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调整像是给四海这架生锈的机器抹上了点润滑油,虽然还嘎吱作响,但总算能往前挪动了。靠着在工厂区和作坊间一点点积攒起来的口碑,找上门的零散急活慢慢多了起来。虽然单子都不大,赚的是辛苦钱,但贵在稳定,而且不那么容易被赵凯那边一句话就搅黄。
林野甚至发现,因为这些活计往往需要进入工厂内部,或者跟厂里的老师傅直接打交道,他反而接触到了一些以前在码头和街面接触不到的信息和人脉。比如哪个厂子最近进了新机器,哪个作坊接了什么大厂的外包订单,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消息,拼凑起来,隐隐约约能让他感受到江城实业层面细微的脉搏跳动。
这天,强子兴冲冲地从外面跑回来,灌了一大碗凉水,抹着嘴对林野说:“野哥,打听到了!盯着咱们使绊子的,是赵凯手下一个叫‘黑皮’的家伙!”
“黑皮?”林野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是赵凯手下比较得力的打手之一,以前在码头就横行霸道。“他为什么盯上咱们?”
“还不是为了钱!”强子啐了一口,“这黑皮,除了帮赵凯看场子收保护费,自己也偷偷搞了个小运输队,专门在码头区和几个市场之间拉私活,价格黑,态度横。咱们四海速运一开始在街面上派单,虽然没直接抢他生意,但也让他觉得碍眼了,觉得咱们不懂规矩,抢了他的风头。估计是他自己撺掇赵凯,想趁机把咱们摁死。”
原来如此!林野恍然。不是赵凯本人有多重视四海,而是底下的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借题发挥。这让他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压力没那么大了。但同时,黑皮这种地头蛇的纠缠,往往比赵凯那种居高临下的打击更麻烦,更防不胜防。
“知道了。”林野点点头,“让兄弟们平时多留神,尤其是晚上单独出去送货的,尽量结伴。”
他暂时不打算跟黑皮正面冲突,四海现在还没那个资本。他选择继续深耕工厂区这块刚刚开拓的根据地,先把根基打牢。
机会总青睐有准备的人。没过几天,一个之前合作过两次的小纺织厂,突然找上门来,是个急活。他们有一批加急的样品布匹,需要立刻送到位于城北的一个服装加工厂,对方催得很急,要求第二天一早必须送到。纺织厂自己的运力安排不过来,找了几家相熟的车行,也都排不开。
厂里的管事急得团团转,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到了以“接急活”出名的四海速运。
林野接到电话,仔细询问了布匹的数量、体积和具体要求。量不小,而且布匹怕潮怕磕碰,需要特别注意。距离也远,从南城到城北,几乎横跨整个江城。
这是个挑战,但也是个绝佳的机会!如果能漂亮地完成这单,四海速运在这些小工厂圈子里的名声,就算真正打响了!
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接了下来。价格按照章程收取,没有趁火打劫。
接下单子,林野立刻行动起来。他亲自检查了板车,加铺了防雨的油布,用柔软稻草填充边角。考虑到路途遥远,他安排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四个人,分成两组轮流拉车,确保速度和体力。还特意规划了一条相对好走、尽量避开闹市拥堵的路线。
当天傍晚,载着沉重布匹的板车就出发了。四个人,一辆车,沉默地行走在逐渐被暮色笼罩的街道上。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衫,沉重的车把压在肩膀上,火辣辣地疼。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所有人都知道这单活的重要性。
夜里就在路边找个背风的地方轮流打个盹,天不亮继续赶路。第二天清晨,当初升的太阳照亮城北那家服装加工厂的大门时,四海速运的板车,准时、平稳地将那批至关重要的样品布匹,完好无损地送达。
服装厂的负责人看着码放整齐、毫无损毁的布匹,又看了看林野几人疲惫却坚毅的面容,脸上露出了惊讶和赞赏的神色。
“好!四海速运,名不虚传!以后我们厂有急活,还找你们!”
回程的路上,虽然身体累得像散了架,但每个人心里都热乎乎的。阳光照在身上,驱散了连夜奔波的疲惫。
这一单,四海速运不仅赚到了远超平时的运费(因为难度和紧急程度),更赢得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林野知道,四海这艘小船,终于在这片新的水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信誉,撞出了第一朵属于自己的、微小的浪花。虽然依旧渺小,但锋芒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