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多田骏面色铁青,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代表八路军的红色小旗已经连成一片,深深楔入了所谓的“治安区”。
“耻辱!这是帝国陆军前所未有的耻辱!”多田骏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一个林峰,一支泥腿子队伍,就在我们眼皮底下,膨胀成了数万人的纵队,控制了七个县城!诸位,东京大本营已经发来了质询电文!”
参谋军官们噤若寒蝉。
“不能再容忍了!”多田骏猛地一拍桌子,“先前是我们轻敌,用对付普通游击队的办法对付他。现在,我要用烧红的铁锤,砸碎这颗钉子!”
一份名为“五号作战”的绝密计划很快出炉。其核心是:铁壁合围,梳篦清剿。
日军调集了第110师团主力、第27师团一部、独立混成第四旅团,辅以大量伪军,总兵力超过四万人,并配属了重炮、航空兵,意图以绝对优势兵力,将新生的太行山纵队彻底绞杀在萌芽状态。他们的战术不再是孤立的据点防守,而是沿着铁路、公路,构筑严密封锁线,逐步向内压缩,企图将林峰的主力逼出山区,在相对平坦的地区进行决战。
情报如同雪片般飞向平山城内的太行山纵队司令部。
“老林,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了。”赵刚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蓝色箭头,眉头紧锁,“四路并进,目标直指我们核心区的平山、阜平、灵丘。来势汹汹啊。”
林峰站在“燧人氏”系统的屏幕前,界面已切换到实时敌情动态。蓝色的敌军箭头如同毒蛇,缓缓向根据地腹地蠕动。
【敌情分析:敌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寻求与我主力决战】
【弱点识别:敌军各部间隔较大,协同存在时间差;后勤线漫长脆弱】
【系统建议:避其锋芒,内线机动,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路,破其合围】
“多田骏想跟我们打堂堂之阵,用钢铁和血肉碾压我们。”林峰冷笑一声,“我们偏不让他如意。他不是铁壁吗?我们就专打他铁壁上最薄弱的环节!”
司令部里,一场激烈的战术讨论正在进行。
“我建议,集中一旅、三旅和炮兵团,在阜平以东的黄土岭设伏!那里地形险要,适合打埋伏!”一旅旅长董成主张硬碰硬。
“不行,鬼子这次学乖了,前锋必有严密侦察。我们应该化整为零,跳到外线去,打击他的后勤补给!”五旅旅长提出不同意见。
林峰静静地听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地图。终于,他伸出手指,点在了灵丘与洙源之间的一个不起眼的山谷——鬼哭涧。
“就在这里打。”
众人一愣。鬼哭涧地势虽险,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绝佳伏击点,通道相对宽阔。
林峰解释道:“鬼子料定我们会在险峻处设伏,必然加倍小心。鬼哭涧看似不够凶险,反而容易让他们放松警惕。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日军第四混成旅团与第27师团先头部队的结合部,是他们协同最薄弱的地方!”
他下达命令,一个大胆的“中心开花,外线破袭”计划形成:
· 核心作战: 由林峰亲自指挥一旅、三旅、特种作战团及炮兵主力,秘密集结于鬼哭涧,伏击急于抢功的日军第四混成旅团所属的龟田大队(加强大队)。
· 外线作战: 由赵刚统一指挥二旅、四旅、五旅、六旅及所有地方部队、民兵,在广阔的区域展开破袭战。任务不是歼敌,而是不惜一切代价,瘫痪日军的交通线、电话线,袭击弹药库、粮秣站,让深入根据地的日军变成聋子、瞎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泥潭。
· 机动力量: 巴特尔的骑兵旅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准备驰援各方或追击溃敌。
战斗完全按照林峰的预想展开。
骄横的龟田大队,自恃装备精良,一路未遇强力抵抗,果然一头扎进了鬼哭涧。他们派出了侦察兵,但侦察兵主要注意了两侧的悬崖峭壁,对山谷两侧植被茂密的缓坡并未投入太多精力。
“打!”
随着林峰一声令下,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
霎时间,鬼哭涧变成了真正的炼狱。炮兵团集中所有火炮,进行了十分钟的急速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入日军行军队列,顿时人仰马翻。紧接着,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轻重机枪、步枪一齐开火,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
“启明星”冲锋枪在近距离发挥了巨大威力,突击队员们如猛虎下山,将试图集结的日军小队一次次冲散。
龟田大队被打懵了,但毕竟是日军精锐,残部迅速依托被击毁的车辆、岩石负隅顽抗。战斗进入残酷的胶着状态。
关键时刻,林峰命令:“特种作战团,给我敲掉敌人的指挥所和重机枪阵地!”
巴特尔亲自带领一个连的骑兵,从山谷一侧的隐秘小路突然杀出,如同利刃切入日军侧翼,彻底打乱了日军的防御部署。
经过五个小时的激战,龟田大队一千余人被全歼。消息传到多田骏耳中,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与此同时,外线的破袭战也取得了辉煌战果。
· 王大山的二旅一夜之间扒毁了三十里铁路,缴获了一列军火列车。
· 新编各旅和民兵炸桥梁、割电线,使得日军各部之间、前后方之间的联系几乎中断。
· 周焕文组织的工人爆破队,甚至混入日军控制的矿区,炸毁了重要的煤炭转运站。
深入根据地的日军主力,发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形的泥潭。找不到八路军的主力,后勤补给时断时续,耳边时刻响着冷枪,连喝口水都可能被民兵埋设的地雷炸上天。士气一落千丈。
“燧人氏”系统不断更新着战果:
【鬼哭涧战斗:歼敌1100余人,缴获无算】
【外线破袭:摧毁交通线百分之六十,敌军后勤效率下降百分之七十】
【敌军士气:平均下降百分之四十,出现小规模厌战事件】
“五号作战”持续了一个月,日军损兵折将,非但没能消灭太行山纵队,反而自身伤亡超过五千人,物资损耗巨大,最后不得不狼狈撤回原防区。
太行山纵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仅生存了下来,战斗力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鬼哭涧一战,打出了威名,也打出了信心。
战后总结会上,林峰对全体干部说:“鬼子这次铁壁合围,看似凶猛,却被我们打破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我们依靠人民,战术灵活,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能战胜!”
赵刚补充道:“而且,通过这次反扫荡,我们的新根据地经受住了考验,人民群众更加拥护我们,我们的政权更加巩固了。”
就在纵队上下欢庆胜利,抓紧休整补充之时,一份来自延安的绝密电报,被送到了林峰和赵刚手中。
电报内容很长,但在林峰看来,核心只有几句:
“……太行山纵队发展壮大的经验,特别是你们在军工生产、政权建设、群众动员以及运用新技术(注:电文未明指‘燧人氏’系统,但林峰明白)方面的探索,极具价值。望林、赵同志能系统总结,形成报告,供其他根据地学习借鉴。同时,总部决定,为打破敌人封锁,连接各大根据地,决定发起一次大规模交通破袭战,你部需承担正太线(石家庄至太原)东段之破击任务。此役关乎全局,望精心准备。”
林峰和赵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兴奋。
正太路,那是华北日军的交通大动脉,防御极其森严。这无疑是一场比反扫荡更加艰巨的硬仗。
林峰走到窗前,看着远方连绵的太行山。夕阳的余晖给山峦镀上了一层金色,也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老赵,看来我们这把火,要烧得更旺才行。”他轻声说,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条钢铁线路上,即将燃起的冲天烈焰。
“燧人氏”系统的界面在他脑海中悄然亮起,新的任务提示闪烁着:
【主线任务:正太路破袭战】
【目标:瘫痪正太铁路东段至少十五日】
【建议:启动“地火”计划…】
一个新的、更加宏大的篇章,即将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