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三年春,流云星域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星灯节”。这节日始于战后,最初是为了悼念战乱中逝去的亡灵,如今却成了祈愿和平的象征——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会点亮星络花灯,放飞到空中,万千灯火汇聚成河,如同为迷途的魂灵引路,也照亮生者前行的路。
望星镇的广场上,早已挤满了人。王师傅带着陶匠们烧制的“转心灯”成了新宠,灯座里的星尘纹路会随着气流转动,在灯壁上投射出“秩序常安”的字样;陈老的木甲戏班子排演了新剧目,讲述着年轻修士用随势阵改良土地的故事,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赵伯则带着老农们,将新收的韧星草种子包进香囊,送给围观的修士,笑着说:“带着吧,沾点土气,修炼能更踏实。”
凌尘站在人群边缘,看着丫丫带着孩子们组装星灯。少女的手法熟练,将竹篾弯成风筝的形状,糊上浸过灵液的纸,再贴上孩子们画的星纹——有模仿随势阵的曲线,有画着麦田的波浪,还有歪歪扭扭的小人,举着剑守护着一盏灯。
“先生,您看这盏灯怎么样?”丫丫举起一盏灯,灯面上画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正挥手送别一群风筝,“我照着小时候的记忆画的,总觉得您就像这身影,看着我们飞。”
凌尘接过灯,指尖拂过灯面的纹路,心中泛起一阵暖意:“画得很好。但守护的不是我,是你们自己。就像这灯,能照亮前路的,是你们自己点的火。”
丫丫似懂非懂地点头,又跑去忙碌了。不一会儿,第一盏星灯升空,带着孩子们的笑声,缓缓飘向夜空。紧接着,第二盏、第三盏……万千灯火如同被唤醒的星辰,在暮色中铺展开来,与真的星空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灯,哪是星。
“真美啊。”苏清颜走到他身边,望着空中的灯河,“听说星盟圣地也在放灯,连起源之域的创世祭坛附近,都有人点燃了长明灯。”
“这灯河,比任何阵法都稳固。”凌尘轻声道,“因为它是由无数人的心愿汇聚而成的。”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只见云尘带着天极宗的弟子们,驾驭着飞剑赶来,剑身上挂着巨大的星灯,灯面上用剑气刻着“守土安邦”四个大字,飞到广场上空时,星灯散开,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如同流星雨般坠落,融入各家的灯海中。
“云尘师兄的‘流萤剑’越发厉害了!”孩子们兴奋地拍手。
云尘落在凌尘面前,躬身行礼:“弟子刚从起源之域回来,创世祭坛的能量波动已完全稳定,初源法则的流转比记载中更顺畅。”他顿了顿,眼中带着敬畏,“祭坛附近的石壁上,不知何时多了些新的刻痕,像是随势阵的纹路,却更古老,更自然。”
凌尘笑了:“那是初源法则在回应你们的努力。当你们懂得顺应平衡,它便会以自己的方式,与你们呼应。”
云尘似有所悟,又道:“弟子在祭坛前立下誓言,会像先生和苏宗主一样,守护好这片天地。”
“不必学我们。”凌尘摇头,“我们走过的路,是为了让你们能走得更宽。就像这星灯,我们点燃了最初的几盏,剩下的,该由你们自己连成河。”
云尘重重点头,转身加入了放灯的人群。他的身影很快与年轻修士们融在一起,教孩子们用剑气点亮灯芯,笑声爽朗,如同当年的李师兄,也如同当年的他自己。
星灯越升越高,渐渐汇入星域间的灯河。凌尘看着那片璀璨,忽然想起百年前的战火,想起混沌之主的嘶吼,想起那些在黑暗中熄灭的生命。如今,他们都化作了这灯河中的一点光,照亮了后来者的路。
“该回去了。”苏清颜轻声道。
“嗯。”凌尘点头,目光最后扫过广场上的人群——王师傅在给陶灯添油,赵伯在教孩子辨认星象,丫丫和云尘正合力放飞一盏巨大的灯,灯面上画着整个流云星域的地图,每个村镇都点着一盏小小的灯。
他们转身离开,身影渐渐融入夜色,没有惊动任何人。就像他们守护的方式,不张扬,却从未缺席。
星灯河在夜空中流淌,越过天极宗的山门,穿过风语宗的云海,绕过星陨阁的塔楼,最终汇入起源之域的光晕中。那里,创世祭坛的石壁上,新的刻痕仍在悄然生长,如同宇宙的呼吸,记录着凡俗与修士共同书写的平衡之道。
薪火不熄,是因为总有人愿意添柴;星灯长明,是因为总有人记得点亮。这或许,就是守护的终极形态——不必留下姓名,只需让后来者知道,路一直都在,灯一直都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