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战火,在持续了数月的惨烈消耗后,终于暂时熄灭了。陈王赵珩与秦王赵瑾,谁也没能彻底击垮对方,反而各自损兵折将,国力大伤。眼看再打下去,只会便宜了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楚王和其他势力,两家不得不捏着鼻子,在孟津达成了一份脆弱的停战协议,各自舔舐伤口,积蓄力量。天下大势,进入了一个短暂而微妙的平静期。
就在这份平静中,一支风尘仆仆、煞气冲天的队伍,出现在了朔方北境。
正是陈望及其麾下的“混编狼群”。
去时八百精锐,归来时,人数竟膨胀至近两千!队伍成分复杂,除了核心的百余“夜不收”和数百朔方精骑,更多的是面孔粗犷、眼神凶狠的匈奴、吐蕃战士,以及少数被解救后自愿加入的其他各族勇士。他们一人双马甚至三马,马背上驮满了缴获的皮货、风干的肉食以及各种零碎战利品。整支队伍沉默寡言,但那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和几乎凝成实质的血腥味,让边境守军都为之侧目。
林鹿闻讯,亲自下令,将谷城以北、直至阴山脚下的大片新占领草原,划为陈望部的驻牧与休养之地。这片土地经过西戎多年的放牧,水草丰美,如今西戎势力被清扫,正好用来安置这支立下赫赫战功的奇兵。
陈望将队伍暂时交由副将乌木管理。这位匈奴汉子在连续的征战和复仇中,展现了出色的勇武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赢得了包括原“夜不收”在内许多人的认可。陈望令乌木负责安营扎寨,清点缴获,救治伤患,让这支疲惫之师得以休养生息。
安排妥当后,陈望仅带着几名亲卫,快马加鞭,赶赴朔阳。
将军府书房内,林鹿屏退左右,只留墨文渊在侧,亲自接见了这位功勋卓着的将领。
“末将陈望,参见主公!”陈望推金山倒玉柱般拜下,声音虽然沙哑,却带着完成使命的激动与释然。
“陈将军辛苦了!快起!”林鹿快步上前,亲手将他扶起。他看着陈望脸上那道愈发狰狞的疤痕,以及眼中深藏的疲惫与风霜,心中感慨万千。
“末将幸不辱命!”陈望起身,开始详细汇报这数月来的经历。他从奔袭王庭,讲到四处点火,讲到解救奴隶,讲到队伍如何像滚雪球般壮大,讲到那些加入的异族战士如何因为刻骨的仇恨而变得比西戎人更狠……
他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平实地叙述,但其中的惊心动魄、艰苦卓绝,让林鹿和墨文渊都为之动容。
“末将率部,共袭击西戎大中小部落三十七处,焚毁粮草辎重无数,宰杀其牲畜难以计数。解救各族奴隶约五千余人,其中约两千大雍子民已分批送回,其余异族……大多自愿加入了队伍。”陈望最后总结道,“经此扫荡,阴山以南至我边境,西戎势力已基本肃清。其腹地亦遭重创,数年之内,绝难恢复元气!”
“好!好!好!”林鹿连说三个好字,重重一拍陈望的肩膀,“陈将军,你此行,不仅策应了正面战场,更是一举为我朔方扫清了北患,拓土百里!此功,当载入朔方史册!”
墨文渊也抚须赞叹:“陈将军真乃孤胆英雄!以偏师搅动草原风云,令西戎内外交困,方有主公正面大胜之机。更难得者,收拢异族,以为我用,此乃长远之策。”
陈望拱手:“全赖主公信任,将士用命,末将不敢居功。”他顿了顿,又道,“如今乌木等人,对主公、对朔方感恩戴德,忠心可鉴。其所部战力强悍,熟悉草原,将其置于北境,可为朔方屏障,亦可随时北上,继续削弱西戎。”
林鹿点头:“正合我意!那片草原,就作为你部的根基。一应补给,由朔方供应。你部需加紧休整、训练,将来,北面之事,还要多多倚仗将军!”
“末将定不负主公重托!”陈望肃然应命。
陈望的回归,不仅带回了辉煌的战果,更为朔方带来了一支风格独特、战力强悍的边境戍卫力量。这支扎根于新占领草原的“混编狼群”,将成为朔方北境最坚固的壁垒,也是未来继续向草原施加影响力的触手。
朔方的版图与影响力,随着陈望的脚步,实实在在地向北拓展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