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小队”的威名,如同最有效的广告,将《念风阁》的声望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带来的最直观效果就是——想要加入行会的人,一下子变得络绎不绝,几乎要将驻地那不算太宽敞的门槛踏破!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念风阁》的驻地门外就会排起一条长长的队伍,蜿蜒曲折,几乎占据了小半条街道。前来申请加入的玩家形形色色,有等级不高但眼神充满憧憬的新手,有装备普通却经验丰富的老鸟,甚至还有一些等级达到35级以上、在散人玩家中算是高手的独行客。
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而来:有的是仰慕“黄金小队”的威名,渴望与英雄并肩作战;有的是看中了《念风阁》的潜力和活力,认为这里比那些论资排辈的老牌行会更有前途;有的则是厌倦了散人生活的漂泊无依,想要寻找一个可靠的归宿;当然,也难免混杂着一些其他行会派来打探虚实的探子,或者单纯想进来混资源、占便宜的投机者。
这人潮汹涌的场面,让负责维持秩序和初步接待的石敢当、磐石等战士叫苦不迭。他们既要保证秩序,又要防止有人趁机捣乱,忙得满头大汗。
“排队!都排队!不要挤!”
“姓名?等级?职业?先在这边登记!”
“想加入我们《念风阁》?先去那边测一下基本技能熟练度!”
钱多多看着门外这乌泱泱的人群,小眼睛里先是闪烁着金币的光芒(人多意味着会费收入和潜在消费力),但随即又被巨大的工作量所淹没,愁眉苦脸地开始核算如果全部接收,行会的资源储备是否够用。
苏小妹则带着法堂的几个人,叉着腰站在门口,像挑选货物一样打量着排队的人,不时指指点点:
“喂,那个法师,魔力波动这么弱,一看就是平时偷懒没好好冥想!”
“那个战士,下盘虚浮,基本功都没练扎实,也好意思来?”
“哎呦,那个道士,骷髅瘦得跟竹竿似的,能扛得住怪吗?”
她这毒舌的点评,让不少申请者面红耳赤,却又不敢反驳,毕竟“黄金小队”法堂堂主的名头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云婉儿虽然不参与初选,但也会偶尔出现在门口,她那清丽脱俗的气质和“圣手仙子”的名号,往往能让喧闹的队伍瞬间安静不少,许多男性玩家更是看得眼睛发直,申请加入的意愿更加强烈了。
王大锤倒是乐呵呵的,看着这么多人想加入“他的”行会,感觉倍有面子,偶尔还会跑到队伍前,拍着胸脯对申请者说:“想进咱们《念风阁》,首先得不怕死!敢打敢拼!像俺这样!你们行不行啊?”
他这憨直的话语和那身压迫性的气势,倒是吓退了一些心志不坚之辈。
冷锋的暗堂则更加忙碌,他们需要暗中调查这些申请者的背景,排查是否有其他行会派来的间谍,或者本身品行不端、有劣迹前科的人。这项工作繁琐而重要,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洞察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招新热潮”,陈念在欣喜之余,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行会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但盲目扩张、良莠不齐,只会稀释行会的凝聚力,败坏风气,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者从内部瓦解。历史上无数新兴势力就是因为扩张过快、内部混乱而迅速衰败的例子,他作为历史系研究生,再清楚不过。
“宁缺毋滥”的原则,必须坚持!
在当晚的元老会会议上,陈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诸位,如今想加入我们行会的人很多,这是好事,说明我们得到了认可。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行会的根基在于质量,而非数量。我提议,立刻启动一套严格、公开、公正的选拔制度,提高入会门槛,确保每一位新加入的成员,都符合我们《念风阁》的理念和要求!”
他的提议得到了所有元老的一致赞同。
铁壁沉声道:“会长所言极是。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并肩作战、托付后背的兄弟,而不是滥竽充数、见利忘义之徒。”
钱多多也点头:“虽然人多了会费收入会增加,但如果管理不善,内耗造成的损失会更大。我支持严格选拔。”
苏小妹挥舞着拳头:“对!不能什么阿猫阿狗都放进来!必须经过本堂主的严格考核!”
云婉儿轻轻颔首,表示同意。
王大锤虽然觉得人多热闹,但也明白念哥说的有道理,瓮声瓮气地道:“俺听念哥的!你说咋选就咋选!”
见意见统一,陈念便开始与众人一起,详细制定这套即将推出的、在土城堪称苛刻的行会选拔制度。
他们要做的,是在这汹涌的人潮中,淘出真正的金子。
《念风阁》的门,不是那么好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