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基地的城市边缘,新建的居住区延伸到了港口以南的丘陵地带。
那片区域原本只是工程队的临时营地,如今却成了鼠人们新的家园。
最早住进去的只有几百个家庭,如今已经有上万人。
灰白色的住宅单元整齐排列,屋顶是统一的防水涂层,街道两边安装了简易照明灯,每天傍晚准时亮起,映着远处的风力发电机和运输轨道。
早起的鼠人通常先去食品工厂报到,那里的自动化生产线从早到晚几乎不间断。
鼠人动作灵活、学习快,操作界面熟悉之后,他们的效率比普通工人高出不少。
厂区外的小路上,穿着灰蓝工作服的鼠人职工排队经过,带着午饭袋和工具。
偶尔能看到几个年纪较小的鼠人孩子蹲在路边看运货车,等父母回头的时候,他们就挥着小爪打招呼。
学校也在不断扩建,教育部专门为鼠人社区设立了职业培训中心,除了基础课程,还教授机械维护、数据输入和基础医学。
教室多是模块化结构,透明的墙板可以滑开通风。
白天时,鼠人学生坐在里面,用短尾巴勾着凳脚听讲。
下课后,他们一窝蜂地涌到操场上追逐,虽然身体小,但笑声传得很远。
医疗方面,东协的志愿医生和本地医学院的学生在社区开设了简易诊疗所,里面的设备不算先进,却足以处理常见疾病。
鼠人社区内部逐渐形成了自我管理结构。
几位早年从露丝契亚逃来的长者被推举为社区代表,每周会与新星基地市政厅的官员开会,讨论住房、供水、教育等问题。
会议室在社区中央的一栋圆形建筑里,外面种着一圈耐寒的矮灌木。
每次会议结束,总有人在门口记录公告,再发布到各个街口的电子公告板上。
夜晚的社区依旧热闹,街上有卖烤粮棒和甜果汁的小摊,空气里混着香料和热油的味道。
许多鼠人喜欢在家门口搭个小棚子喝茶聊天。
小孩们在灯下玩着简易的磁力玩具,跑来跑去,毛茸茸的尾巴扫过地面。年纪大的鼠人则戴上无线耳机,听基地广播里播报的新闻和音乐。
新星基地的居民逐渐接受了这些新邻居。
最初还有人不习惯与鼠人共事,如今在许多岗位上他们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同事。
研究所的实验区里,鼠人助理几乎随处可见。
她们动作快、记忆力强,操作时的失误率甚至低于不少人类研究员。
港口维护部门也开始依赖鼠人工程师,她们擅长钻入狭小空间进行线路检修,工作认真细致,往往能提前发现隐患。
尽管生活逐渐安定,鼠人们仍不得不面对身体结构带来的限制。研究部门早在健康调查中就注意到,她们的胃壁缺乏弹性,蠕动能力弱,几乎没有明显的伸缩空间。
这意味着她们无法像人类一样一次进食大量食物,只能少量多餐,一天要分五到六次进食,否则很容易因能量供应不足而出现低血糖反应。
这种特征在生产线上带来了新的麻烦。
工厂原本按照人类的节奏排班,而鼠人往往工作两小时左右就需要短暂休息。
为防止晕厥或效率下降,管理部门不得不重新制定轮班制度,让她们能依次离岗补充食物。
这样的调整保证了生产的稳定,却让团队协作的节奏更加复杂。
体能也是个问题,鼠人的骨骼轻巧,肌肉纤维密度低,耐力比人类弱得多。
长时间搬运、攀爬或重型设备操作对她们来说负担很大。
港口的机械操作区最初尝试安排部分鼠人工作,但很快发现,她们在高强度作业下体温上升过快,反应速度也明显下降。
后来基地为她们专门配发了外骨骼辅助装置,以弥补力量上的不足。
即便如此,她们在体能方面仍无法胜任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基地的高层对此早已心中有数,他们并没有苛责鼠人,而是逐步将她们的岗位调整到更适合的领域,比如精密组装、资料整理、样本检测、设备维护等。
对鼠人而言,这些工作虽然不显眼,却让她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这座城市的运转。
在科研和技术岗位上,鼠人的学习理解能力出众,但在需要大量思考复杂的工程设计与计算中,她们的短板也显现出来。
伊希拉曾亲自为一群鼠人学生讲授理论课程,发现她们在抽象空间的旋转上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去理解、计算。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工程设计上——面对复杂的计算,鼠人的大脑很容易过载,半天想不明白。
这使得鼠人在科研体系中多被分配到数据整理或样本维护等岗位,真正从事理论推演或系统设计的仍以人类为主。
——能够在科研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白鼠人的数量始终稀少。
她们的毛色偏浅,眼睛多为灰蓝或淡红,并且在一系列测试中展现出超出寻常鼠人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推理能力。
她们的反应速度略慢,但对数字、结构、符号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度。
可惜,这样的特质往往伴随着虚弱的身体。
许多白鼠人因为体力不足很难适应普通的劳动岗位,也难以融入群体活动,不适合高强度的实验操作,也难以长时间参与群体活动。
她们常常被安排在数据中心、档案馆或实验部门,作为普通的研究员加入新星基地的科研框架,有个别优秀者会成为讲师或者资深研究员,乃至教授。
但很少有人能像伊希拉那样走到研究核心。
黄佳铭院士曾在一次非正式谈话中提到:“伊希拉的出现是个特例。她的基因序列里有某种异常活跃的片段,可能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分布模式。”
科研组做过基因样本比对,确认这种特征只在极少数白鼠人中出现,而其遗传稳定性又极低。
换句话说,伊希拉的存在几乎是偶然。
新星基地教育部门专门设立了一个“高认知潜能项目”,希望通过额外训练培养更多这样的学生,可几年来收效有限。
在社区学校里,人们偶尔能看到一些白鼠人学生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用笨拙的方式在纸上画着复杂的几何图形。
老师们知道,她们可能是下一个特殊个体,但更多时候,她们只是会成为技师、资料员,或某个研究小组中无名的记录员。
伊希拉·白烁经常会回到这里。
她穿着研究服,从悬浮车下来时,总有鼠人学生跑过来和她打招呼。
她现在是族群中最受尊敬的人之一,被视为“带来知识”的榜样。
社区中央的教学楼前,竖着她领导研究小组时的纪念碑,上面刻着简单几句话——“以知识自立,以劳动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