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谋转身,再次望向校场上士气高昂的梁山好汉们。他深知,兄弟们的信任与支持是他前行的动力,但高俅的威胁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他暗暗握紧拳头,心中思索着:“高俅,不管你耍什么花样,我定要带领梁山兄弟冲破你的阻拦,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就在伍谋思索应对之策时,高俅在他的军营内,正大发雷霆。营帐中的桌椅被他愤怒地掀翻,杯盏破碎一地,发出清脆的声响。“一群废物!连个小小的偷袭都办不好,还损兵折将,真是丢尽了我的脸面!”高俅面色涨红,双眼圆睁,对着一众将领怒吼道。
将领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高俅来回踱步,心中快速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深知,梁山在伍谋的带领下,已经今非昔比,之前的试探军策略显然已经失败。“哼,既然偷袭不行,那就来硬的。”高俅咬着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集结更多兵力,采用围困战术,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我就不信,他们能在梁山坚持多久,迟早得乖乖投降!”
高俅当机立断,立刻唤来几个心腹,吩咐道:“你们几个,速去联络周边的地方势力,就说本太尉承诺,只要他们肯出兵相助,事后必有重赏。让他们尽快派兵前来,与我们一同围困梁山。”心腹们领命,匆忙离去。
随后,高俅又招来负责军事部署的将领,说道:“你即刻安排人手,在梁山周围布置防线。从水路到陆路,都要严密把控,逐步缩小包围圈,绝不能让梁山的人有一丝逃脱的机会。”那将领得令,迅速下去执行。
高俅看着将领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伍谋,我看你这次还能如何应对。梁山,迟早会在我的围困下土崩瓦解。”
高俅的心腹们领命后,快马加鞭,分别前往周边各个地方势力所在之处。其中一人来到了一处颇具规模的庄园,这里是当地一位豪强的府邸。只见那府邸朱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心腹翻身下马,上前用力叩响门环。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家丁探出头来。心腹表明身份后,家丁赶忙将他迎了进去。在客厅里,心腹见到了那位豪强。他恭敬地呈上高俅的书信,并将高俅的承诺一一说明。豪强听后,捻着胡须,沉思片刻。他深知,与高俅合作,虽有风险,但若是成功,那得到的好处也是巨大的。最终,豪强点了点头,答应出兵相助。
其他心腹也分别在各处游说,凭借着高俅的权势和丰厚的承诺,陆续说服了不少地方势力。
与此同时,高俅军营中的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扛着沉重的木材,拉着装满石块的推车,在梁山周边的要道上,紧张地修筑防御工事。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石块落地的闷响,士兵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沿着水路,一艘艘战船被布置在关键位置,船头的利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士兵们在船上忙碌地检查着武器装备,整理着绳索帆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梁山这边,探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在高俅军营与梁山之间。高俅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看在眼里。很快,探子们察觉到了高俅的新动向——集结兵力、布置防线,意图围困梁山。
探子不敢耽搁,立刻快马加鞭,赶回梁山报信。一路上,马蹄扬起阵阵尘土。探子心急如焚,不断地挥动马鞭,催促着马匹快跑。
当探子赶回梁山时,天色已晚。山寨内灯火通明,伍谋正在忠义堂内与吴用等几位头领商议事情。探子匆匆进入忠义堂,单膝跪地,急切地说道:“报!伍头领,大事不好。高俅得知试探军受挫后,正在集结更多兵力,准备采用围困战术,切断我们与外界的联系。他还派人联络了周边地方势力,一同行动。如今,他们已经开始在梁山周围布置防线了。”
伍谋听后,眉头紧锁。吴用也神色凝重,说道:“高俅这一招不可谓不狠。一旦被围困,我们的粮草补给将会成为大问题,而且与外界的联络也会中断,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
其他头领们听了,也纷纷议论起来,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伍谋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各位兄弟莫慌。高俅的围困策略虽然厉害,但我们也不是毫无办法。当务之急,我们要尽快做好应对准备。”
伍谋站起身来,在忠义堂内来回踱步,脑海中快速思考着应对之策。“粮草方面,我们要立刻安排人手,加大储备力度。同时,检查现有的防御工事,进行加固和完善。另外,还要安排一些身手敏捷的兄弟,尝试突破高俅的防线,与周边的友好势力取得联系,看看能否获得援助。”伍谋有条不紊地说道。
吴用点头表示赞同:“伍头领所言极是。我们还可以利用情报机构,密切关注高俅和那些地方势力的动向,以便及时做出应对。”
众头领纷纷响应,各自领命而去,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围困。伍谋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高俅,你以为这样就能困住我们梁山吗?我定要让你知道,梁山好汉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
然而,高俅新的进攻策略对梁山威胁巨大。伍谋深知,改革还在进行中,能否在围困下持续推进,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围困?梁山又能否在这场危机中找到破局之法?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