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告别了如诗如画的桂林阳朔,三人的马车再次踏上征途。

这一次,他们沿着新修建的驿道一路向东,目的地是南海岸线上的新兴城市——泉州。

与前往桂林阳朔时那蜿蜒曲折、贴近自然的乡间小路不同,通往泉州的官道宽阔、平坦,几乎是一条笔直的直线。

道路两旁,每隔十里便有一座标准化的驿站,提供饮水、草料和简单的食宿。

沿途的村镇,房屋的制式、街道的宽度,都透露出一种经过精心规划的统一性。

这截然不同的风格,让车厢内的三人立刻感受到了另一位开拓者的鲜明烙印——那个性格稳健、崇尚秩序的孙子,何辰。

越是靠近海岸,空气中的桂花甜香便被另一种更具侵略性的气息所取代——那是海风带来的,混杂着咸腥与湿润的味道。

当他们终于翻过最后一座丘陵,宏伟的泉州城赫然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何维,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惊叹。

这与他们见过的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同。

它没有上海港的历史厚重感,没有武夷城的粗犷狂野,更没有桂林阳朔的空灵秀美。

泉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整齐划一。

城市像一块被精确切割过的豆腐,街道横平竖直,构成了完美的棋盘式格局。

灰色的城墙高大而坚固,每一块砖石都仿佛是用尺子量过一般。

从他们所在的山坡望下去,可以看到城中不同的区域被清晰地划分开来:东边是码头和仓储区,西边是居民区,南边是商业区,北边则是军营和行政官署。

“我的天,”林沐从车窗探出头,眼神中充满了职业性的赞叹,“这是我见过的,规划最完美的城市。没有任何一寸土地被浪费,所有的功能区都布局在最合理的位置。何辰这孩子,简直就是把我当年在华夏学宫教的那些知识,一字不差地搬到了现实里。”

“是有些太规整了,”木青微笑着,指了指城中几乎一模一样的民居屋顶,“少了些变化,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过,住在这里的人,应该会觉得很方便吧。”

“方便只是最基础的功能。”何维收回目光,眼神中透着一丝深意,“这种极致的秩序,意味着背后有一套强大的规则体系在运转。走吧,我们去看看,这座秩序之城的‘魂’,到底是什么。”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依旧以商人的身份,驾着马车从南门入城。

一进城门,那种无处不在的秩序感便扑面而来。

街道用青石板铺就,平整得可以跑马车。

道路两侧开凿了标准的排水沟,沟上覆盖着石板,干净整洁。

路口竖立着清晰的路牌,上面用标准的隶书刻着“经一路”、“纬三街”这样的名称,哪怕是第一次来的人,也绝不会迷路。

街边的店铺,招牌的尺寸、悬挂的高度都惊人地一致。

店铺内部的货物摆放,也远比其他城市来得整齐有序。

三人在“经二路”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安顿好后,他们没有在商业区过多停留,而是直奔这座城市的命脉所在——东港。

还未走近,巨大的喧嚣声便伴随着海风席卷而来。

那是成千上万人的呼喊声、车轮的滚动声、重物被吊起的吱嘎声,以及大型海船入港时那悠扬而雄浑的号角声,共同汇聚成的一首代表着财富与活力的交响曲。

当他们站在东港的观景台上时,眼前的景象足以让任何一个内陆城市的居民感到震撼。

数十个巨大的泊位一字排开,码头上,停靠着十几艘体型庞大的“南洋级”远洋海船。

这些船只龙骨坚固,船身宽阔,挂着三面巨大的硬帆,正是高平根据“归龙号”改良并量产的运输海船。

码头上,数不清的工人像蚂蚁一样忙碌着。

他们操作着巨大的、以杠杆和滑轮组为原理的木制起重机,将一个个巨大的货箱从船舱中吊出,或将本地的货物装上船。

何维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了那些正在卸货的船只上。

“那是……”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他看到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从一艘船上卸下一根根色泽深沉、质地坚硬的巨木。

“是柚木!”木青立刻认了出来,“还有那一袋袋的,是南洋的胡椒和丁香。天哪,你看那个箱子,是马穆特铜城出产的铜锭!还有砂拉越的达玛树脂!”

一艘船的货物,便囊括了整个南洋工业基地的核心产出。

而在另一侧的泊位上,另一艘即将离港的船只,正在装载华夏神洲的特产:一匹匹色彩艳丽的丝绸,一箱箱印着“景德”字样的精美瓷器,还有一卷卷用油布精心包裹的竹浆纸书籍。

这是一条横跨了整个南海的黄金航线,它将南洋的资源与华夏的工业成品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而高效的循环。

“何辰是怎么做到的?”木青看得目不暇接,“我听说南海风浪极大,开拓的前几年,几乎没有跨海航线。”

“因为规则。”何维指了指码头尽头一栋最显眼的建筑,上面挂着“泉州航海司”的牌子。“我看了何辰的报告。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了航海司,他制定了‘船队航行制度’,所有进出泉州港的商船,都必须编队按事先勘测好的航线航行。久而久之,船队的远航经验越来越丰富,对这条航线的水文勘测已经到达极致,这条航线就成了安全的海上通道。”

“不仅如此。”林沐的目光则被码头上另一处繁忙的所在所吸引——泉州市舶司。

他们看到,每一批货物在装卸之前,都必须先由“市舶司”的官员进行查验。

商人需要出示一份详细的“报关文书”,上面写明了货物的种类、数量和价值。

官员查验无误后,会在文书上盖上一个鲜红的印章,并收取一定比例的税金。

“他在收税!”林沐的语气中充满了激动,“不是简单的实物税,而是根据货物价值抽成的商业税!这需要一套的估价体系和文书系统。这孩子做事很有章法!”

就在这时,码头上忽然爆发了一阵激烈的争吵。

两个商人模样的人,正为了一批瓷器的质量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

“你这批‘雨过天青’的瓷碗,有三分之一的颜色都发暗,根本达不到约定的品质!我要退货!”一个来自渔港城的商人涨红了脸,大声吼道。

“放屁!”泉州本地的商人毫不示弱,“装船前我们当面验过货的!谁知道是不是你们在海上颠簸给碰坏了!”

眼看两人就要动手,两名身穿制服的“港口巡查”立刻上前,将他们分开。

其中一人用说道:“根据《泉州商法》第三十七条,凡在港区内发生商业纠纷,不得私斗。请二位前往‘公证堂’,由执事官进行仲裁。”

在巡察的“护送”下,两位商人不情不愿地走向了不远处的一座三层小楼。

何维三人相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公证堂”内,没有大声的喧哗,只有一种严肃而高效的氛围。

一位年长的执事官坐在堂上,听完两位商人的陈述后,他没有立刻下判断,而是说道:“将你们当时签订的‘交易契约’,以及封存在‘质检所’的样品拿来。”

很快,一份用标准格式书写的契书,以及一只被蜡封在木盒中的瓷碗样品,被呈了上来。

执事官仔细核对了契约上关于“成色”、“数量”、“交割方式”的条款,然后打开样品盒,将其与那批有争议的瓷器进行对比。

“经核验,”执事官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争议货物中,确有六十七只瓷碗的釉色,未能达到样品标准。根据契约第十五条‘瑕疵条款’,卖方需对此部分货物进行折价处理,或无条件退换。此案已结,记录在案。”

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时辰。

没有争吵,没有偏袒,一切都以白纸黑字的契约为准,以封存的样品为证。

渔港城商人虽然没有全部退货,但也得到了合理的补偿。

泉州商人虽然吃了亏,但也无话可说,因为这正是他自己当初亲手签下的契约。

林沐站在堂外,看得目不转睛,久久没有言语。

“这才是真正的秩序。”她许久才发出一声感叹,“何辰在这里建立的,不仅仅是一座商业城市,更是一套凌驾于人情之上的,冰冷、公正,但却无比可靠的规则体系。只要这套体系在,泉州就能永远繁荣下去。”

“难怪这里的民风如此不同,”木青也恍然大悟,“人们不是靠交情,而是靠信誉和契约来做生意。虽然少了些人情味,但也杜绝了无数的纷争。”

“走吧。”何维的脸上,露出了和在桂林阳朔时一样的笑容,“我们该去见见这座秩序之城的规划师了。”

泉州的执政官署,是一栋朴素但坚固的石质建筑。

没有多余的装饰,一切都以实用为最高原则。

当何维三人自称“故人来访”时,出乎意料地,何辰很快就亲自从里面迎了出来。

近二十年的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比年轻时清瘦了许多,眼眶下有明显的黑眼圈,那是长期伏案工作的证明

他的穿着也极为简单,一身洗得发白的公职人员制服,腰间挂着一串钥匙和一个算盘。

他的眼神,不再有年轻时的激昂,而是变得像泉州港外的深海一样,平静,充满了秩序与逻辑的光芒。

他第一眼并没有认出经过伪装的三人。只是出于礼貌,躬身问道:“三位远道而来,不知是……”

林沐对他眨了眨眼,用商人的口吻调侃道:“何辰执政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您亲手签发的‘南洋贸易许可证’,第一批的申请人,您还记得是谁吗?”

这个只有少数核心人员才知道的细节,让何辰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像鹰一样仔细地审视着眼前这个气场强大的“商妇”。

然后,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她身旁那位气质儒雅的学者,和那位眉眼温柔的女医。

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念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那被无数文件和数据填满的大脑。

他嘴唇微动,试探着,用一种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叫了一声:“林……奶奶?”

林沐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何辰呆立在原地。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处理这超出他理解范围的信息。

何维缓缓摘掉了自己的短须,露出了那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脸。

何辰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身体微微颤抖。

然后,他后退一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对着何维,行了一个标准的执政官敬礼。

“华夏神洲,泉州执政官,何辰,”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向维神,向爷爷,汇报工作!”

这一声“汇报工作”,包含了太多的情绪。

有见到亲人的喜悦,有被长辈检阅的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呈献给最敬爱的人的巨大自豪。

当晚,在执政官署那间简朴的书房里,何辰摊开了一幅巨大的泉州港规划图,向何维三人详细地介绍着他的“杰作”。

从航海司的建立,到商法的编纂;从关税体系的确立,到公证制度的运行。

他讲得条理清晰,数据详实,仿佛不是在跟家人聊天,而是在进行一场最高级别的述职报告。

“余瑶妹妹的桂林阳朔,是一首美丽的诗。”汇报的最后,何辰总结道,“但诗歌无法抵御风浪。我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就是建造一艘最坚固的船”

“我所建立的规则,看起来冰冷无情。但正是这种无情,才保证了对所有人的公平。有了公平,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才有这跨越万里的繁荣。”

何维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直到何辰全部讲完,他才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那片被灯塔光芒照亮的漆黑大海。

“辰儿,你做得很好。”何维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瑶儿守护了我们文明的‘诗’,而你,则铸造了我们文明的‘骨’。诗与骨,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他回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这个最稳重的孙子。

“你的泉州,不仅仅是一座城。它是一扇窗,一扇让华夏神洲,望向更广阔世界的窗。”

“我的‘归龙二号’,很快就要建成。我已经派人送信给高平,让他派船队把‘归龙二号’驶向泉州。”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