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于灵泉畔初涉剑道,削墨铁木为剑,刘丽丽便知此非易与之事。然其心志坚毅,既已决意以此护道,便不会因艰难而退缩。故而,她将每日修行之余,特意划出两个时辰,雷打不动,用于研习那《基础剑诀十三式》。
空间之内,灵泉泊泊,茶香袅袅,本是极静的修行之所,如今却时常响起剑锋破空之声。刘丽丽手持那柄黝黑沉重的墨铁木剑,依照识海中那十三式图谱,一招一式,反复演练。
劈、刺、撩、扫、截、挂、点、崩……动作看似简单,然欲将其使得圆转如意,劲力通达,却需全身协调,步伐、腰力、臂腕乃至呼吸,皆需配合无间。她初学乍练,往往顾此失彼,剑招衔接之处,更是滞涩异常,如同稚童学步,跌跌撞撞。
而这其中最难掌控的,便是将自身灵力与剑招相合。她需得分心二用,一边引导体内灵力注入剑身,一边操控剑招变化。这分寸拿捏,着实不易。
时而,她求胜心切,灵力灌注过猛,那墨铁木剑虽能承载,然骤然爆发的力量却反震而回,直透腕骨,震得她手臂酸麻,虎口发烫,剑招立时变形,险些脱手。时而,她又因顾忌反噬,灵力输出过于保守,剑锋之上淡蓝微光黯淡,剑招使出软绵无力,莫说伤敌,便是连灵泉畔的些许落叶都难以斩断,徒具其形,未得其神。
这般反复折腾,不过半日功夫,她已是香汗淋漓,气息微喘,额头鼻尖皆渗出细密汗珠。更令她心惊的是,丹田之内那原本浩荡的赤金冰蓝灵力,竟已耗损近半!这练剑对灵力与心神的消耗,竟是远超她平日打坐修炼!
她持剑而立,略作调息,看着手中这柄依旧黝黑冰冷、却似乎与自己格格不入的木剑,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挫败与焦躁。照此下去,莫说练成剑招,便是维持日常修行所需灵力都恐难以为继。
就在她心绪微澜之际,一直安静蹲伏在灵茶树旁、默默关注着她的霜团,忽然轻盈地跃下,迈着无声的步子来到她身边。它仰起头,冰蓝眼眸中映照着刘丽丽略显疲惫的身影,似乎感知到了她内心的烦躁与灵力的大量消耗。
它绕着刘丽丽缓缓转起圈来,步伐轻盈,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随着它的走动,周身那莹润雪白的毛发上,淡蓝色的冰纹微微亮起,一股远比平日辅助修炼时更为柔和、更为细腻的冰蓝色寒雾,自其体内弥漫而出。
这寒雾并非猛烈喷发,而是如同初春的薄雾,丝丝缕缕,缠绵缱绻,缓缓将刘丽丽周身笼罩。寒雾触及肌肤,带来一阵清冽的凉意,却并不刺骨,反而如同甘泉洒落旱地,瞬间驱散了她因久练而产生的燥热与疲惫。
更奇妙的是,这寒雾竟能无视肉身阻隔,悄然渗入她的经脉之中!那冰流所过之处,因灵力反震而隐隐作痛、甚至有些淤塞的手腕经脉,如同被最灵巧的冰手轻轻按摩疏导,酸痛感迅速消散,经脉重新变得通畅柔韧。而丹田内那因大量、不稳定输出而略显紊乱的灵力,被这精纯平和的寒气一冲,竟也渐渐平息下来,流转之间,恢复了往日的顺畅与稳定。
刘丽丽只觉精神一振,周身舒泰,方才的疲惫与焦躁一扫而空。她福至心灵,知是霜团相助,当下不敢怠慢,立刻凝神静气,重新举起墨铁木剑。
这一次,她心念微动,并未急于催动大量灵力,而是尝试着引导那缕被霜团寒气调和过的、更为温顺平和的冰属性灵力,缓缓注入剑身。同时,她摒除杂念,不再刻意追求招式的凌厉与力量的刚猛,只是循着那十三式最基本的轨迹,心意合一,顺势而为。
木剑挥出,轨迹依旧是那式简单的“横扫”。然而,这一次,剑锋划过空气,竟少了几分之前的滞涩与突兀,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流畅与自然!那剑身之上泛起的淡蓝微光,也显得稳定而均匀。
尤其令人惊异的是,随着剑锋掠过灵泉之畔,剑风所及之处,泉边岩石上凝结的些许细小水珠,竟被那剑风中蕴含的、凝而不散的冰寒之意瞬间冻结,化作一粒粒晶莹的冰屑,簌簌落下!
望着那纷纷扬扬落下的冰屑,感受着手中木剑传来的、前所未有的圆融感,刘丽丽心中猛地一震,如同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豁然开朗!
是了!为何之前总是别扭?只因她潜意识里,仍是将自身灵力与剑招视为两物,强行糅合,自然格格不入。而霜团的寒气,不仅调和了她的灵力,更似一把钥匙,开启了她对自身力量本质的认知!
她这身灵力,本就因霜团而融入了冰寒特质,其性清冷、沉静、凝练。而这剑道,尤其是这基础剑诀,讲究的亦是心静、意专、劲力凝聚。二者在本质上,竟是如此契合!
或许,并非任何属性灵力都适合刚猛霸烈的剑路。而她这冰属性灵力,其道,本就在于“凝”与“静”,在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真章!与这需要耐心打磨、循序渐进的基础剑诀,正是天作之合!
“我明白了……”她低声轻语,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看向身旁正歪着头、冰蓝眼眸中带着询问之色的霜团,心中充满了感激。“霜团,多谢你点醒于我。”
霜团虽不能尽解其意,却能感受到主人心中那豁然开朗的喜悦,也欢喜地蹭了蹭她的腿。
自此,刘丽丽练剑之时,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沉心静气,细细体悟那冰属性灵力与基础剑招之间的微妙联系。有霜团寒雾时时调和辅助,她进步虽缓,每一步却都走得无比扎实。灵泉畔的剑风声,也渐渐少了几分生涩,多了一丝属于冰雪的凛冽与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