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的队伍喧闹离去,留下满村的沸腾与陈家人久久难以平息的激动。
院子里,陈铁柱红光满面,搓着手,声音洪亮地对家人宣布:“摆!必须大摆宴席!请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来!
咱们老陈家出了个府案首,这是天大的喜事,得好好热闹三天!”
“对!爹说得对!”陈二喜兴奋地附和,“鸡鸭鱼肉都备上,酒管够!让乡亲们都沾沾咱耀祖的喜气!”
张小花和钱秀娥也笑着点头,已经开始盘算要准备多少桌、买多少菜了。一家人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讨论得热火朝天。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陈耀祖却开口了,声音清晰而冷静:“阿爷,爹,娘,这宴席…恐怕摆不得。”
热闹的气氛瞬间一滞。所有人都诧异地看向他。
陈耀祖迎着家人不解的目光,缓缓解释道:“孙儿知道大家高兴,但请听我一言。
孙儿如今只是侥幸得了个童生功名,连秀才都还不是。
科举之路漫长,此刻若就大张旗鼓、宴请四方,难免会落下轻狂浮躁、得意忘形的口实。
日后若与同窗、师长乃至上官交往,被人知晓此事,恐于孙儿前程有碍。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此时低调些,总不是坏事。”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家人沸腾的热情,却也让他们迅速冷静下来。
陈铁柱脸上的兴奋渐渐转为沉思,他摸着胡子,缓缓点头:
“耀祖说得在理…是阿爷老糊涂了,光顾着高兴了…这宴席,确实不宜大办。”
钱秀娥也叹了口气:“还是我孙儿想得周到。树大招风,咱家根基还浅,是得谨慎些。”
虽然不能对外大肆庆祝,但自家人关起门来的喜悦却无需压抑。
当晚,陈家小院飘出了比年夜饭还丰盛的菜肴香气,一家人围坐一堂,以茶代酒,说着笑着,其乐融融。
翌日,消息灵通的两位舅舅——张大力和张二力,竟挑着沉甸甸的箩筐,一路气喘吁吁地赶到了陈家村。
箩筐里装满了各色礼品:上好的布料、整只的火腿、精致的点心、甚至还有一刀品相不错的猪肉!
这份礼,对于以往锱铢必较的两人来说,堪称“豪掷”!
“大姐!姐夫!恭喜恭喜啊!”张大勇一进院门就高声贺喜,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笑容。
“耀祖呢?哎呦喂!咱们家的文曲星可真是了不得!府案首!这可是通天的才学啊!
舅舅听了,一晚上都没睡着觉!你姥姥要不是年纪大了,估计这会都要来看你。”
张二力也连忙接口,对着陈耀祖就是一通猛夸:“我就说耀祖打小就聪明!一看就是有大出息的!
将来必定高中状元,光耀门楣!咱们老张家也跟着脸上有光!”
那亲热劲,仿佛以往那些冷淡和势利从未存在过。
张小花心中明镜似的,但毕竟是自家兄弟,面上还是笑着收下了礼物。
又回赠了许多母亲爱吃的糕点和自家铺子做的腊味,让他们带回去。
前脚刚送走热情过度的舅舅,后脚村长就登门了。
“铁柱老弟!耀祖高中府案首,这可是咱们陈家村百年不遇的大喜事!
这宴席必须得办!而且要办得风风光光!
村里人都盼着呢,只要您家一声令下,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帮忙的人手,立马到位!”村长说得眉飞色舞。
陈铁柱想起孙儿的话,只得按下心中的意动,笑着婉拒:
“多谢他村长叔和乡亲们的好意!只是…耀祖说了,孩子年纪还小,这才刚起步,不宜太过张扬,免得折了福分。这宴席…就算了罢。”
村长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露出赞叹之色:
“哎呀!耀祖这孩子…真是…真是沉稳大气!不骄不躁,日后必成大器!佩服!佩服!”
他不再强求,转而道:“宴席可以不办,但这祠堂,必须得开!
得让列祖列宗都知道咱陈家出了个大人才!这是规矩,也是荣耀!”
这一点,陈铁柱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定个日子,咱们就开祠堂祭祖!”
与此同时,县城里的王家却是另一番景象。
王金山老爷子乐得合不拢嘴,虽说孙子名次不如陈耀祖,但能中榜已是万幸!
王家铺子连续三天打折酬宾,府门口支起了粥棚施粥,简直是“普天同庆”的架势。
王富贵好不容易才劝住祖父想大宴宾客的念头,理由自然也是搬出了陈耀祖那套“低调谦逊”的理论。
风波稍定,陈耀祖和王富贵重回学堂。
虽已是童生,但徐夫子学问扎实,仍有可学之处。
徐夫子也曾建议他们去县学甚至府学,但得知入学需待特定时日且需考核后,两人便决定暂且留在熟悉的夫子这里,潜心读书,等待时机。
学业之余,陈耀祖酝酿许久的话本大计终于付诸行动。
本来以为,上辈子看了这么多电视剧,写个画本子应该也不难。
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动笔才知创作之难。
人物塑造、情节推进、悬念设置…无一不需精心构思。
他最终选择了金庸先生的宏篇巨着《天龙八部》作为蓝本,取其人物鲜明、情节跌宕、家国情怀深厚之长。
相较于个人主角的出彩,他更倾向于群像的高光时刻。
他伏案疾书,先是写了三万余字,主要截取乔峰身世揭秘、杏子林变故等前期高潮段落,情节紧凑,冲突激烈,侠气干云又暗含悲怆。
一日散学后,他婉拒了王富贵同行的邀请,独自揣着书稿,来到了县里最大的“书肆”。
店内小二认得这位小有名气的府案首,热情招呼。
陈耀祖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表明想见掌柜谈生意。
小二以为是抄书的活计,便去后堂请来了高掌柜。
高掌柜一见陈耀祖,更是热情,连忙请到后院雅室奉茶。寒暄过后,陈耀祖直接拿出书稿说明来意。
高掌柜初时十分惊讶,甚至暗自觉得可惜——
堂堂府案首,前途无量,怎地写起“不入流”的话本来了?但碍于情面,他还是接过书稿看了起来。
起初,他看到“武林”、“丐帮”、“契丹”等字眼,还微微蹙眉,担心犯忌讳。
但读着读着,他的神色变了!呼吸渐渐粗重,目光被牢牢吸附在纸页上!
乔峰的豪迈侠义、杏子林中的波谲云诡、家国恩怨与兄弟情义的纠缠…
高掌柜完全被带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
尤其是读到乔峰为救部下自插四刀、血染杏子林时,他只觉热血沸腾,眼眶发热!
正看到最关键处,稿子却戛然而止!高掌柜心痒难耐,迫不及待地追问:
“后续呢?乔帮主如何了?那全冠清阴谋可曾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