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根据地难得地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简陋的礼堂里挂起了红布,战士们用采来的野花装点着门窗。今晚,这里将举行一场特殊的婚礼。
苏湘云坐在女兵宿舍里,几个女兵正在帮她梳妆。镜子里的她穿着一身改小的军装,领口别着一朵红色的野蔷薇,这是女兵们跑了三个山头才找到的。
苏姐,紧张吗?一个年轻女兵一边帮她编辫子一边问。
苏湘云摇摇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她的手无意识地抚摸着军装口袋,里面装着刘肖今早托人送来的信,信上只有短短一行字:等我回来,娶你。
门外传来脚步声,周文的声音响起:准备好了吗?新娘子。
马上就好!女兵们齐声应道,手忙脚乱地做最后的整理。
与此同时,刘肖正在指挥所做最后的战前部署。地图上,进攻黑风寨的路线已经标注得清清楚楚,各部队的任务也分配完毕。
明天凌晨四点出发,刘肖看向在场的营连干部,各部队务必在今晚完成所有准备。
团长,您今晚不是要...一营长林中虎欲言又止。
刘肖笑了笑:仗要打,婚也要结。不冲突。
会议结束后,干部们却都没离开。程铁军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团长,我们...我们准备了个礼物。
说着,几个战士抬进来一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崭新的军装,领口还用红线绣着特别作战团的字样。
这是...刘肖愣住了。
咱们团成立,团长怎么能没有新军装!许向前笑着说,这是全团战士凑的布票,女兵们连夜赶制的。
刘肖抚摸着军装上的绣字,心头涌起一股暖流。这时,赵立仁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木盒。
这是侦察连的礼物。赵立仁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对用子弹壳打磨成的戒指,战士们说,等革命胜利了,再给团长和苏医生换金的。
刘肖看着这些朴实的礼物,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傍晚时分,婚礼在简易礼堂举行。没有繁琐的仪式,没有丰盛的酒席,但整个根据地的人都来了。战士们挤满了礼堂,连窗外都站满了人。
刘肖穿着新军装,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前。当苏湘云在女兵们的簇拥下走进来时,整个礼堂都安静了。她穿着改小的军装,头发编成两条麻花辫,朴素中透着动人的美丽。
周文作为主婚人,站在两人中间:刘肖同志,苏湘云同志,你们愿意在革命的征途上相互扶持,共同奋斗吗?
我愿意。刘肖的声音坚定。
我愿意。苏湘云的声音温柔却有力。
礼堂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战士们纷纷送上祝福,虽然只是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祝团长和苏医生白头偕老!
早生贵子,革命后继有人!
婚礼的是炊事班特意准备的:一锅加了肉片的野菜汤,每人一个粗粮窝头。但战士们吃得格外香甜,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礼堂。
夜深了,宾客们陆续散去。刘肖和苏湘云并肩走在根据地的小路上,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苏湘云轻声问。
记得。刘肖微笑,在黄埔军校的医务室,你正在给受伤的学员包扎。那时我就想,这个女医生真厉害。
那你知不知道,我第一次见你,是在战术课上。苏湘云说,你在讲解三三制战术,那么自信,那么耀眼。
两人相视一笑。从黄埔到根据地,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生死考验,也见证了太多悲欢离合。而今夜,他们终于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找到了属于彼此的温暖。
回到新房——其实就是一间稍微整理过的窑洞,里面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一个简陋的桌子。桌上放着一个信封,是周文留下的。
刘肖、湘云:在这个特殊的夜晚,送上革命的祝福。愿你们像星星和火种,互相照耀,共同点亮黑暗。明天你们就要奔赴各自的战场,但请记住,无论走到哪里,根据地永远是你们的家。周文
苏湘云小心地收起这封信:我会好好保存的。
刘肖握住她的手: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补给你一个像样的婚礼。
我不要什么像样的婚礼,苏湘云靠在他肩上,我只要你能平安回来。每次你带兵出征,我都...
她没有说下去,但刘肖明白。作为根据地的医生,苏湘云见过太多伤亡,太多离别。
我答应你,刘肖轻声说,一定会平安回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集合的号声。天快亮了,出征的时刻就要到了。
苏湘云从枕头下取出一个小布包:这是我准备的急救包,比标准配置多了一些药品。你...一定要小心。
刘肖接过布包,郑重地放进胸前的口袋。
窑洞外,战士们已经整装待发。晨曦微露,特别作战团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刘肖穿上军装,戴上军帽,最后看了一眼站在窑洞口的苏湘云。她微笑着向他挥手,眼中含着泪光,却始终保持着微笑。
出发!刘肖翻身上马,向部队发出命令。
队伍像一条长龙,向着黑风寨的方向前进。刘肖回头望去,苏湘云的身影在晨曦中越来越小,却始终站在那里,直到消失在视线中。
这一刻,刘肖深深地明白了什么是革命者的爱情:不是长相厮守,而是相互支持;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共同理想。他们选择了这条革命道路,就意味着要承受更多的离别和等待。
但他相信,总有一天,革命会胜利,他们再也不必分离。为了那一天,他们愿意付出一切。
朝阳完全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洒在行进中的队伍上。刘肖摸了摸胸前的口袋,那里装着苏湘云准备的急救包,也装着她深深的牵挂。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他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险,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在等待着他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