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里正林文柏果然雷厉风行,召集了村里所有长老和村代表,把林毅领头做的“邻里留园”规划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果不其然,长老和代表们的反应,跟昨天林家院里的大人们一模一样——先是惊得合不拢嘴:啥?这帮半大娃娃能有这见识和能耐?听着听着,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越听越兴奋!
这可是给村里办的大好事啊!头一桩,提升咱平华村的体面;第二桩,给老少爷们儿添个舒坦的休闲地界;第三桩,年底大家伙儿的分红又能厚实几分;最要紧的是第四桩,人家娃娃们还想着拨出收益养护玉带河,这可是惠及子孙的功德业啊!
这么多好处摆在眼前,哪有不支持的理儿?必须办!村里就是创造条件也得把它办成!何况眼下要地有地,要人有人,简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动工啦!
与会的老少爷们儿七嘴八舌,纷纷表态:
“好!这主意出得好!咱们村娃娃有出息!”
“这园子修起来,咱们村可就真是头一份儿了,比镇上那些大宅门的园子也不差!”
“没说的,我家出两个劳力,工钱不工钱的另说,先紧着把园子立起来!”
“选址我看文松家门前那片空地就顶好,地方宽敞,人气也旺!”
“修建的事儿,吴檐叔是行家,得请他老人家出山掌总!”
“对头!用料什么的,咱们就地取材,后山石头木料都是现成的!”
“邻里留园”这事儿,就在这一片热火朝天的赞同声中,顺顺当当地通过了村委会的审核,只等公示动工。大家伙儿心气儿高得很,恨不得今儿个就撸起袖子干起来,早一天修好,早一天享受,早一天见收益。
最后还是李文石这个管账的头脑最清醒,他笑着提醒:“各位叔伯兄弟,先别急。眼瞅着过两天就是中秋了,咱们明儿个先开村民大会,把这事儿宣布了,也好动员大家节后一起出力。等热热闹闹过完节,立马动工,一点儿不耽误!对了,文慧妹子的‘李氏兔子工坊’也筹备妥了,准备开张。明天大会上一并宣布,让乡亲们揣着两个好消息过节,岂不美哉?”
众人一听,在理儿!纷纷点头称是。
等到第二天开村民大会时,那场面可就热闹了。自打镇上两位贵客来访,村里各种小道消息就传疯了——“林文松家来了镇上的大马车!”“果果养的小鱼儿,一条能值千金!”“小厨神又出新菜,惹得两位老板抢破头!”……村民们心里跟猫抓似的,都想知道个究竟。
今日这大会,不但每家派出的代表把祠堂外的大广场站得满满当当,连广场四周都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几乎是全村出动!
人一多,就怕生乱。耆长刘大山领着村巡逻队,王大力带着送菜护卫队,全体出动,在广场各处维持秩序,确保万无一失。
里正林文柏一站上那临时搭起的讲台,底下嗡嗡的议论声立刻静了下来。平华村向来心齐,林氏一族占了大半,团结得很;外来落户的村民,也都是当年逃难过来,被官府安置在此,多年来早融成了一家。
在林家祖孙三代用心经营下,村子整体拧成一股绳,积极向上。当然,偶尔也有那么一两声不和谐的音调,但终究翻不起大浪。
林文柏先向大家报喜:“乡亲们,咱们村又要添一家新工坊了——‘李氏兔子工坊’!主营兔子养殖、皮毛制品和兔肉供应。工坊跟村里采用合作模式,租用村里的院子和人工,享用村里的外销路子,收益按比例提取一部分注入村基金,跟酱料区、豆腐坊一样,年底给大家分红!”
此言一出,台下欢声雷动。福气兔子在村里流行大半年了,谁不知道果果家那对宝贝种兔?没想到人家没藏着掖着偷偷发财,反而在村里建工坊,带着大家一起富!这等好事,谁不拥护谁是傻子!
再者,林氏族人都晓得,李文慧的制衣手艺是得了林家六姑奶奶的真传,那位六姑奶奶当年可是进过宫,给皇家做过衣裳的人物!由她来当这个坊主,那是再合适不过!
李文慧也应邀上台讲话。她娘是林家二姑奶奶林守英,她自个儿也自带一股爽利大气,站在台上丝毫不怯:“乡亲们,兔子工坊的货,是要卖到外头去的,给咱村挣回更多银钱!但工坊的根在平华村,最惦记的还是咱们自己人。往后,乡亲们家里的娃娃要是愿意,可以割了兔子草送来工坊,只要合乎标准,我们都按斤两收,现钱结算!自家想打牙祭、做件皮毛褂子,也尽管来工坊预订,咱们优先安排,一律按乡亲优惠价,保证实惠!”
话音刚落,台下叫好声、鼓掌声响成一片,连广场外围的村民都使劲拍巴掌。
林文柏趁热打铁,提高嗓门:“经村委会决议,咱们村还要再添一个产业——鱼塘!主事人出资购买村中土地,修建鱼塘和配套庭院。这将是咱们平华村头一个正经的休闲园子!现在,就请鱼塘的主事人来给大家细说端详!”
只见十四岁的林毅稳步登台。众人这才恍然发觉,文松家这大小子,不知何时已长成了挺拔的少年郎,身量快赶上他二伯林文柏了。他衣着整洁,面容俊秀,眉眼间既有少年人的纯挚意气,又带着超乎年龄的笃定沉稳。
他的出现,让全场蓦地一静。这怕是平华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项目主事人了!
林毅目光扫过台下乡亲,声音清朗,不疾不徐:“各位乡亲,咱们平华村,是块山灵水秀的宝地。只是过去那些年,这山水睡着了,没顾上照应咱们。如今它们醒啦,给咱们送来了好东西——文慧姑姑的兔子,来自咱平华村的山;我家院里那些鱼,是玉带河给咱们的馈赠。”
他略顿了顿,继续道:“我们侥幸培育出了好鱼苗,就想着,得尽全力把它们养好,让它们给咱平华村带来更好的光景,让咱们大家伙儿,往后都能‘年年有余’!”
接着,他将鱼塘规划娓娓道来,如何修建既能赏玩休憩的庭院廊榭,又能高效养殖的池塘,更特别提到,会将收益的一部分专门拿出来,反哺玉带河,用心养护这条养育平华村的母亲河,让她能永远滋养这片土地和子孙后代。
“这事儿,是我们林家、李家、刘家的小辈们,一起合计着要做的。还请各位乡亲长辈,多多关照,多多支持!”说完,他拱手一礼。
这时,林怀安也带着参与此事的其他几家娃娃,按着年岁大小,依次上台,齐刷刷站成一排。连四岁的小果果也在其中。孩子们个个穿戴得干净体面,精神头十足,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与信任。
林毅和林怀安领头,带着弟弟妹妹们齐声喊道:“谢谢乡亲们!请多多关照!”
一片童声之中,那个脆生生的小奶音显得格外响亮——只因哥哥姐姐们事先嘱咐,今天是大日子,喊话要有气势!果果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小脸都憋红了。
瞧着这小囡囡努力板着脸、装出一副小大人般的正经模样,偏生那萌萌哒的小身板怎么瞧都严肃不起来,只让人觉得可爱得紧。台下顿时爆发出善意的哄笑,随即化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好!好娃娃们!”
“瞧瞧,林家这娃,就是不一样!”有村民啧啧赞叹。
“那可不!林毅、怀安他们,打小就跟着文松媳妇儿读书认字,十三岁就跟着护卫队走南闯北了!饿豹都碰过,险况也遇过,大掌柜、大铺子都见识过,能没出息么?”林氏族人说起来,脸上都带着光,仿佛那是自家孩子一般荣耀。
“听说那新鱼苗是果果养出来的?了不得!这小娃娃养啥成啥!”
“那是!老话都说,心思纯净的娃娃招小生灵喜欢。果果就是这样的娃娃,你看那兔子、小鱼儿到了她手里,个个都灵性十足!”
“这鱼塘修起来,咱村可就真不一样了!往后都不用惦记去镇上逛园子,咱自家门口就有!我非得天天去转转,看看鱼,解解乏。”
“可不嘛!往后唠嗑都有好地方了!”
村民们兴致勃勃,忍不住就议论开来,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漂亮园子的模样。
待孩子们下台,林文柏再次站上讲台,宣布具体安排:“鱼塘的建设,定在中秋节后。跟当初建酱料区一样,采取自愿出工,按劳记录贡献分,年底折算分红。鱼塘的负责娃娃们也说了,来帮忙的,除了记分,还可以领工钱。最后,凡出劳力的家庭,都可得咱们村特有的菜种子,或者……得一条将来鱼塘里的鱼!”
最后这话,如同水滴进了热油锅,台下瞬间炸开了!谁不知道那鱼金贵?一条能顶三只鸡!那滋味更是天上少有,地上无双!霎时间,什么工钱,什么菜种,通通没了吸引力。鱼!必须得要一条鱼!
“里正!我家报名!我家劳力多,出三个!”
“我家也报!出两个壮劳力!”
人群争先恐后地往前涌,都要去找李文石登记。刘大山、王大力等人赶紧维持秩序。林文柏连忙高声道:“大家别急!午饭后,村公所安排了记录员,大家吃完饭,按顺序去排队登记就行!”
大会散了,村民们个个兴致勃勃,脚下生风地往家赶,都想着早点张罗午饭,吃完了好去排队占先——这能换鱼的活儿,说啥也得抢上一个!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唯有冯小芹和林守成一家,步履迟缓,神情恍惚。失落、不甘、难以置信……种种情绪混杂在一起,啃噬着他们的心,让他们在周围一片欢腾的背景里,显得格格不入,浑身都没了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