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余动作,队伍瞬间如精密的战争机器般启动,流向基地深处一条隐蔽的通道。
厚重的复合装甲气密门滑开,露出内部两辆经过深度伪装的奔驰Sprinter 4x4商用厢式货车。车身布满泥点和灰尘,悬挂着奥地利“阿尔卑斯物流”公司的牌照,看似普通,内部却经过全面装甲强化,搭载了独立的生命维持和全频段信号屏蔽系统,底盘能抵御9mm地雷袭击。
队员迅速分为两组登车。林志豪、龙云、玛利亚、皮埃尔进入领头车;陈云峰、詹姆斯、娜塔莉亚、艾米丽进入跟随车。卢卡斯留守,他是“熔炉”永不陷落的最后基石。
车门沉重闭合,内部光线晦暗。电动机驱动车辆无声滑出通道,沿着倾斜向上的隧道平稳行驶。
隧道出口伪装成黑森林山脉一处废弃铁矿洞口,外面弥漫着清晨的浓雾。两辆车驶入雾霭,瞬间化身为欧洲公路上最常见的运输车辆,毫不起眼。
车厢内,一片沉寂。龙云闭目假寐,调整着身心状态;玛利亚透过单向车窗,以专业目光审视着外部环境,记忆着路标、摄像头位置和潜在伏击点;皮埃尔低头操作平板,屏幕上沿途的交通监控网络分布图清晰可见,他的手指轻点,无声地注入延迟代码或短暂屏蔽信号,完美抹除着车队经过的电子足迹。
娜塔莉亚在第二辆车内,她的耳机里过滤着奥地利联邦警察、宪兵部队以及周边邻国安全机构的无线电通讯碎片,强大的算法在背景噪音中搜寻任何可能与“灰烬小队”、“蜂巢”、“因斯布鲁克行动”相关的关键词或异常调度频段。
林志豪注视着战术平板上的行进路线。克劳斯提供的路线堪称艺术品,主要蜿蜒于二级公路甚至偏僻的乡村小道,完美规避了所有高速公路枢纽、固定检查站和自动车牌识别系统热点。全程超过五百公里,预计耗时八小时。
这是一场对耐力和专注力的漫长考验。
时间在车轮下缓慢流逝。车队穿过宁静的巴伐利亚乡村,掠过波光粼粼的博登湖一角,最终开始爬升,进入阿尔卑斯山脉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
空气变得清冷锐利,窗外景象逐渐被墨绿色的针叶林和山巅的残雪取代。
“即将跨越德奥边境。”领头车的司机,一位克劳斯麾下经验丰富的“信使”,低声通报。他面无表情,眼神锐利,显然是此道老手。
“保持最高警觉等级。”林志豪回应。边境线,永远是风险与安全的分野,无论伪装多么完美。
幸运之神似乎再次眷顾。边境检查站只有几名略显慵懒的奥地利警官,对这两辆普通的物流车仅是例行公事地瞥了一眼牌照,便挥手放行,注意力显然更多地放在那些载客车辆上。
车队继续深入阿尔卑斯山腹地。雄伟的山峰如同巨人般矗立两侧,云雾缠绕山腰,景色壮丽得令人窒息,但车厢内无人有暇欣赏,战前的紧张感如同实质般弥漫。
“距离目标区域六十公里。”娜塔莉亚的声音在加密频道中响起,打破了长时间的沉默,“未监测到异常通讯活动或加密信号突发增量。警方巡逻频率与数据库记录吻合。目标建筑‘蒂洛尔三号仓库’周边三公里环形区域内,未发现新增热信号或未知电子信号源。”
“持续监控。扳手,无人机前出侦察。”林志豪命令道,越是平静,越可能暗藏杀机。
“收到,‘影子’一号已升空。”皮埃尔操作着控制器,一架仅有手掌大小的黑色无人机无声无息地从车窗缝隙滑出,迅速爬升,借助山势和树冠掩护,朝着远方掠去,其传回的高清画面实时显示在众人的战术平板上。
下午三时十五分,车队离开主路,拐入一条几乎被杂草淹没的林业防火道,最终在一片茂密的云杉林深处彻底停下。引擎熄火,万籁俱寂,只有山风吹过树梢的呜咽声。
“接应点A到达。车辆将在此处伪装潜伏。”信使宣布道。
队员们迅速而无声地下车,从车厢内拖出数个巨大的、印着“mountain Sports Gmbh”字样的重型防水驮包。里面是他们此行所需的全部武器装备和特种装备。
两辆货车缓缓倒车,利用天然植被和预先设置的伪装网进行隐蔽,很快便与山林阴影融为一体,即便从近处也难以察觉。
林志豪抬腕看了一眼Suunto core军表。“距离指令窗口开启还有五小时二十八分。按计划,徒步机动至预备观察点b。保持无线电静默,行动。”
队伍再次化作无声的暗流,背负着超过四十公斤的沉重负荷,沿着预先勘定、绝无游人足迹的崎岖山路快速移动。他们的动作协调而敏捷,展现出顶尖特种部队的惊人体能和山地行进技巧。
龙云和陈云峰作为尖兵,在前方数百米处交替掩护前进,他们的狙击步枪已解除保险,枪口指向威胁方向,如同猎鹰般的目光不断扫描着前方的林地、岩壁、天空,搜寻着任何可能存在的监视哨、震动传感器或红外光束。
玛利亚和皮埃尔紧随其后。皮埃尔操纵着另一架“影子”无人机,在树冠层上方保持同步前进,将更前方的地形地貌、红外热源信号实时传回娜塔莉亚的终端和各人的平板电脑。
林志豪和詹姆斯居中策应,艾米丽紧随其后。娜塔莉亚则背负着她的指挥终端和通讯中继设备,一边保持行进,一边维持着与后方“熔炉”及无人机的微弱而安全的激光通讯链路。
海拔持续升高,空气愈发稀薄寒冷。沉重的负重和缺氧环境考验着每个人的生理极限,但队伍依旧保持着严整的队形和稳定的速度,只有粗重了许多的呼吸声透露着体能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