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下午三点。
mIt,斯塔特科技中心。
凯文·张教授,准时地,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前。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衬衫领口,对着摄像头,调整了一下坐姿,确保自己看起来,专业而又严谨。
对于这次与“深思科技”首席科学家的会面,他给予了极高的重视。
屏幕上,Zoom会议的虚拟等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他看了一眼时间,分秒不差。
就在三点整的那一刻,屏幕闪动了一下,一个新的视频窗口,弹了出来。
一个与凯文·张想象中,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现在了屏幕的另一端。
没有西装革履,没有严谨的学者风范。
对方,穿着一件印着巨大“python”Logo的黑色连帽衫,戴着一副防蓝光的黑框眼镜,一头略显杂乱的卷发下,是一张年轻、帅气,且充满了极客气质的脸。他的身后,不是传统的办公室书架,而是一面巨大的、写满了各种复杂算法和代码涂鸦的玻璃白板。办公室里,光线明亮,充满了硅谷独有的、那种自由、开放而又高效的氛围。
“hey, Kevin! Nice to meet you, man!”(嘿,凯文!很高兴见到你,哥们!)
对方一上来,就用一种极其熟络的、加州式的口吻,热情地打了个招呼。他,正是“深思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赵长风。
“你好,赵教授。”凯文·张有些不太习惯这种过于热情的开场,他礼貌地点了点头。
“别别别,千万别叫我教授。”赵长风笑着,连连摆手,“那只是我在江北大学挂的一个虚职,方便我招几个学生,帮我干点私活的。在公司,所有人都叫我charles。你也一样,叫我charles就行。”
他的坦诚和不拘小节,让凯文·张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会议,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凯文·张不愧是mIt的顶尖学者,他条理清晰地,向赵长风,阐述了自己目前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中,遇到的困境。
他打开屏幕共享,展示了自己团队得到的、那些充满了随机性的实验数据,以及一个初步的、关于“碳纤维-树脂基体界面脱粘”的物理模型。
“……所以,charles,”凯文·张总结道,“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变量太多,试错成本太高。我希望,能和贵公司合作,为我们这个体系,建立一个高精度的、能够预测材料性能的AI模型。我们需要它,能帮助我们,从数万种可能的参数组合中,找到那个最优解。”
赵长风,一直安静地听着。
他虽然不是材料学专家,但凭借着他那恐怖的、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很快,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我明白了,Kevin。”赵长风点了点头,一针见血地说道,“你需要的,本质上,不是一个简单的‘预测模型’。你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将‘物理规律’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数字孪生’系统。”
“数字孪生”!
这个词,与江北大学那篇论文里的提法,一模一样!
凯文·张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对!没错!charles,你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我需要的,正是这个!”
“这个不难。”赵长风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我们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干这个。不过,我很好奇,Kevin,是什么,启发了你,让你想到,要构建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据我所知,在传统的材料学领域,有这种思维的学者,可不多。”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
凯文·张也没有隐瞒,他坦诚地说道:“是被一篇最近发表的论文,所启发的。”
他再次打开屏幕共享,将那篇,他已经研究了无数遍的、来自江北大学的《Science》论文,展示在了赵长风的面前。
“就是这篇。”凯文·张指着屏幕,由衷地赞叹道,“关于‘自修复合金’的工作。他们的思路,简直是天才级的。尤其是,他们在支撑材料里,展示的那个AI辅助系统,完美地,解决了我现在面临的、同样的问题。”
“哦?是吗?”赵长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情。他扶了扶眼镜,凑近屏幕,仔细地,看了起来。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作者栏,看到那几个熟悉的名字时,他的表情,开始,逐渐变得,有些古怪。
chen mo……mo chen……嗯,陈默,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是江北大学的……
Gao xiang……高翔……这个名字,好像,也是……
当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排在第一位的、共同第一作者的名字上时,他彻底,愣住了。
xu tao.
赵长风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看着那个名字,又看了看论文的单位——Jiangbei University。
一种极其荒谬的、难以置信的感觉,涌上了他的心头。
不会吧?
应该……只是重名吧?
他打断了,还在滔滔不绝地,赞美着这篇论文的凯文·张。
“等等,等等,Kevin。”赵长风的声音,有些干涩,“你说的这个……这个共同第一作者,xu tao……你,你见过他本人吗?”
“见过的”凯文·张点了点头,“怎么了?charles,你认识他?”
赵长风没有直接回答。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拿起自己的手机,飞快地,在相册里,翻找了起来。
几秒钟后,他找到了那张,去年回国时,和自己那几个“放养”的学生,一起吃火锅时拍的合影。
他将手机,举到摄像头前,用手指,精准地,点在了照片里,那个正咧着嘴,笑得像个地主家傻儿子的、微胖的年轻人脸上。
“Kevin,你帮我看看。”赵长风的声音,变得异常古怪,“你说的那个xu tao,是不是……长这个样子?个子挺高,人有点胖,看起来,有点皮的样子?”
凯文·张,凑近屏幕,仔细地,辨认了一下。
虽然照片有些模糊,但他还是,立刻,就认出了那个,曾经在波士顿会场上,用一手“装傻充愣”,把赵立新,怼得哑口无言的年轻人!
“对!没错!就是他!”凯文·张惊讶地说道,“charles!你怎么会有他的照片?难道……”
“……”
赵长风,缓缓地,放下了手机。
他靠在椅背上,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充满了复杂情绪的呻吟。
“oh, my God……”
他,作为徐涛,名义上的、挂职的博士生导师。
因为常年在美国,忙于自己那家估值数十亿美金的创业公司,对于自己在国内的这几个学生,管理方式,基本就等同于……不存在。
他只知道,徐涛,这个他当初一眼就看中了其无与伦比的编程天赋、招进来的小子,最近,正在做一个,好像很重要的国家保密项目。
他每个月,会象征性地,和徐涛,开一次线上组会,听他,用十分钟,简单汇报一下,自己最近在“帮陈老师的团队,写一些数据处理的程序”。
然后,他就会大手一挥,说一句“不错,好好干,需要什么资源,随时跟我说”,顺便,再把自己公司的一些,不太核心的编程外包工作,扔给徐涛,让他赚点外快。
至于,徐涛,具体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发了什么文章……
他,一概不知。
也,没太关心过。
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
自己这个,被他彻底“放养”的、甚至还被他抓来“打黑工”的学生。
竟然,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搞出了一篇,足以改写教科书的……
《Science》,封面文章!!!
而自己,这个当导师的,竟然,还是从一个,远在mIt的、第一次见面的“客户”口中,才得知这个消息!
这一刻,赵长风的心情,是五味杂陈。
有震惊,有荒谬,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作为“甩手掌柜”,被自己学生“蒙在鼓里”的……哭笑不得。
“charles?charles?你还好吗?”视频那头的凯文·张,看着赵长风那副备受打击的模样,有些担忧地问道。
赵长风,缓缓地,放下了捂着脸的手。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Kevin,”他有气无力地,对着屏幕,摆了摆手,“今天的会,先到这里吧。你说的那个模型,没问题,能做。具体的技术方案,我明天,让我的助理,发给你。”
“我现在……需要一点时间,去打个电话。”