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监狱里进行了一次人员调整。小杨被通知要离开服装车间,去负责打扫监狱里的公共厕所。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去干这样的工作,心里充满了抵触和不满。
“为什么是我?我明明已经学会了缝纫,为什么还要去扫厕所?”小杨忍不住向监狱管理人员抱怨道。
管理人员看着他,严肃地说:“小杨,在监狱里,每个人都要服从安排,接受改造。扫厕所虽然看起来不太体面,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整个监狱的卫生环境。而且,通过这种劳动,也能进一步磨炼你的意志,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
小杨听了,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也知道无力改变这个决定。他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离开了服装车间,来到了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位于监狱的一个角落,空间不大,但每天使用的人却很多。当小杨第一次走进厕所时,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让他差点呕吐出来。他看着地上脏兮兮的污渍、墙上斑驳的痕迹,还有那一个个被使用过的蹲坑,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厌恶。
“这怎么打扫啊?这么脏。”小杨皱着眉头,小声地嘟囔道。
他拿起扫把,试图开始打扫,但发现根本无从下手。地上的污渍粘在地板上,很难清除;墙上的痕迹需要用刷子一点点刷洗;蹲坑里的污物更是让人望而却步。小杨的手不停地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小杨,别愣着,赶紧干活。干得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得到表扬。”旁边一个负责监督的犯人催促道。
小杨咬了咬牙,勉强开始打扫起来。他先是用扫把把地上的垃圾扫成一堆,然后拿起拖把,蘸上水,开始拖地。可是,拖把在污渍上拖来拖去,污渍却依然顽固地留在那里,一点也没有被清除的迹象。
“这污渍怎么这么难拖啊?”小杨不禁抱怨道。
“你用点力,多拖几遍,或者用点清洁剂试试。”监督的犯人建议道。
小杨按照犯人的方法,又拖了几遍,还是没有什么效果。他有些气馁,觉得自己根本干不好这份工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杨不得不每天面对这份让他厌恶的工作。他发现,扫厕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掌握很多技巧和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小杨开始向监狱里一些有经验的犯人请教。他们告诉小杨,不同的污渍需要用不同的清洁剂和工具来清除。比如,地上的油渍可以用洗洁精来清洗,墙上的顽固污渍可以用砂纸轻轻打磨,蹲坑里的污物可以用专门的洁厕剂来浸泡后再刷洗。
小杨认真地听着,记在心里。回到厕所后,他按照犯人们教的方法,开始尝试着打扫。他先是用洗洁精清洗地上的油渍,果然,油渍很快就溶解了,再用拖把一拖,地面就变得干净了许多。接着,他又用砂纸打磨墙上的污渍,虽然过程有些费力,但污渍也被一点点地清除掉了。
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小杨心里有了一丝成就感。他开始意识到,扫厕所虽然辛苦,但并不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只要自己用心去做,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杨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抵触和抱怨,而是每天认真地打扫着厕所。他学会了如何高效地使用清洁工具,如何合理安排打扫的顺序,如何在不影响其他犯人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在打扫厕所的过程中,小杨发现,很多细节问题如果不注意,就会影响整个厕所的卫生质量。比如,蹲坑的边缘容易积累污垢,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滋生细菌;厕所的门把手和开关是大家经常接触的地方,如果不定期消毒,就会成为传播疾病的源头。
为了确保厕所的卫生达到标准,小杨开始更加注重这些细节。他每天都会用刷子仔细刷洗蹲坑的边缘,确保没有污垢残留;他会定期用消毒水擦拭门把手和开关,保证它们的清洁卫生;他还会检查厕所里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减少异味的产生。
有一次,监狱里进行了一次卫生检查。检查人员来到小杨负责的厕所,仔细地检查了每一个角落。他们发现,厕所的地面非常干净,没有一丝污渍;墙面洁白如新,没有一点痕迹;蹲坑里也干干净净,没有异味。检查人员对小杨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还表扬了他注重细节的工作态度。
小杨听了,心里非常高兴。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做好这份工作的决心。
通过扫厕所这份工作,小杨不仅学会了如何打扫卫生,更在心灵上得到了重塑。他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行为,为什么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犯下错误,导致自己来到监狱。
“我以前太冲动了,没有考虑到后果。如果当时我能冷静下来,好好沟通,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小杨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他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容易冲动,缺乏耐心,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性格缺陷,正是导致他犯错的重要原因。
在监狱里,小杨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一些让他不满的事情时,他会先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去解决问题。他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我要珍惜在监狱里的这段经历,努力改掉自己的缺点,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小杨在心里暗暗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