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刘队长家,赵虎没有直接返回破庙,而是绕到大同城的东门外。
那里有一棵老柳树,是锦衣卫在大同的联络点。
他按照约定,在柳树下挖了一个小坑,将写好的情报放在里面,盖上一块特殊的石头作为标记。
做完这一切,他才快速返回破庙。
破庙里,王胤铮正在等待,看到赵虎回来,连忙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
“回老爷,都办妥了,刘队长已经答应,子时换班时撤走守卫。”
赵虎躬身应道,神色恭敬。
王胤铮满意点头:“很好,明日一早,我们就返回太原,等待清军入关的消息。”
赵虎低头应是,指尖悄悄攥紧了佩刀刀柄。
里面的油纸密册,已记满了足以颠覆清廷阴谋的关键情报。
太原城西客栈,王胤铮刚从大同返回,正擦拭腰间匕首。
房门被推开,王小三快步走进来,神色带着几分急切。
他是王胤铮的亲侄子,负责打理王家在太原的产业,也是王胤铮表面上的“联络人”。
“叔父,您这几日去哪了?”
王小三目光扫过房间,看到桌上散落的银票碎屑,眉头皱起。
“府里来了好几拨陌生商人,一口辽东口音,说是找您谈生意,却不肯透露具体事宜。”
王胤铮动作一顿,抬眼看向他,语气平静:“一些旧识,谈些盐铁买卖,没什么好说的。”
“盐铁买卖?”
王小三上前一步,语气带着质疑。
“我查了府里的账目,最近有五十万两白银的支出,去向不明,这可不是普通买卖的数额。”
“而且那些商人,言行举止根本不像生意人,倒像是……当兵的。”
王胤铮放下匕首,脸色沉了下来:“账目之事,自有账房先生打理,你只需管好自己的事,不必多问。”
“叔父,我不是多问!”
王小三语气激动。
“我听说,最近有清军要入关劫掠的流言,那些辽东来的人,会不会和清军有关?”
“您可是大夏的官员,若与清军勾结,这是通敌叛国的大罪,会株连九族的!”
王胤铮猛地一拍桌案,声音陡然拔高:“放肆!你竟敢怀疑我?”
“我受太后所托,暗中安抚前明降兵旧部,稳定边境,那些银子是用来安置降兵家属的。”
“辽东口音,是因为那些降兵多是辽东人,并非什么清军!”
他眼神锐利,带着威慑:“此事关乎朝廷机密,若泄露出去,不仅是我,你也难逃干系!”
王小三被他的气势震慑,后退半步,却仍不死心:“可那些人举止粗鲁,腰间还藏着兵器,哪里像安置家属的人?”
“降兵出身行伍,习性难改,随身携带兵器防身,有何不妥?”
王胤铮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朝廷大事,不是你能懂的。”
“从今往后,府里的陌生客人,你不必过问,也不许私下探查,否则休怪我不认你这个侄子。”
他顿了顿,补充道:“等此事了结,我会向太后举荐你,让你做个知县,比现在打理产业强得多。”
王小三眼神闪烁,心中仍有疑虑。
他知道叔父向来心思深沉,此次的解释虽看似合理,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叔父的警告,他不敢不听,毕竟株连九族的后果,他承担不起。
“侄儿知道了,以后不再过问便是。”
王小三躬身应道,语气带着不甘。
王胤铮看着他,语气缓和了些:“你能明白就好,下去吧,好好打理产业,别让我失望。”
“是。”
王小三转身退出房间,脚步沉重。
走到门口,他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看到叔父正拿起桌上的密信,快速点燃,烧成灰烬。
这一幕,让他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安置降兵家属,为何要烧密信?
王小三回到自己的房间,坐立难安。
他想起那些辽东商人腰间的弯刀,想起账目中不明的支出,想起叔父反常的举动,越想越觉得心惊。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喃喃自语。
“若叔父真的通敌叛国,我王家就彻底完了。”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向客栈后院。
那里,赵虎正在擦拭马匹,神色平静,看似与往常无异。
王小三心中一动,赵虎是叔父最信任的亲信,或许他知道些什么。
但转念一想,赵虎对叔父忠心耿耿,就算问了,也未必会说,反而可能打草惊蛇。
他只能压下心中的疑虑,决定暗中观察。
只要叔父有任何异常举动,他便立刻向官府禀报,至少能保住自己和家人。
而房间内,王胤铮看着王小三离去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这个侄子,太过精明,留着始终是个隐患。
但眼下正是关键时期,不宜动手,只能先警告、安抚,等事成之后,再做打算。
他转身对门外喊道:“赵虎!”
赵虎推门而入:“老爷,有何吩咐?”
“你去盯着王小三,他若私下探查,或与外人接触,立刻禀报我。”
王胤铮语气冰冷。
“若他敢泄露半句,直接处理掉,不必留情。”
赵虎躬身应道:“是,老爷。”
他心中暗自警惕,王小三的怀疑,或许会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
但他不能贸然行动,只能先按王胤铮的吩咐,暗中监视,同时将此事记录在油纸密册上,等待合适的时机,传递给阎应元。
离开王胤铮的房间,赵虎看到王小三正站在自己的房门口,神色犹豫。
两人目光对视,王小三下意识避开,快步走进房间,关上了房门。
赵虎收回目光,握紧佩刀刀柄,转身走向客栈后院的老槐树。
他要将“王小三生疑”的情报,连同之前的记录,一起传递给联络人“雀儿”。
而王小三的房间里,他从枕下摸出一块刻着“王”字的玉佩,那是大夏官府颁发的商户报备凭证。
他眼神闪烁,指尖摩挲着玉佩,心中已有了决断。
若明日叔父仍有异常,他便直接前往太原府衙,将心中的疑虑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