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什么?”林野冷笑一声,“拼他梁弘远没有的东西!”
他看向强子和小顺:“咱们有什么?咱们有敢拼命的兄弟!有在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路子!他‘永鑫’不是压价吗?好,咱们就接那些他们不愿意接、或者不敢接的活儿!”
“什么样的活儿?”小顺追问。
“危险的,麻烦的,见不得光的!”林野语速加快,“比如,往城外那些不太平的地方送货,比如,帮人运一些不方便走官道的东西,再比如……帮那些被‘永鑫’欺负的小商行,‘解决’一下运输路上的‘麻烦’!”
他这是要以毒攻毒,重新捡起四海以前干过的那些灰色勾当,只是这次,套上了“四海商行”这个合法的外壳。
“另外,”林野继续道,“他不是想挤垮咱们吗?咱们就偏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强子,你去找那些被‘永鑫’抢了生意的小老板,告诉他们,四海可以帮他们运货,价格公道,而且……保证货物安全!如果货物在路上出了任何‘意外’,四海照价赔偿!”
这是要建立信誉,用安全和可靠来对抗对方的低价。
“可这样……风险是不是太大了?”强子有些担心。保证货物安全,意味着要投入更多人手和精力去护卫,成本会增加。而且,万一真出了事,赔偿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风险大,收益也大!”林野斩钉截铁,“咱们现在要的不是赚多少钱,是要站稳脚跟,打出名气!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在江城运货,找四海,比找那个只会压价的‘永鑫’靠谱!”
他这是在进行一场豪赌。赌自已的兄弟够硬,赌自已的眼光够准,赌梁弘远不敢在明面上把事情做得太绝。
策略定下,四海商行立刻开始行动。
强子出面,联络那些苦“永鑫”久矣的小商行,给出了带有保障的运输方案。一开始,很多人持观望态度,毕竟四海是个新牌子,而且保证安全这话说得太大。
但很快,机会就来了。
一家瓷器行的老板,被“永鑫”压价抢走了一单生意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一批要运往邻县、价值不菲的精细瓷器交给了四海商行。这条路以前走过,不算太平,偶尔有土匪路霸出没。
强子亲自带队,挑选了狗子和另外两个身手最好的兄弟押运。果然,在半路上遇到了两个想拦路敲诈的青皮。没等对方把话说完,狗子几人就直接亮出了家伙,眼神里的凶光把那两个青皮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跑了。
货物安全准时送达。瓷器行老板大喜过望,不仅付了运费,还额外给了一笔赏钱,并且逢人便夸四海商行靠谱。
有了这个成功的例子,渐渐开始有其他小商行找上门来。四海商行专接“硬骨头”的名声慢慢传开了。虽然单子利润不高,甚至有些因为要投入护卫力量而没什么赚头,但至少维持了商行的运转,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种用拳头和信誉铸就的口碑。
反观“永鑫”货运,虽然靠着低价抢到了不少业务,但因为他们只追求量,不重视服务和安全,货物破损、延误的情况时有发生,口碑越来越差。而且,长期低价运营,对他们自身的资金压力也很大。
这场无声的较量,四海商行靠着剑走偏锋和一股子狠劲,竟然在梁弘远资本碾压的缝隙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开始扎根。
梁府书房内,梁弘远听着手下关于“四海商行”近况的汇报,眉头微微蹙起。他没想到,林野会用这种方式破局。这不像是以前那个只知道好勇斗狠的愣头青了。
“倒是小瞧他了。”梁弘远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不过,靠这点小聪明,终究成不了大气候。”
他并不着急。在他看来,林野就像一只比较顽强的蟑螂,踩死他只是时间问题。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如何利用赵凯倒台后的权力真空,将江城的利益重新划分,并且……应对那个始终让他有些忌惮的陈其庸。
林野?不过是疥癣之疾。等他理顺了上面的关系,腾出手来,随手就能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