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河道眼看着就要竣工了,九弟又喜得麟儿,双喜临门呀!
算算时日,我还剩大半年!
春日真好,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我准备点什么贺礼送我的侄儿呢!
我设计了四款机关游戏,把制作过程,材料都列出来,同时附上图纸。
一、木构翻花傀儡
材料:楠木(制傀儡躯干,质轻耐裂)、桑皮纸(糊饰衣袍,透光柔韧)、牛筋线(传动机括,耐磨不易断)、朱砂与石绿(矿物颜料,染绘纹样)、细铜轴(衔接关节,灵活转动)。
- 制作方法:
取楠木雕琢成五寸高童子身形,躯干分胸腹两截,四肢关节处镂空留孔;
于傀儡背部钻三小孔,穿牛筋线分别系连头部、左臂与右臂;
以桑皮纸裁制圆领襕衫、软脚幞头之形,糊于傀儡身上,用朱砂染衣身、石绿描衣缘花纹;
造一掌宽木盒,盒内装小滑轮,将牛筋线另一端穿滑轮后系于一尺长木杆;拉动木杆,傀儡可作“抬手”“点头”之态,衣摆随动作轻扬,仿似孩童躬身贺喜。
二、机关八音拨浪鼓
- 材料:梧桐木(制鼓身,发音清亮)、羊皮(蒙鼓面,薄而有弹性)、细竹棍(做鼓柄,光洁趁手)、八片小铜铎(宋时常用响器,音色各有不同)、薄铜片(制机括卡榫)、彩绳(串连铜铎,兼作装饰)。
- 制作方法:
将梧桐木挖成三寸直径空心圆桶,两端蒙紧羊皮,以细麻绳勒紧固定;
在鼓身两侧各钻四小孔,每孔穿一根彩绳,绳端系一片小铜铎;
于鼓柄近鼓身处凿一凹槽,嵌入薄铜片卡榫,卡榫一端连细铁丝,铁丝穿入鼓柄内部;
转动鼓柄时,铁丝带动卡榫轻触铜铎,可让八片铜铎依次发声,若轻摇鼓身,又能让铜铎同时作响,声如八音和鸣。
三、暗格藏珍木鸢
材料:轻质杨木(制木鸢骨架,轻便易浮)、蝉翼纱(糊鸢身,轻薄透光)、黄蜡(封合暗格,防水防潮)、细木销(制暗格机括)、彩线(系鸢尾,平衡方向)、朱砂(绘鸢身纹样,如祥云、缠枝纹)。
- 制作方法:
取杨木削成一尺长鸢形骨架,鸢身中部留三寸长、一寸宽空心暗格,暗格盖与鸢身齐平,边缘刻细槽,
用黄蜡涂抹暗格内壁,将小枚玉坠(或小巧银铃)放入暗格,盖紧暗格盖,以细木销从鸢腹底部插入固定;
用蝉翼纱糊满鸢身,以朱砂在纱上绘祥云纹样,鸢尾系三根彩线,线端各坠一小木球;
若轻按鸢腹木销,暗格盖便会弹开,可取出内里饰物,提着彩线跑动时,木鸢还能随风轻扬,似要振翅飞起。
四、转关走马灯
材料:细竹篾(制灯架,柔韧易塑形)、高丽纸(糊灯壁,洁白透光)、松脂(制灯芯,燃烧持久)、薄木板(制转关轮轴)、细铁丝(制支架,固定灯芯)、彩墨(绘走马纹样,如婴戏图、瑞兽图)。
- 制作方法:
用细竹篾扎成一尺高、两寸见方灯架,灯架顶部装一木轴,轴上套三层薄木板轮盘;
在每层轮盘边缘粘八片小纸人,纸人分别绘成执灯、舞狮、踢球等婴戏模样,轮盘下方装细铁丝支架,支架上放一小碟松脂;
用高丽纸糊满灯架四周,纸上绘缠枝莲纹,灯架底部留通风小口;
点燃松脂后,热气流上升带动轮盘转动,纸人随轮盘旋转,从灯外看,便似一群孩童在灯内走马嬉戏,光影流转十分有趣。
我把制作清单和设计图一起交于统领,让他寻匠人打造,完成后送与东宫。
近午时分,棚屋外忽然传来马蹄声,我正对着案上的儿戏图样核对木料清单,就见统领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进来,指尖还沾着些未干的尘土:“殿下,京中内侍刚到,东宫来的信,说是邀您回銮参加小皇孙的洗三宴。”
火漆印上是东宫专属的缠枝纹,拆开信时,信纸边缘还带着宫中新制的兰花香。
九弟的字迹比从前沉稳了许多,字里行间满是欣喜,说父皇闻得喜讯后龙颜大悦,已下旨让礼部操办洗三宴,特意叮嘱他务必请我回京,说皇孙的第一面,做伯父的不能缺席。
我指尖摩挲着信上“兄若归来,同观麟儿”几字,胸口的灼痛又隐隐泛了上来,忙抬手按住衣襟,缓了片刻才对统领道:“你去回了内侍,就说河道疏浚已到最后关头,中游堤坝还需盯着夯筑,若此时离开,恐生纰漏。”
统领迟疑了一瞬:“殿下,这是小皇孙的洗三宴,太子殿下特意……”
“我知道。”我打断他,目光落回案上的木鸢图样,蝉翼纱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浅光,“你再备一份回函,我在这边守着河道完工,便是给皇孙最好的贺礼——待来年他能跑跳了,我再带他看这畅通的河道,看沿岸百姓的收成。”
说罢,我拿起笔,在回函末尾添了句“皇孙安康,东宫顺遂”,字迹虽有些轻颤,却字字真切。
待统领接过信函转身离去时,我望着窗外的春阳,想起九弟幼时总缠着我放风筝的模样,那时他还要踮着脚才能把线递到我手里。
如今他已成家有了子嗣,我这做兄长的,能护着他的江山、护着他的孩子平安长大,便够了。
洗三宴虽不能去,可这河道里的水,会带着我的心意,岁岁滋养着他守护的天下。
夏初的风带着水汽拂过堤岸时,最后一方加固的堤坝终于夯筑完毕。
我扶着统领递来的木杖站在高处,望着河道里奔涌的清水顺着新修的闸门分流,民夫们放下锄头欢呼的声音,混着岸边孩童的笑闹声,在河谷里久久回荡。
匠人捧着完工的图纸上前,指尖划过中游弯道的标注:“殿下,整条河道清淤毕、堤坝固、闸门修,从今往后,汛期再不怕溃堤,沿岸千顷良田都能引水灌溉了。”
我接过图纸,指腹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墨线——耗时两载半,提前半年,如今终于成了。
岸边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是当地官员带着百姓赶来,为首的老农捧着一坛新酿的米酒,颤巍巍跪在地上:“殿下为咱修好了河道,往后日子有盼头了!这坛酒,您一定要尝尝!”
我忙让统领扶起老农,指尖却因激动微微发颤——我要的从不是谢礼,是这天下百姓能安稳度日,是九弟的江山能少一分隐患。
护一人,也护天下!
待人群散去,暮色已漫过河道。
我坐在堤岸的老槐树下,望着水里映出的星光,想起春日里设计儿戏时的模样。
如今河道成了,皇孙该也满月了吧?
胸口的疼痛又按时袭来,我知道时日不多了!
统领站在一旁,见我脸色发白,轻声道:“殿下,河道已竣工,咱们是不是该回京了?”
我摇了摇头,望向京城的方向:“你们先回京,我想看看这河道里的水,能不能淌过这个夏天。”
夜风渐凉,我裹紧衣襟,听着水流声在耳边回响。
这河,会带着我的心意,岁岁年年滋养这片土地;而我,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为这天下、为九弟做成这件事,便也算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