神水——日精、月华、星辉凝聚而成的神水,乃是滋养灵智的绝佳之物。
“试试这个吧,三光神水,蕴含着日月星辰的灵慧之光。”青乾将净瓶递给女娲。
女娲接过净瓶,倒出一小滴三光神水,融入九天息壤之中,再次捏塑。这一次,她捏的速度更快,心中充满了期待。注入灵气后,泥人再次化形,当那个“人”睁开眼睛时,眼中已有了灵动的光彩,不再是空洞一片。他看着女娲,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随即跪倒在地,恭敬地行礼:“圣母娘娘,谢谢您!”
说罢便将那个没灵智的重新华为九天息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