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仙师祠的太素圣火渐次收敛,刺桐圣灵悬浮在坛基中央,三股灵脉融合后的金光如流水般漫过祠堂地砖,将古篆纹路一一激活。秋生望着圣灵中隐约可见的母亲与红毛靓的虚影,指尖轻触圣灵光晕 —— 那是与之前毒龙骸中双灵共鸣相似的温暖,却多了阿月婶 “守海灵” 的沉稳,仿佛泉州湾的潮汐与青源山的窑火在此刻达成了完美平衡。
“秋生,莫急。” 圣灵的声音带着三重特质的交融,既有着母亲的温柔,也有红毛靓的爽朗,更藏着阿月婶的厚重,“我需将‘守海灵’之力融入古窑灵脉,方能彻底切断南洋恶海的邪灵通道。” 话音未落,圣灵突然化作无数刺桐花瓣,顺着祠堂地砖的缝隙渗入地下,青源山古窑的方向传来阵阵轰鸣,与以前古窑合葬碑显灵时的震动一脉相承。
秋生立即冲出祠堂,只见古窑的窑门缓缓开启,原本因釉毒污染而黯淡的窑壁,此刻竟泛着温润的瓷光 —— 刺桐花瓣融入窑壁后,显化出阿月婶的虚影,她的刺桐纹身与窑壁上的 “窑鼎纹” 完全重合,形成一道环形灵脉屏障,将南洋恶海方向传来的邪雾彻底隔绝。“这是......‘守海灵脉阵’!” 刺桐童子化作的药灵藤蔓缠绕住秋生的手腕,枝叶上的露水显化出灵脉图谱,“阿月婶以自身为枢纽,将泉州湾的海灵之力与古窑灵脉相连,从此青源山的灵脉再不会被邪雾污染!”
红毛靓的身影在此时从窑门中走出,陶灵火在她掌心泛着柔和的光芒,与前次激活刺桐花灵阵时的炽烈截然不同 —— 显然,融合后的 “渡海灵” 已与古窑灵脉达成共生。“秋生,伯母还在窑心沉睡,需等灵脉完全稳定才能苏醒。” 红毛靓走到秋生身边,指向窑内,“阿月婶说,她化灵脉枢纽前,用最后力量加固了‘瓷胎乾坤图’,现在古窑能自动吸收泉州湾的灵脉之力,再也不怕釉毒侵袭了。”
秋生随红毛靓走进窑内,窑心处悬浮着一枚通体莹白的瓷珠,正是三陶灵融合后凝结的 “圣灵珠”,珠身上的纹路与前日保生大帝赠予的德化白瓷针完全一致。圣灵珠下方,母亲的灵体安详地沉睡在灵脉枢纽中,金色咒印已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与古窑灵脉同源的莹白光泽 —— 焚心咒的三重封印,终于在此时彻底解除,与往昔陈青蚨提及的 “三物解咒” 形成完美闭环。
就在此时,祠堂方向传来《青礁医典》的异动,秋生与红毛靓立即返回,只见医典悬浮在圣火坛上空,书页自动翻至 “太素复窑” 章节,原本空白的页面上,正逐渐显化出一幅灵脉图景:青源山古窑为核心,泉州湾海灵脉为潮汐火,百草谷药田为药引,九日山祈风台为阵眼,四者形成一个完整的 “巨型炼丹炉” 阵形,与秋生将探索的 “换窑之术” 原理完全吻合。
“这是保生大帝留下的‘太素复窑’蓝图!” 秋生激动地伸手触碰图景,医典突然爆发出金光,将图景投射到祠堂外的天空,整个青源山的灵脉节点同时亮起,与图景中的标记一一对应,“有了这蓝图,我们就能重建太素门的灵脉根基,甚至...... 复活李仙翁!” 红毛靓的陶灵火在此时剧烈闪烁,她感受到图景中传来的南洋恶海灵脉波动 —— 那是市舶司 “海渊计划” 的最后残余,正试图通过未切断的灵脉通道反扑。
“不好!海渊计划还没彻底终结!” 秋生立即握紧太素青蚨剑,剑身上陈青蚨残魂的光点剧烈闪烁,显化出南洋恶海的灵脉影像 —— 市舶司余党正用 “铅釉邪器” 强行挖掘鼎内世界,试图重新连接青源山灵脉。“红毛靓,你守在古窑,确保灵脉稳定;刺桐童子,随我去泉州湾,彻底切断邪灵通道!”
刺桐童子立即化作药灵藤蔓,缠绕在秋生手腕上,两人纵身跃出祠堂,朝着泉州湾方向飞去。途中,秋生取出德化白瓷针,将其与太素青蚨剑并在一起,两物共鸣产生的灵脉之力,在泉州湾上空形成一道金色光桥,连接起古窑与海灵脉的枢纽。海灵们感受到灵脉波动,纷纷跃出海面,以闽南 “送王船” 的仪式阵型,在光桥下组成环形屏障,将市舶司余党挖掘的灵脉通道团团围住。
“太素门的小崽子,还敢来坏我们的好事!” 市舶司首领祭出最后的 “海渊” 青铜钉,钉尖沾染的邪血在空中凝成毒龙虚影,直取秋生面门,“今日就让你们和青源山一起,沉入海渊!” 秋生却冷笑一声,运转 “太素回龙针”,将白瓷针掷向青铜钉,针尖刺入的瞬间,古窑方向传来灵脉共振 —— 阿月婶化形的灵脉枢纽突然爆发出金光,将毒龙虚影的邪力尽数抽离,转化为滋养海灵的灵气。
“海渊计划,今日终结!” 秋生将太素青蚨剑插入灵脉通道,剑身上 “郑和宝船” 纹样投射出 “瓷胎乾坤图” 的虚影,图中南洋恶海与青源山的灵脉连接点被逐一切断,市舶司余党手中的邪器纷纷崩裂,与早先古窑灵脉枢纽被净化时的场景一脉相承。刺桐童子则化作药灵藤蔓,将剩余的邪修缠住,海灵们立即上前,以海灵水净化他们体内的邪毒,彻底瓦解了市舶司的最后力量。
当秋生返回古窑时,红毛靓正站在窑门前,脸上满是欣喜:“秋生,伯母醒了!而且...... 阿月婶也留下了讯息!” 秋生冲进窑内,只见母亲的灵体已完全显化,正与圣灵珠相互滋养,而窑壁上的阿月婶虚影,正用灵脉之力书写着闽南古篆:“守海护灵,薪火相传;太素复窑,医道永延。” 古篆下方,还画着一枚小小的青铜海螺,与前日阿月婶合并的传承海螺纹路完全一致。
母亲走到秋生身边,轻轻抚摸他的脸颊,眼中满是欣慰:“秋生,你长大了,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她指向窑心处的圣灵珠,“这颗珠子,是三陶灵的核心,也是太素门重建的关键。有了它,我们就能按照医典中的‘太素复窑’蓝图,让古窑重燃圣火,让太素门的传承继续下去。”
秋生望着窑壁上阿月婶的留言,又看向手中的《青礁医典》,心中明白,这场跨越千年的传承之战,终于在此时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他也清楚,这并非终点 —— 李长生的仙童魂尚未复活,南洋恶海的鼎内世界仍有隐患,太素门的五脉传承还需进一步完善。他握紧太素青蚨剑,剑身上陈青蚨残魂的光点与圣灵珠的光芒相互呼应,仿佛在诉说着太素门的新篇章,正等待着他们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