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源山的晨雾裹着咸涩的海味,秋生背着风炉炼丹炉,与刺桐童子、琉璃蝶穿行在灵脉紊乱的山道间。脚下的青石突然裂开细缝,渗出黑色黏液,琉璃蝶警惕地振翅:“秋生,灵脉气息比昨夜更浑浊了,这些黏液中有南洋巫毒的成分!”
刺桐童子指尖燃起灵海焰,花瓣飘落处,黏液发出 “滋滋” 声响:“看这蔓延速度,龟屿礁的邪阵正在加速侵蚀灵脉。若七日之内找不到太素灵脉碑,青源山灵脉恐将彻底黑化。” 秋生望着远处扭曲成螺旋状的古松,想起李长生虚影提到的 “灵脉断裂带”,心中紧迫感更甚。
行至山腰,一面巨大的摩崖石刻突然从雾中显现。石刻上的太素门符文已风化大半,却仍能辨认出 “灵脉节点” 四个大字。刺桐童子突然惊呼:“秋生,符文在发光!” 只见石刻缝隙中渗出淡金色光芒,勾勒出一条蜿蜒向下的灵脉路径,尽头直指山腹。
“这是太素门的‘灵脉引路灯’。” 秋生抚摸石刻边缘,指尖触到熟悉的刺桐花浮雕,“父亲手书里说过,青源山灵脉节点藏着守护阵眼,由初代祖师以医典残页力量封印。” 琉璃蝶翅膀扫过地面,显露出被青苔覆盖的箭头标记,指向石刻后方的隐秘小径。
小径两侧遍布 “鬼针草” 变异植株,叶片如锯齿般锋利,却在琉璃蝶的灵脉波动下温顺地退避。秋生留意到草叶上的太素符文虽已模糊,却与药田灵草的纹路同源,不禁感叹太素门与灵脉的深厚关联。
行至小径尽头,一座天然洞穴赫然出现。洞口上方刻着 “太素秘藏” 四字,两侧浮雕着保生大帝与太素门祖师并肩作战的场景。刺桐童子突然浑身一颤,花瓣簌簌掉落:“是…… 保生大帝的气息!洞内有极强的灵脉共鸣!”
然而,当秋生踏入洞穴半步,洞顶突然垂下无数藤蔓,藤蔓末端竟是布满毒刺的人面花。“小心!这是南洋‘食人鬼面藤’,与药田的异变灵草同源!” 琉璃蝶急忙用翅膀卷起秋生后退,毒刺擦着衣角划过,在岩石上留下焦黑痕迹。
“这些藤蔓被种下了巫族控魂咒。” 秋生银针出鞘,施展 “太素清魂针法”,针尖挑出缠绕在藤蔓上的血色咒文。刺桐童子化作火焰旋风,将毒藤尽数焚烧,露出洞内墙壁上的古老壁画。
壁画描绘着太素门弟子以灵脉之力对抗南洋巫族的场景,中央位置,保生大帝手持银针刺入灵脉节点,周围环绕着 “刺桐童子”“琉璃蝶” 等药灵虚影。秋生恍然大悟:“原来药灵是保生大帝与太素门共同创造的灵脉守护者!”
洞穴深处传来潺潺水声,秋生循声而去,发现一汪灵泉倒映着洞顶的星图 —— 正是之前秋生在医典残页上看到的闽南古航海星象。琉璃蝶翅膀轻触水面,灵泉突然沸腾,浮出一块刻有 “灵脉枢纽” 的石碑。
“秋生,石碑周围有灵阵波动!” 刺桐童子话音未落,灵泉底部突然窜出三条由灵脉水凝聚的巨蟒,鳞片上刻满太素门与巫族的混合符文。秋生认出这是太素门的 “三灵卫阵”,当年用于守护灵脉节点,却被巫族邪术污染。
“琉璃蝶,用灵脉镜照出阵眼!刺桐童子,助我施展‘太素引灵针法’!” 秋生银针连挥,分别刺入巨蟒的 “灵墟”“云门”“气海” 三穴,琉璃蝶则以灵脉镜引导灵泉水形成屏障,隔绝邪术影响。刺桐童子化作朵朵火焰莲花,每一朵都精准落在巨蟒的符文弱点。
随着最后一朵火焰莲花绽放,巨蟒发出呜咽般的低鸣,化作灵泉水重新汇入池中。洞穴震动,石碑缓缓升起,露出通往更深层的石阶,石阶两侧的壁灯自动点亮,照亮了尽头处刻着 “清源洞” 三字的石门。
“原来灵脉节点的真正入口在此。” 秋生抚摸石碑,发现碑底刻着父亲的字迹:“灵脉如人,需以仁心护之。若见此碑,速往清源洞寻太素灵脉碑。” 字迹旁还刻着一只展翅的琉璃蝶,与琉璃蝶药灵的翅膀纹路分毫不差。
琉璃蝶颤抖着贴近石碑,翅膀突然发出七彩光芒,石门应声而开。门内扑面而来的灵气中,夹杂着熟悉的药香与南洋特有的龙涎气息。刺桐童子低声道:“秋生,这气息与保生大帝法相中的灵力同源,或许……”
洞穴深处,太素灵脉碑的轮廓在灵雾中若隐若现,而在泉州湾外海的龟屿礁,血色邪阵的核心正随着潮汐跳动,与青源山灵脉形成诡谲的共振。秋生握紧银针,带着药灵踏入石门,身后的灵泉突然恢复清澈,倒映出母亲在青源堂煎药的身影 —— 那碗汤药中,竟漂浮着一片从未见过的南洋草药。
“七日之约,我必不负。” 秋生喃喃自语,石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外界的喧嚣隔绝。等待他的,不仅是太素门的传承秘密,还有南洋巫族布下的重重陷阱。而药灵们的翅膀上,正泛起前所未有的光芒,似乎预示着某种沉睡的力量即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