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位太守此时心思各异。
吴洪文、腾越最是放松,本来他们也没有在意兵权,但是其他十一位郡守曾经是有兵权的,虽然只有守军,那也是军政合一的封疆大吏。
现在丧失了兵权,有些事处理起来没那么方便了,但同时人口耕地更多了,权力也就更大了,有利有弊。
“陛下,战时国策,要持续多久啊?”陈太和出声问道。
“预计两到三年,朕会将六国都打服了,让六国不敢对隆国动歪心思。”安天一冷冷的说道。
“陛下,隆国会越来越强大的。”腾越出声道。
“陛下,臣愿鞠躬尽瘁。”廖川躬身说道。
“众位郡守都辛苦了,朕赏赐你们一些小玩意吧。”安天一说罢看向公孙野。
公孙野心领神会,端过来一个木盘,上面放着十三个用玻璃种翡翠制作的无事牌、平安扣、玉佩等等小物件。
众人看到都是眼前一亮。
“陛下,这莫不就是传说中的玻璃种翡翠?”河西郡太守苏文问道。
安天一点点头,“正是,你们也听说了?”
“回陛下,现在无数的富商都私下议论这玻璃种翡翠,据传闻这玻璃种翡翠隆国最多,几位雕刻大师在卖,但是已经卖光了,同时赵国皇宫、陈国皇宫也有,只是这两国不对外售卖。”苏文回道。
“此物现在有市无价,但是无数富商趋之若鹜,但数量实在太少了,无从购买。”沈河也说道。
安天一哈哈大笑,“这些你们自己挑吧,每人可以选一个,但是朕有一个要求,不能卖,只可以回去展示。”
众人闻言大喜过望,甚至后面的话都没听清,都紧紧盯着那个木盘。
片刻后木盘上的玻璃种翡翠就被抢空了,十三位郡守都无比爱惜的抚摸着玻璃种翡翠。
“看样子,就算朕不说,你们也不会卖了啊。”安天一笑盈盈的说道。
“陛下,这可以做传家宝,只要臣没有到饿死的地步,坚决不会拿出来卖掉的。”陈太和坚定的说道。
“是啊,陛下这等宝物,已经无法用银子来衡量了。”沈河附和道。
“朕想起一件事,曾经吴洪文和腾越出任太守之时,朕给他们提出两个标准,一是让本郡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二是本郡百姓认为郡守是个好官,现在朕就拿玻璃种翡翠做个彩头。”
“明年秋收时候,朕会派出暗探去各郡县做民意调查,如果哪位郡守大人达到这两个标准,朕赐给你们这个。”安天一说罢从一旁拿出一个手掌大小的玻璃种翡翠,“这是原石,还没有雕琢的。”
众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顿时感觉手中的小件不香了,这样一块卖出去,可是他们几十年的俸禄啊,此时已经不考虑什么兵权了,什么俸禄了,现在就想着达成两个标准,获得这块原石。
“公孙野,再拿几块来,别让郡守大人们以为朕只有这一块。”安天一向着公孙野招招手。
公孙野马上又端来一个木盘,上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二十块。
“陛下,务必让暗探做到公平公正。”廖川沉声说道。
“陛下,臣一定会满足这两点标准。”陈太和说道。
“陛下,臣愿为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苏文说道。
。。。。
冬去春来,十三个郡都开始了忙楼。
横江郡的一处农田。
“兄弟,到了隆国还习惯吗?”沈河笑盈盈的问道。
“习惯,就是来晚了,不然去年能用税粮换不少银子呢。”那汉子说道。
“好好,陛下说了,这个国策至少三年,加油。”沈河笑着说道。
“你怎么知道至少还有三年啊。”那汉子问道。
“这位是咱们横江郡的郡守沈大人。”一衙役走过来说道。
那汉子愣了一下,“他说你是郡守沈大人?”
沈河整理了一下衣服,“本官不像吗?”
那汉子挠挠头,“郡守大人都是高高在上的,怎么会理我这样一个老农啊。”
这时附近的一个老夫妇人走了过来,“您真是郡守沈大人?”
“是啊。”沈河笑呵呵的说道。
那老妇连忙跪下,“沈大人,为草民做主啊。”
沈河连忙将老妇人扶起来,“老人家,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讲,今日本官就在这地头办公。”
“我家的地被村里恶霸李德仁给霸占了,我家老头去讲理,还被打了,现在还在家中躺着养病呢。”老妇哭诉道。
“可有凭证?”沈河皱眉问道。
“我可以作证,亲眼所见。”之前那汉子说道。
“我也可以作证,这里的人都知道。”又走过来一位老妇人说道。
“来人,将李德仁带到此地。”沈河冷冷的说道。
几个衙役闻言也不敢耽搁,连忙跑去抓李德仁了。
不久李德仁被带了过来。
“李德仁,你强占他人土地,还将人打伤,你可承认?”沈河冷冷的说道。
“沈大人,几个刁民的土地而已。”李德仁不在意的说道。
“这么说来你是承认了。”沈河说道。
“那又怎样啊,沈大人,我姐夫可是在朝中做官的,你知道的啊。”李德仁完全不在意,甚至他都没把沈河放在眼中。
“好,既然承认,将李德仁押入军营,让将士们送去炎城,同时没收李家所有土地,分给被其欺压的过的百姓。”沈河大声的说道。
李德仁懵了,以前沈河不这样啊,这是吃错药了?
“姓沈的,你不想活了吗?我姐夫可是礼部尚书。”李德仁大喊道。
“咳咳,好,李德仁你听好了,在场的大伙也听着,陛下给隆国的十三位郡守定下了两个标准,一是让本郡的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二是要让本郡百姓认为本郡郡守是个好官。”
沈河说罢环视众人,在场之人都有些懵逼,都认为是自己听错了。
“所以本郡收以后会经常出没在横江郡的各处田间地头,你们有事都可以找本官,陛下言明,隆国和其他六国不同,百姓是隆国最重要的,今日李德仁就是一个例子。”
“青天大老爷啊。”百姓们纷纷跪拜。
“好,你给老子等着,我姐夫一定会宰了你。”李德仁依旧怒吼着。
“拉去军营吧,把他犯的事和将士们说说,将士们会很好的对他的。”沈河一脸坏笑的说道。
李德仁闻言脸色煞白。
隆国十三郡的春耕开始了,大军也开始了调动,攘外必先安内,现在隆国内部稳定,可以大干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