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暮春的风带着三分暖意七分缠绵,卷着国子监墙外的海棠花瓣,轻飘飘落在沈清辞的月白锦袍上。她抬手拂去肩头落英,指尖刚触到花瓣细腻的肌理,身后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小厮略显慌张的呼喊:“小姐!小姐!府里来人了,说……说宫里传了口谕,宣您即刻入宫见驾!”
沈清辞回眸时,眼底还带着几分方才与同窗论辩时的狡黠笑意,闻言挑了挑眉梢:“入宫?这时候?莫不是陛下突然想起,要给我颁个‘国子监第一辩才’的匾额?”
跟在她身边的丫鬟晚晴早已习惯了自家小姐的跳脱,却还是忍不住忧心忡忡:“小姐,宫里不比外头,可别随口玩笑。方才来的公公说,是皇后娘娘亲自传话,还说……还说让您带上上次做的那盏琉璃灯。”
“琉璃灯?”沈清辞眸色微动。那盏灯是她前些日子闲得无聊,用西洋传来的彩色琉璃碎片拼的,灯身雕着缠枝莲纹,内里点上烛火后,光影流转如星河倾泻,当时只当玩物送了给长公主,怎会传到皇后宫里去?
她心里转着念头,面上却依旧云淡风轻,拍了拍晚晴的手:“慌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侯府的姑娘,还能怕了那深宫大院不成?走,回府换身衣裳,顺便带上我的‘救命法宝’。”
所谓的“救命法宝”,其实是个巴掌大的锦盒,里面装着几枚用特殊矿石磨成的粉末,遇火即燃,烟雾无毒却能让人短暂视物不清——这是她穿越过来后,结合现代化学知识捣鼓出来的小玩意儿,本是以防万一,没想到今日竟真派上了用场。
回府换了一身石榴红的宫装,裙摆绣着暗金的鸾鸟纹,行走间流光溢彩,既不失侯府千金的华贵,又透着几分灵动俏媚。沈清辞对着铜镜理了理鬓边的珍珠步摇,忽听得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清辞妹妹,听闻你要入宫,为兄特来送你一程。”
来人正是她的表哥,如今在大理寺任职的苏瑾年。他身着藏青色官袍,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担忧:“宫里形势复杂,尤其是皇后娘娘近日似有心事,你此番前去,万事小心。若有任何不妥,即刻让人给我递消息,大理寺虽不能直接干预后宫,但为你周旋一二还是可以的。”
沈清辞心头一暖,笑着福了福身:“多谢表哥关心。放心吧,我这人福大命大,再者说了,我手里的‘筹码’可不少,皇后娘娘就算有什么心思,也未必敢对我怎么样。”
苏瑾年见她胸有成竹,稍稍放下心来,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她:“这是我母妃当年赐我的平安扣,你戴上,或许能帮你挡些灾祸。”
沈清辞接过玉佩,触手温润,玉佩上刻着繁复的云纹,一看便知不是凡品。她也不推辞,直接系在腰间:“那我便却之不恭了,等我平安回来,定请表哥喝我亲手酿的桃花酒。”
告别苏瑾年,沈清辞带着晚晴和那盏琉璃灯,跟着传旨的公公上了马车。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沈清辞掀开车帘一角,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里暗暗思索。
皇后突然宣她入宫,还要带上琉璃灯,绝非偶然。前段时间,长公主在宫中设宴,她曾带着那盏琉璃灯赴宴,当时皇后也在场,还特意询问了琉璃灯的做法。如今想来,皇后或许是想让她为宫中再做些类似的物件,可若是仅仅如此,又何必如此急切?
再者,近来朝中局势微妙,太子与几位皇子明争暗斗,皇后作为太子生母,自然是极力维护太子的地位。而她沈清辞,虽只是侯府千金,却因着之前几次无意间帮了皇帝的忙,得了不少赏赐,在宫中也算是有几分薄面。皇后这时候召她入宫,会不会是想拉拢她,或者……利用她?
一路思忖着,马车不知不觉已到了宫门口。沈清辞敛了敛神色,随着公公穿过层层宫门,宫墙高耸,红墙黄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却也透着几分压抑。行至坤宁宫门口,早有宫女等候在此,见了沈清辞,恭敬地行了一礼:“沈小姐,皇后娘娘已在殿内等候,请随我来。”
沈清辞颔首,提步走入殿中。坤宁宫殿内陈设奢华,紫檀木的桌椅,墙上挂着名家字画,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皇后端坐在主位上,身着明黄色的宫装,头戴凤冠,面容雍容华贵,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臣女沈清辞,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沈清辞依着宫规行礼,姿态优雅,不卑不亢。
皇后抬了抬手,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平身吧。赐座。”
“谢娘娘。”沈清辞起身,在宫女搬来的锦凳上坐下,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殿内,只见殿角站着几个面生的宫女太监,神色肃穆,气氛隐约有些凝重。
皇后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缓缓开口:“沈小姐,今日召你入宫,想必你也好奇缘由吧?”
沈清辞微微一笑,从容答道:“臣女愚钝,不知娘娘深意,还请娘娘明示。”
“你那日送给长公主的琉璃灯,本宫甚是喜欢。”皇后放下茶盏,目光落在沈清辞带来的琉璃灯上,“那灯做工精巧,光影绚丽,本宫想着,再过几日便是太后的寿辰,若是能多做几盏这样的琉璃灯,摆在寿宴上,定能添不少光彩。”
原来是为了太后寿辰?沈清辞心中微动,面上却依旧恭敬:“能为太后寿辰尽一份力,是臣女的荣幸。只是这琉璃灯制作颇为繁琐,且所需的琉璃碎片不易寻得,不知娘娘需要多少盏?何时要用?”
“本宫想着,十盏便好,三日后便是太后寿辰,时间上怕是有些仓促。”皇后看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沈小姐聪慧过人,想必能想出办法吧?”
三日后?沈清辞暗自咋舌,这皇后还真是赶鸭子上架。十盏琉璃灯,就算她通宵达旦地做,也未必能赶得及,更何况那些琉璃碎片,还是她托人从西洋商人那里高价买来的,存货本就不多。
她正想开口推辞,却见皇后话锋一转:“沈小姐若是能按时完成,本宫自然不会亏待你。你父亲近日在朝堂上颇有建树,本宫已向陛下提议,封你为县主,不知沈小姐意下如何?”
封县主?这诱惑不可谓不大。县主虽只是个虚衔,却也是极大的荣誉,对她父亲在朝中的地位也大有裨益。沈清辞心中冷笑,皇后这是想用县主之位来拿捏她啊。
她沉吟片刻,面上露出为难之色:“娘娘厚爱,臣女感激不尽。只是三日内做出十盏琉璃灯,实在是太难为臣女了。并非臣女不愿,实在是时间紧迫,且材料不足,若是勉强为之,做得不好,反而辜负了娘娘的期望,惹太后不悦。”
皇后脸色微沉,似乎没想到沈清辞会拒绝:“怎么?沈小姐是觉得县主之位还不够吗?”
“娘娘误会了。”沈清辞连忙起身行礼,“臣女并非此意。只是此事确实超出了臣女的能力范围。不过,臣女倒有一个主意,或许能为太后寿宴增添光彩,且比琉璃灯更具新意。”
“哦?什么主意?”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沈清辞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臣女想着,太后素来喜爱花草,不如我们用新鲜的花朵制作成灯盏。将花瓣一片片粘在灯笼骨架上,内里点上烛火,既能散发花香,又能呈现出别样的光影效果,而且制作起来也比琉璃灯简单些,三日内足够完成。”
“用花朵做灯?”皇后有些意外,随即点了点头,“这主意倒是新颖。只是花朵易谢,若是寿宴上灯盏突然凋谢,岂不是失礼?”
“娘娘放心。”沈清辞胸有成竹,“臣女有办法让花朵保持新鲜,至少能维持一日一夜不凋谢。而且,臣女还可以在灯盏上点缀一些珍珠宝石,更显华贵,想必太后定会喜欢。”
皇后沉吟片刻,觉得沈清辞的主意确实不错,而且也给了她台阶下,便点了点头:“好,那便依你所言。三日后,本宫要在寿宴上看到你所说的花朵灯盏,若是做得好,县主之位,本宫定帮你求来。”
“谢娘娘成全。”沈清辞松了口气,连忙道谢。
正欲告退,却见皇后身边的掌事太监突然上前一步,躬身道:“娘娘,方才御花园那边来报,说有一株百年牡丹突然枯萎了,那可是太后最喜爱的花,再过几日便是寿辰,这可如何是好?”
皇后脸色骤变,猛地一拍桌子:“什么?百年牡丹枯萎了?是谁如此大胆,竟敢损坏太后心爱的花草?”
殿内众人皆是一惊,纷纷低下头,不敢言语。沈清辞心中也是一动,百年牡丹突然枯萎,此事未免太过蹊跷。御花园的花草都有专人照料,更何况是太后喜爱的牡丹,更是呵护备至,怎么会突然枯萎?
皇后怒气冲冲地站起身:“摆驾御花园!沈小姐,你也随本宫一同前去看看。”
“是。”沈清辞无奈,只得跟着皇后前往御花园。
御花园内,那株百年牡丹果然已经枯萎,原本娇艳的花瓣变得干枯发黄,毫无生气。周围围着不少宫女太监,皆是神色惶恐。太后身边的李嬷嬷也在一旁,见皇后到来,连忙上前哭诉:“皇后娘娘,您可得为太后做主啊!这株牡丹是太后的心头肉,如今变成这样,太后若是知道了,定然会伤心不已。”
皇后看着枯萎的牡丹,脸色铁青:“查!给本宫仔细查!是谁敢在御花园动手脚?若是查出来,本宫定不饶他!”
宫女太监们连忙四散开来,仔细检查牡丹周围的情况。沈清辞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牡丹的根茎,只见根茎处有一道细微的伤口,伤口周围的土壤颜色有些异常。她心中一动,用手指沾了一点土壤,放在鼻尖闻了闻,隐约闻到一丝淡淡的异味。
“娘娘,臣女有话要说。”沈清辞站起身,对着皇后说道。
“哦?沈小姐有什么发现?”皇后看向她。
沈清辞指着牡丹根茎处的伤口:“娘娘请看,这株牡丹的根茎处有一道伤口,而且周围的土壤似乎被人动过手脚。臣女怀疑,牡丹并非自然枯萎,而是被人下毒了。”
“下毒?”皇后一惊,“谁这么大胆,竟敢在御花园下毒?”
李嬷嬷也是脸色发白:“沈小姐,你可别胡说,这御花园守卫森严,怎么会有人下毒?”
“嬷嬷别急,臣女并非胡说。”沈清辞从容答道,“这土壤中有一种淡淡的异味,臣女曾在一本医书上见过,有一种毒药,无色无味,却能让花草在短时间内枯萎,而且不易被人察觉。想必是有人故意用这种毒药毒害了牡丹,想要在太后寿辰前惹太后不快。”
皇后闻言,脸色更加难看:“敢在宫中下毒,还敢针对太后,真是胆大包天!沈小姐,你能查出这毒药的来源吗?”
沈清辞沉吟片刻:“臣女可以试试。不过,臣女需要一些工具,还请娘娘允许臣女在此处仔细勘察。”
“准了。”皇后点了点头,“来人,给沈小姐准备所需的工具。”
很快,宫女便拿来了铲子、放大镜等工具。沈清辞拿着铲子,小心翼翼地挖开牡丹周围的土壤,仔细检查着。晚晴在一旁为她打下手,递工具、擦汗,十分默契。
沈清辞挖了一会儿,突然在土壤中发现了一枚细小的银针,银针的一端已经变黑。她心中一喜,拿起银针递给皇后:“娘娘,您看,这枚银针想必就是下毒之人用来传递毒药的工具。银针变黑,说明这毒药确实含有剧毒。”
皇后看着变黑的银针,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看来此事确实是有人蓄意为之。沈小姐,你还能找到其他线索吗?”
沈清辞继续勘察,突然,她在牡丹旁边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块细小的锦缎碎片,碎片上绣着一朵小小的栀子花。她心中一动,这栀子花的绣纹,她似乎在哪里见过。
“娘娘,您看这块锦缎碎片。”沈清辞将锦缎碎片递给皇后,“这碎片上的绣纹十分特别,或许能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下毒之人。”
皇后接过锦缎碎片,仔细看了看:“这绣纹确实有些眼熟……对了,这是淑妃宫里的绣纹!淑妃最喜欢栀子花,她宫里的宫女太监,衣物上都绣着这样的栀子花。”
“淑妃?”沈清辞心中一动。淑妃是三皇子的生母,与皇后素来不和,想必是想借着牡丹之事,在太后寿辰前给皇后一个下马威,同时也让太后不快。
“好啊,竟敢是她!”皇后怒不可遏,“摆驾淑妃宫!本宫倒要问问她,为何要做出如此恶毒之事!”
“娘娘息怒。”沈清辞连忙拦住皇后,“娘娘,此事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若是贸然前往淑妃宫,恐怕会打草惊蛇,而且也会让陛下为难。不如我们先暗中调查,等拿到确凿的证据,再向陛下禀明,到时候淑妃自然无从抵赖。”
皇后冷静下来,觉得沈清辞说得有道理:“那依沈小姐之见,我们该如何调查?”
“臣女有一计。”沈清辞微微一笑,附在皇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皇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就依你之计。此事便交给你去办,本宫会让宫中侍卫暗中配合你。”
“请娘娘放心,臣女定不辱使命。”沈清辞自信满满。
离开御花园,沈清辞并没有立刻回府,而是按照计划,带着晚晴来到了内务府。内务府掌管着宫中的衣物、用品等,想要查到锦缎碎片的来源,内务府是关键。
内务府总管见沈清辞到来,连忙上前迎接:“沈小姐大驾光临,不知有何吩咐?”
沈清辞拿出那块锦缎碎片:“总管大人,劳烦你看看,这块锦缎碎片是哪种布料,出自哪个宫苑?”
总管大人接过锦缎碎片,仔细看了看,又递给身边的管事太监:“你们也看看,认不认识这锦缎?”
管事太监们传阅着锦缎碎片,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太监说道:“回总管大人,回沈小姐,这锦缎是上等的云锦,而且这栀子花绣纹,确实是淑妃宫里的样式。前些日子,淑妃宫里还来内务府领过一批这样的云锦,说是要给宫女们做新衣裳。”
“果然是淑妃宫的。”沈清辞心中了然,“总管大人,能否麻烦你查一下,淑妃宫领走的云锦,有没有缺少或者损坏的?”
“这……”总管大人有些为难,“沈小姐,宫中各宫领走的物品,我们都会有记录,但是否缺少或损坏,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无妨。”沈清辞微微一笑,“总管大人只需将淑妃宫领走云锦的记录给我看看即可。”
总管大人不敢怠慢,连忙让人拿来了记录册。沈清辞仔细翻阅着记录册,只见上面写着,淑妃宫在三日前领走了十匹云锦,用途是给宫女做衣裳。
“三日前?”沈清辞心中一动,那正是牡丹开始枯萎的时候。看来,下毒之人很可能就是淑妃宫里的人,而且是用领走的云锦制作了下毒的工具。
她放下记录册,对着总管大人说道:“多谢总管大人配合。此事关系重大,还请总管大人暂时保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我们来过。”
“沈小姐放心,奴才明白。”总管大人连忙点头。
离开内务府,晚晴忍不住问道:“小姐,现在证据指向淑妃宫,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接下来,我们要找到下毒的人。”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淑妃宫里的宫女那么多,总不能一个个去问。不过,我有办法让下毒之人自己露出马脚。”
她带着晚晴回到坤宁宫,向皇后禀报了调查结果。皇后听后,十分愤怒:“果然是淑妃那个贱人!沈小姐,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她露出马脚?”
“娘娘,臣女想着,明日便是太后寿辰的前一日,宫中定会十分忙碌。我们可以故意散布消息,说已经查到了下毒之人的线索,而且那下毒之人身上有特殊的标记。这样一来,下毒之人必定会惊慌失措,我们再暗中观察淑妃宫的人,定能找到线索。”沈清辞说道。
“好主意!”皇后点了点头,“就这么办。本宫会让宫中的宫女太监们故意议论此事,让淑妃宫里的人听到。”
果然,不出沈清辞所料,消息散布出去后,淑妃宫里顿时乱作一团。沈清辞通过皇后安排的眼线得知,淑妃宫里有一个名叫小桃的宫女,今日神色异常,总是躲躲闪闪,似乎有什么心事。
“就是她了。”沈清辞微微一笑,“娘娘,我们可以派人去传小桃到坤宁宫问话。想必她心中有鬼,一受审问,定会如实招供。”
皇后立刻派人去传小桃。小桃被带到坤宁宫时,脸色苍白,浑身发抖,一看便知心里有鬼。
皇后坐在主位上,威严地看着小桃:“小桃,你可知罪?”
小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娘娘,奴婢不知……不知犯了什么罪……”
“不知?”皇后冷笑一声,“你还敢狡辩!本宫问你,御花园那株百年牡丹,是不是你下毒害死的?”
小桃闻言,身子一僵,脸色更加苍白:“娘娘……奴婢没有……奴婢没有下毒……”
“没有?”沈清辞走上前,拿出那块锦缎碎片,“这锦缎碎片是从你身上掉下来的吧?上面的栀子花绣纹,正是淑妃宫的样式。而且,我们已经查到,淑妃宫三日前领走了云锦,而你最近正好做了一件新衣裳,是不是用的就是那批云锦?”
小桃看着锦缎碎片,眼神中充满了恐惧:“是……是奴婢的……但奴婢真的没有下毒……”
“事到如今,你还敢嘴硬!”皇后一拍桌子,“来人,给本宫掌嘴!看她招不招!”
旁边的宫女立刻上前,就要动手。小桃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哭喊:“娘娘饶命!奴婢招!奴婢招!是……是淑妃娘娘让奴婢做的!”
“果然是淑妃!”皇后怒不可遏,“她为何要让你这么做?”
“淑妃娘娘说……说太后素来偏爱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不喜欢三皇子。她想在太后寿辰前,让太后不高兴,这样……这样陛下或许就会对太子殿下有意见,三皇子才有机会……”小桃断断续续地说道。
沈清辞心中冷笑,果然是为了皇子之间的争斗。淑妃也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用这种手段。
“好,好得很!”皇后气得浑身发抖,“淑妃这个贱人,竟敢如此算计本宫和太子!沈小姐,今日多亏了你,否则本宫还被蒙在鼓里。”
“娘娘客气了,这是臣女应该做的。”沈清辞微微躬身。
皇后看着小桃,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将她带下去,严加看管,明日禀明陛下,再做处置!”
“是。”宫女们立刻上前,将小桃拖了下去。
解决了牡丹之事,沈清辞终于可以安心回府制作花朵灯盏了。回到侯府,她立刻召集了府里的丫鬟仆妇,分工合作。有的去采摘新鲜的花朵,有的准备灯笼骨架,有的则负责将花瓣粘在骨架上。
沈清辞则亲自指导大家如何处理花朵,让花朵保持新鲜。她将特制的营养液喷洒在花瓣上,再用薄纱轻轻包裹,这样一来,花朵便能长时间保持娇艳。
众人忙碌了整整一夜,终于在第三日清晨,将十盏花朵灯盏制作完成。每盏灯盏都由不同的花朵组成,有玫瑰、牡丹、茉莉、桂花等,色彩斑斓,香气扑鼻。灯盏上点缀着细小的珍珠和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华贵。
“小姐,您快看,灯盏做好了!”晚晴兴奋地说道。
沈清辞看着眼前的灯盏,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很漂亮。想必太后定会喜欢。”
正准备出发前往皇宫,苏瑾年再次来到侯府:“清辞妹妹,准备好了吗?为兄陪你一同入宫。”
“表哥怎么来了?”沈清辞有些意外。
“今日是太后寿辰,宫中宾客众多,我担心会有人趁机对你不利。”苏瑾年看着她,眼中满是关切,“有我在身边,也能护你周全。”
沈清辞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好,那就麻烦表哥了。”
两人带着十盏花朵灯盏,一同前往皇宫。此时的皇宫已经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前来祝寿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及其家眷络绎不绝,个个身着华服,喜气洋洋。
沈清辞和苏瑾年刚走到太和殿门口,便遇到了长公主。长公主看到他们带来的花朵灯盏,眼前一亮:“清辞,这就是你说的花朵灯盏?真是漂亮!比那琉璃灯还要别致。”
“长公主过奖了。”沈清辞微微一笑,“希望能让太后喜欢。”
“太后定会喜欢的。”长公主笑着说道,“走,我们一同进去给太后祝寿。”
三人一同走入太和殿,殿内更是热闹非凡。太后端坐在主位上,身着华丽的寿衣,头戴凤冠,精神矍铄。皇帝和皇后坐在太后两侧,接受众人的朝拜。
沈清辞和苏瑾年上前给太后祝寿,随后,沈清辞让人将花朵灯盏摆放在殿内各处。点燃烛火后,灯盏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光影与花香交织在一起,整个大殿都变得温馨而浪漫。
太后看着眼前的花朵灯盏,眼中满是喜爱:“这灯盏真是别致,既好看又好闻,清辞,这又是你的巧思吧?”
“回太后,是臣女一点微薄之力,能让太后喜欢,臣女甚是荣幸。”沈清辞恭敬地答道。
“好,好,真是个聪慧灵巧的孩子。”太后笑着点了点头,“来人,赏沈小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
“谢太后赏赐。”沈清辞连忙道谢。
就在这时,淑妃突然走上前,笑着说道:“太后,沈小姐的灯盏确实漂亮,只是不知这花朵能保持多久新鲜?若是一会儿就凋谢了,岂不是煞风景?”
沈清辞心中冷笑,淑妃这是不甘心,想故意找茬。她从容答道:“淑妃娘娘放心,臣女已经用特殊的方法处理过花朵,至少能保持一日一夜不凋谢。而且,就算花朵凋谢了,这灯盏的骨架上还有珍珠宝石点缀,依旧十分美观。”
淑妃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太后打断:“好了,今日是本宫的寿辰,大家开开心心的才好。清辞的灯盏做得很好,本宫很喜欢,淑妃就不必多言了。”
淑妃心中不甘,却也不敢违抗太后的意思,只得讪讪地退到一旁。
寿宴开始后,众人推杯换盏,气氛十分热烈。沈清辞陪着长公主说话,偶尔也会和苏瑾年相视一笑,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
然而,就在寿宴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有宫女慌张地跑了进来:“太后!皇后娘娘!不好了!殿外的花朵灯盏突然着火了!”
众人皆是一惊,纷纷看向殿外。只见殿外的几盏花朵灯盏果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开来。
“不好!”沈清辞心中一紧,她制作的花朵灯盏虽然用了易燃的花瓣,但她已经特意处理过,而且烛火也是特制的,不易引燃花瓣,怎么会突然着火?
“快!传侍卫灭火!”皇帝立刻下令。
侍卫们连忙冲上前,用清水灭火。然而,火势却异常凶猛,一时间难以控制。
淑妃趁机说道:“太后,看来沈小姐的灯盏并不安全,竟然在寿宴上引发火灾,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皇后脸色一变,连忙说道:“太后,此事定有蹊跷,清辞一向谨慎,怎会犯如此错误?”
沈清辞冷静地说道:“太后,皇后娘娘,这火绝非意外,定是有人故意纵火!臣女的灯盏经过特殊处理,不可能轻易着火。而且,刚才着火的灯盏,正是摆放在淑妃娘娘宫殿附近的那几盏,想必是有人故意在灯盏上做了手脚。”
“沈小姐,你可不能血口喷人!”淑妃立刻反驳,“灯盏着火,说不定是你自己制作不当,反而怪到别人头上!”
“是不是血口喷人,查一查便知。”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刚才着火的灯盏周围,一定留有纵火者的痕迹。而且,臣女怀疑,此事与昨日的牡丹下毒之事有关,都是有人蓄意破坏太后的寿宴!”
太后脸色一沉:“竟敢有人在本宫的寿宴上纵火,真是胆大包天!立刻派人去查!一定要查出纵火者,严加惩处!”
侍卫们立刻前去调查,很快便回来禀报:“回太后,陛下,皇后娘娘,我们在着火的灯盏周围发现了一些煤油的痕迹,而且还找到了一个火把的残骸。另外,我们还在附近的草丛中抓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太监,他身上带有煤油和火柴。”
“带上来!”皇帝下令。
很快,那个太监被带了上来。沈清辞一看,正是淑妃宫里的太监小李子。
小李子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太后饶命!陛下饶命!奴婢不是故意的!是……是淑妃娘娘让奴婢做的!”
“什么?又是淑妃!”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淑妃,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淑妃脸色惨白,连忙跪倒在地:“太后,陛下,臣妾冤枉啊!臣妾没有让小李子纵火!是他血口喷人!”
“淑妃娘娘,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小李子哭喊着,“昨日是你让小桃姐姐下毒毒害牡丹,今日又是你让奴婢纵火焚烧灯盏,你说只要破坏了太后的寿宴,让太后不高兴,三皇子就有机会被立为太子!奴婢都是按照你的吩咐做的啊!”
“你胡说!”淑妃气得浑身发抖,“本宫没有!是你诬陷本宫!”
“是不是诬陷,一问便知。”沈清辞走上前,“昨日小桃已经招供,是你让她下毒。今日小李子又指证你让他纵火,人证物证俱在,淑妃娘娘,你还想抵赖吗?”
太后看着淑妃,眼中满是失望和愤怒:“淑妃,你太让本宫失望了!为了让你的儿子争夺太子之位,竟然做出如此恶毒之事,不仅下毒毒害滋惮,还在寿宴上纵火,简直是无法无天!”
皇帝也是脸色铁青:“淑妃心肠歹毒,蓄意破坏太后寿宴,挑拨离间,罪不可赦!来人,将淑妃打入冷宫,终身不得出宫!三皇子即日起被贬为庶人,流放边疆!”
“陛下!不要啊!臣妾冤枉啊!”淑妃哭喊着,被侍卫强行拖了下去。
看着淑妃被带走,沈清辞心中松了口气。这场风波,终于平息了。
火灾被扑灭后,寿宴继续进行。经过这场风波,众人对沈清辞更加敬佩,纷纷称赞她聪慧勇敢,不仅识破了淑妃的阴谋,还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化解了危机。
太后更是对沈清辞赞不绝口:“清辞,今日多亏了你,否则本宫的寿宴就要被淑妃那个贱人毁了。你不仅聪慧灵巧,还勇敢正直,本宫决定,封你为‘明慧县主’,赐你黄金万两,良田千亩!”
“谢太后恩典!”沈清辞连忙道谢,心中暗自庆幸,这场宫中之行,虽然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有惊无险,而且还得了不少好处。
寿宴结束后,沈清辞和苏瑾年一同离开皇宫。坐在马车上,苏瑾年看着她,眼中满是赞许:“清辞妹妹,今日你真是太厉害了,不仅破了案,还得了太后和陛下的赏赐,真是风光无限。”
沈清辞微微一笑:“表哥过奖了,我只是运气好而已。不过,经过今日之事,我也明白了,宫中的争斗真是凶险万分,以后还是少涉足为妙。”
“说得是。”苏瑾年点了点头,“以后你若是再遇到什么危险,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我定会护你周全。”
沈清辞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好,我会的。”
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朝着侯府的方向驶去。沈清辞掀开车帘一角,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嘴角露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